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領袖用典|莫見浪頭高,放下手中槳

當前,國際和地區形勢風雲變幻,中越兩黨兩國面臨許多相同或相似的新問題新挑戰。中國俗語稱,“艱難困苦,玉汝于成”。越南有句俗語,“莫見浪頭高,放下手中槳”。作為前途相關、命運與共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同志、好夥伴,

我們要維護和發展好兩國關係,為各自維護穩定、深化改革、改善民生提供助力,共同推進社會主義事業,促進地區和平穩定和開放發展。我願就此分享幾點想法。

——習近平在越南《人民報》發表的署名文章《開創中越友好新局面》,2017年11月9日

原文

莫見浪頭高,放下手中槳。

——越南俗語

解釋

“莫見浪頭高,放下手中槳”是一句越南俗語。水中行駛時,若是因為前方水急浪大就放棄劃槳,最終要麼是被浪潮吞噬,要麼是被沖回原點。惟有堅持不懈、一往無前,才能乘風破浪,才能掛雲帆、濟滄海。人的一生也如水中行舟一樣,不可能總是風平浪靜、一帆風順,難免會有遇到驚濤駭浪之時。這種時候,只有繼續奮勇向前,

才能攻克難關,駛向終點。

所謂“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一個人若是不經歷風浪,是無法真正成長成才的。同樣的,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若是不經歷苦難,又怎能鑄就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又怎麼始終保持頑強拼搏的進取精神,又怎能不斷走向發展繁榮、不斷創造輝煌燦爛?無論是中國還是越南,都曾經遭遇過動盪和戰火,都曾經飽嘗過苦難的艱辛。然而,無論遇到何種困難、無論身處何種逆境,

兩國人民都矢志不渝,始終堅持著對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追求,始終砥礪前行,最終得以從任人欺淩走向了民族獨立、從閉關鎖國走向了改革開放、從貧困落後走向了繁榮富強。不僅如此,中越兩國還在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的鬥爭中並肩戰鬥、相互支持,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中越作為重要鄰邦,過去曾同舟共濟。

今天,面對國際和地區形勢的風雲變幻,兩國更需要守望相助、攜手前行,一同應對各種相同或相似的新問題新挑戰。為此,習近平建議:中越兩國應“保持高層經常接觸,及時就兩黨兩國關係及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為中越關係掌好舵。積極開展執政興國經驗交流,加強黨際交往,共同豐富和發展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和實踐,打造具有戰略意義的命運共同體”;“繼續把兩國發展戰略緊密對接起來,
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和‘兩廊一圈’建設,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經貿、產能、跨境經濟合作區、農業等重點領域合作取得實質進展,給兩國人民帶來更多實惠”;“把傳統友誼發揚光大,促進人文交流,密切文化、教育、旅遊、青年、媒體等合作,講好中國故事和越南故事,讓中越友好紮根人民心間、代代薪火相傳”;“把握世界大勢和時代潮流,加強在聯合國、亞太經合組織、中國-東盟、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等多邊框架內的協調和配合,共同引領開放包容的區域合作,維護地區開放發展勢頭”;“從各自改革發展