華文網

紅色主題不好發揮?看看傅抱石是怎麼做的|畫事

畫事君說

酒是好東西,陌生人喝點酒會變熟絡,壓力大喝點酒會放鬆,

睡不著喝點酒能助眠,喝點酒對藝術家來說,還能有助於創作。

沒錯,說的是傅抱石。

首先酒能讓人放鬆,一放鬆,就有了靈感。

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改了十幾次,想到頭疼,改不出來,沒轍。走到船頭散心,見到風景如畫,才想到“綠”字。

靈感就是這麼無厘頭,你坐在那裡苦思冥想不行的,你得在創作的時候抽空幹點不正經的事才行。

喝酒就是這麼不正經,但又重要的一件事情。

詩仙李白又是“酒仙”,“鬥酒詩百篇”,李白的詩一大半都是醉後寫的,不單不給酒寫不出,流傳下來的詩大約有六分之一提到酒。

所以我們原來不能“熟讀及背誦全文”可能是酒還沒喝好。

“無酒不為畫”,說的就是傅抱石,傅抱石的兒子傅二石先生曾說過“給了四兩酒,他才能坐下來去做一件事”。

來自石濤愛豆的其命惟新

眾人所知,傅抱石還有一位“愛豆”,

就是前半年大火的四僧石濤。

傅抱石有枚刻有“往往醉後”的印章,只有遇上自己極得意的作品才會蓋上這枚印章,意為佳作往往醉後所得。

這四字據說起于石濤的“每於醉後見天真”,兩人都說自己醉後才能抒發積澱在心中的激情。

另一枚刻的也是四字,“其命惟新”,傅抱石和石濤一樣都在意創作上的創新。

傅抱石的女兒傅益瑤曾在文章裡說過:

“父親喜歡石濤,

是因為石濤的東西清新且雅,完全不同於明末清初的“四王”畫風。

‘四王’的作品,好像筆筆有來歷,但卻沒有生氣。在父親看來,石濤有了一個‘雅’字,所有傳統的精華就都在裡邊了。”

“其命惟新”,這四個字常被世人用來概括傅抱石立志改變中國畫現狀的志向,他更直言不諱地說“中國畫的改變,由我開始”。

從日本回來後,他接納了許多新式思想,在作畫技巧上也有了革新。

比方說他再臨石濤的畫就不再追求“像”,

而是畫石濤詩句的詩意畫,或者不用石濤的筆法臨畫。

等他到了重慶,作畫技巧這些都很成熟了,期間受到雄奇蒼秀的巴山蜀水薰染,成功開創“蒼莽淋漓”、“高古超逸”的個人藝術風貌。

1945年,是傅抱石金剛坡時期的巔峰。

當年作了一幅應當是他最細長的一幅畫,是一幅石濤的詩意畫,名字就叫《石濤詩意》。

Lot 248 傅抱石 石濤詩意

設色紙本 立軸 1945年作

題識:高人修白業,朝對白龍潭。石上呼龍出,岩前構草庵。何以療晨饑,采藥常盈簷。種桃不計歲,回壁遺塵貪。只明峰六六,莫辨徑三三。逢人問迷津,引手當指南。伊餘憶仙源,十載懷幽探。輾轉忽逾時,春風乘興籃。有幸晤芳躅,握手成長談。一聽鳴紅泉,再生十笏盦。到此積慮浣。勝攬如沈酣。出阻在窮境,險曆固所甘。天都晦風雨,何日舒晴嵐。亂走出空外,鸞鶴方同驂。苦瓜詩,抱石寫。

鈐印:乙酉、抱石大利、傅、苦瓜詩意

尺寸:200.5×30.5cm

全畫以豎長條幅構圖,縱200釐米,橫30釐米,這麼個狹長法,卻畫出了天地蒼茫雄渾的感覺。

《石濤詩意》遠山

絕壁峰巒緊接著飛雲瀑布,水勢順流而下至茂密叢林,溪流旁留白畫詩裡的:“逢人問迷津,引手當指南。”構圖一點不亂,自然有序。

《石濤詩意》局部

一口氣看完,仿佛自己遊歷了氣勢恢宏的名川大山,心緒未平,迎面卻撞上探尋高僧的遊人,幽靜禪意絲絲入扣,沁人心脾。

《石濤詩意》局部

畫作本身就是難得的佳作,加上傅抱石以小楷題款之作必屬精品的慣例,這幅四十年代,其以小楷題款的作品於市場上更是頗為罕見。

《石濤詩意》落款

毛主席和江山如此多嬌

到了20世紀60年代,傅抱石認為作畫應當有新鮮度,“時代變了,筆墨不得不變”,傅抱石此時常以毛主席詩意入畫,或直接書寫毛主席詩詞,成為他晚年的重要創作題材。

一般人都會覺得政治題材多少會影響創作,畫出來顯得刻板生硬。

傅抱石的畫倒可以看作畫作裡頭的“戰狼”,即便是畫紅色政治題材,到今天看都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比方說他1964年在扇面上畫的秋江捕魚圖,一面畫的是“芙蓉國裡盡朝暉”的詩意,另面寫著毛澤東《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七絕詩句,一書一畫,獨具匠心。

在傅抱石作品中,將書法與繪畫合制于同一把成扇上傳世稀少,實為難能可貴。

Lot 156 傅抱石 秋江捕魚圖、書法

設色紙本 成扇 1964年作

扇骨:朱寶騮刊仕女金文于扇骨。十二股扇心,竹制大骨長34cm,古方扇頭。

尺寸:19×45 cm

出版:

1.《名家翰墨》月刊第九期P156-157,1990年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

2.《傅抱石大典》P318,2004年古吳軒出版社。

3.《名家翰墨·傅抱石》扇面P66-67,1994年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

也不是說因為是政治題材他就去畫,他找得到這些詩詞與他的共鳴,他也能靠作品傳遞出自己的想法。

如果今天,傅抱石教你畫畫,一定會重複這一句:“我認為一幅畫應該像一首詩,一支歌,或一篇美的散文。因此,寫一幅畫就應該像作一首詩、唱一支歌,或做一篇散文。”

以上提及的《石濤詩意》、《湘夫人》成扇、《秋江捕魚圖》都將於2017年11月24-25日在華藝國際2017秋季拍賣會上拍賣,除此之外還有齊白石、張大千、吳湖帆、弘一等人的作品,各位請早哦~

Lot 148 齊白石 陳師曾 大壽大利

設色紙本 成扇

尺寸:23×61cm

注:上款人為京劇大師梅蘭芳。

出版:《長流藝聞》第53期封面,1994年12月。

之前說過齊白石晚年變法,是曾受到文人圈子的冷落,當年梅蘭芳還幫他解過圍,此後他就去找陳師曾談心,陳師曾就讓他先學吳昌碩。

三人是好友,又彼此幫扶,互贈作品當屬自然。

不過這把扇子倒是有點特殊,它是齊白石、陳師曾兩人專為梅蘭芳所作,他們或許無意,外界是把它看作三人友誼的見證。

此扇畫尺幅碩大,一面極盡齊老花卉之能事,滿溢著代表富貴大利、長壽多子等各種吉祥寓意的花果,明豔而熱烈。

齊白石扇面構圖如此繁密者極其稀罕,此《大利圖》或為市場上所僅見,十分難能可貴。

另一面陳師曾的寫意花卉,畫面飽滿充實,色澤豔麗,一片繁花似錦。此扇集兩家之長,兼贈藝壇好友,可謂是一件藝術相融又見證友誼的藝術結晶。

Lot 254 弘一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二冊

水墨紙本 冊頁384開 1933年、1935年作

尺寸:25.5×18.5cm

出版:《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二冊,2014年10月人民美術出版社。

說明:由人民美術出版社策劃出版的《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二冊,旨在傳播最具價值的華夏藝術精髓,真實再現弘一法師的筆墨神韻和藝術風範。特限量製作1千套,編號發行。

此弘一法師手書《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兩冊共七萬餘字,字字珠璣,用時一千多個日夜,堪稱其一生中最重要的煌煌巨制。

該作品上世紀即流出臺灣,秘藏寶島幾十載。2008年終又回到家鄉。

2014年人民美術出版社經多方考證確認為真跡給予模擬精裝出版。

Lot 246 吳湖帆 仿沈石田蔬果圖 手卷 設色紙本 1958年作

鈐印:吳湖帆印、吳倩畫印、梅景書屋

鑒藏印:錢錫和徐班索夫婦印、錢貴恒、徐玥

題識:

1.偶見石田翁水墨蔬果卷,筆致雄健,戲學大概,酌為增損,而以設色法圖之。不求甚似耳。戊戌夏日,吳湖帆識。

2.是歲十月,班索女甥來滬養病,以此贈之,聊為藥助。倩庵又記。

題跋:人輻湊,物昌熙,吳中風書應清時。新蔬盎盎方充圃,嘉實累累又滿枝。揅黛墨,綴胭脂,都來收拾畫中宜。石田本自君家出,風味南田亦可思。石田畫師吳仲圭。辛醜八月,汪東錄舊題。鈐印:八琅、東方白寄。

注:徐玥舊藏;汪東題跋。

出版:

1.《畫壇聖手吳湖帆》P120-121,2012年上海書畫出版社。

2.《海派百年代表畫家系列作品集——吳湖帆》P138-139,2013年上海書畫出版社。

3.《嘉德二十年精品錄·近當代書畫卷·二》P730-731,2014年5月故宮出版社。

4.《梅景書屋師生畫集》P86,2014年9月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

著錄:《吳湖帆年譜》,2017年東方出版中心。

吳湖帆《仿沈石田蔬果圖》取法自沈周水墨長卷《花果雜品二十種》(現藏上海博物館)。

展卷披覽,圖中所繪蔬果八品,隨物賦形,各極其趣。吳湖帆用色之精妙冠絕畫壇,出神入化。

這幅作品雖學沈周,卻變水墨為賦色,發展了自惲壽平以來的沒骨設色傳統,一色生眾色,在寫意中呈現出立體感,堪稱吳湖帆創作成熟期的蔬果佳作。

文中拍品全部來自華藝國際2017秋季拍賣會

11月22日,畫事君將在華藝國際秋拍預展現場進行直播

如有興趣可持續關注公眾號通知

“民國畫事,深情講述藝術家,專業解讀藝術品,直接深入藝術市場。致力於做最好的藝術自媒體,寫最好看的藝術文章。——人生不長,你需要讀點好東西。關注我們,持續接收好文章。”

民國畫事更多精彩內容

這樣的老太太世間不會再有——張大千傳奇女弟子方召麐

畫出倫勃朗之後,人工智慧會不會超越趙孟頫和王羲之?丨畫事

抽根煙冷靜一下,猜猜這幅達芬奇能賣多少億?丨畫事

看完這些不說人話的藝術評論,感覺說都不會話了丨畫事

他活了九十多歲,一心一意當了一輩子“花癡”|畫事

這兒有一片拍賣的藍海,最最適合撿漏!|畫事

魯迅筆下,阿Q打進尼姑庵沒搶到的宣德爐,有啥好?丨畫事

評論區留言,和畫事君聊天兒

▼▼▼

到此積慮浣。勝攬如沈酣。出阻在窮境,險曆固所甘。天都晦風雨,何日舒晴嵐。亂走出空外,鸞鶴方同驂。苦瓜詩,抱石寫。

鈐印:乙酉、抱石大利、傅、苦瓜詩意

尺寸:200.5×30.5cm

全畫以豎長條幅構圖,縱200釐米,橫30釐米,這麼個狹長法,卻畫出了天地蒼茫雄渾的感覺。

《石濤詩意》遠山

絕壁峰巒緊接著飛雲瀑布,水勢順流而下至茂密叢林,溪流旁留白畫詩裡的:“逢人問迷津,引手當指南。”構圖一點不亂,自然有序。

《石濤詩意》局部

一口氣看完,仿佛自己遊歷了氣勢恢宏的名川大山,心緒未平,迎面卻撞上探尋高僧的遊人,幽靜禪意絲絲入扣,沁人心脾。

《石濤詩意》局部

畫作本身就是難得的佳作,加上傅抱石以小楷題款之作必屬精品的慣例,這幅四十年代,其以小楷題款的作品於市場上更是頗為罕見。

《石濤詩意》落款

毛主席和江山如此多嬌

到了20世紀60年代,傅抱石認為作畫應當有新鮮度,“時代變了,筆墨不得不變”,傅抱石此時常以毛主席詩意入畫,或直接書寫毛主席詩詞,成為他晚年的重要創作題材。

一般人都會覺得政治題材多少會影響創作,畫出來顯得刻板生硬。

傅抱石的畫倒可以看作畫作裡頭的“戰狼”,即便是畫紅色政治題材,到今天看都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比方說他1964年在扇面上畫的秋江捕魚圖,一面畫的是“芙蓉國裡盡朝暉”的詩意,另面寫著毛澤東《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七絕詩句,一書一畫,獨具匠心。

在傅抱石作品中,將書法與繪畫合制于同一把成扇上傳世稀少,實為難能可貴。

Lot 156 傅抱石 秋江捕魚圖、書法

設色紙本 成扇 1964年作

扇骨:朱寶騮刊仕女金文于扇骨。十二股扇心,竹制大骨長34cm,古方扇頭。

尺寸:19×45 cm

出版:

1.《名家翰墨》月刊第九期P156-157,1990年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

2.《傅抱石大典》P318,2004年古吳軒出版社。

3.《名家翰墨·傅抱石》扇面P66-67,1994年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

也不是說因為是政治題材他就去畫,他找得到這些詩詞與他的共鳴,他也能靠作品傳遞出自己的想法。

如果今天,傅抱石教你畫畫,一定會重複這一句:“我認為一幅畫應該像一首詩,一支歌,或一篇美的散文。因此,寫一幅畫就應該像作一首詩、唱一支歌,或做一篇散文。”

以上提及的《石濤詩意》、《湘夫人》成扇、《秋江捕魚圖》都將於2017年11月24-25日在華藝國際2017秋季拍賣會上拍賣,除此之外還有齊白石、張大千、吳湖帆、弘一等人的作品,各位請早哦~

Lot 148 齊白石 陳師曾 大壽大利

設色紙本 成扇

尺寸:23×61cm

注:上款人為京劇大師梅蘭芳。

出版:《長流藝聞》第53期封面,1994年12月。

之前說過齊白石晚年變法,是曾受到文人圈子的冷落,當年梅蘭芳還幫他解過圍,此後他就去找陳師曾談心,陳師曾就讓他先學吳昌碩。

三人是好友,又彼此幫扶,互贈作品當屬自然。

不過這把扇子倒是有點特殊,它是齊白石、陳師曾兩人專為梅蘭芳所作,他們或許無意,外界是把它看作三人友誼的見證。

此扇畫尺幅碩大,一面極盡齊老花卉之能事,滿溢著代表富貴大利、長壽多子等各種吉祥寓意的花果,明豔而熱烈。

齊白石扇面構圖如此繁密者極其稀罕,此《大利圖》或為市場上所僅見,十分難能可貴。

另一面陳師曾的寫意花卉,畫面飽滿充實,色澤豔麗,一片繁花似錦。此扇集兩家之長,兼贈藝壇好友,可謂是一件藝術相融又見證友誼的藝術結晶。

Lot 254 弘一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二冊

水墨紙本 冊頁384開 1933年、1935年作

尺寸:25.5×18.5cm

出版:《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二冊,2014年10月人民美術出版社。

說明:由人民美術出版社策劃出版的《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二冊,旨在傳播最具價值的華夏藝術精髓,真實再現弘一法師的筆墨神韻和藝術風範。特限量製作1千套,編號發行。

此弘一法師手書《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兩冊共七萬餘字,字字珠璣,用時一千多個日夜,堪稱其一生中最重要的煌煌巨制。

該作品上世紀即流出臺灣,秘藏寶島幾十載。2008年終又回到家鄉。

2014年人民美術出版社經多方考證確認為真跡給予模擬精裝出版。

Lot 246 吳湖帆 仿沈石田蔬果圖 手卷 設色紙本 1958年作

鈐印:吳湖帆印、吳倩畫印、梅景書屋

鑒藏印:錢錫和徐班索夫婦印、錢貴恒、徐玥

題識:

1.偶見石田翁水墨蔬果卷,筆致雄健,戲學大概,酌為增損,而以設色法圖之。不求甚似耳。戊戌夏日,吳湖帆識。

2.是歲十月,班索女甥來滬養病,以此贈之,聊為藥助。倩庵又記。

題跋:人輻湊,物昌熙,吳中風書應清時。新蔬盎盎方充圃,嘉實累累又滿枝。揅黛墨,綴胭脂,都來收拾畫中宜。石田本自君家出,風味南田亦可思。石田畫師吳仲圭。辛醜八月,汪東錄舊題。鈐印:八琅、東方白寄。

注:徐玥舊藏;汪東題跋。

出版:

1.《畫壇聖手吳湖帆》P120-121,2012年上海書畫出版社。

2.《海派百年代表畫家系列作品集——吳湖帆》P138-139,2013年上海書畫出版社。

3.《嘉德二十年精品錄·近當代書畫卷·二》P730-731,2014年5月故宮出版社。

4.《梅景書屋師生畫集》P86,2014年9月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

著錄:《吳湖帆年譜》,2017年東方出版中心。

吳湖帆《仿沈石田蔬果圖》取法自沈周水墨長卷《花果雜品二十種》(現藏上海博物館)。

展卷披覽,圖中所繪蔬果八品,隨物賦形,各極其趣。吳湖帆用色之精妙冠絕畫壇,出神入化。

這幅作品雖學沈周,卻變水墨為賦色,發展了自惲壽平以來的沒骨設色傳統,一色生眾色,在寫意中呈現出立體感,堪稱吳湖帆創作成熟期的蔬果佳作。

文中拍品全部來自華藝國際2017秋季拍賣會

11月22日,畫事君將在華藝國際秋拍預展現場進行直播

如有興趣可持續關注公眾號通知

“民國畫事,深情講述藝術家,專業解讀藝術品,直接深入藝術市場。致力於做最好的藝術自媒體,寫最好看的藝術文章。——人生不長,你需要讀點好東西。關注我們,持續接收好文章。”

民國畫事更多精彩內容

這樣的老太太世間不會再有——張大千傳奇女弟子方召麐

畫出倫勃朗之後,人工智慧會不會超越趙孟頫和王羲之?丨畫事

抽根煙冷靜一下,猜猜這幅達芬奇能賣多少億?丨畫事

看完這些不說人話的藝術評論,感覺說都不會話了丨畫事

他活了九十多歲,一心一意當了一輩子“花癡”|畫事

這兒有一片拍賣的藍海,最最適合撿漏!|畫事

魯迅筆下,阿Q打進尼姑庵沒搶到的宣德爐,有啥好?丨畫事

評論區留言,和畫事君聊天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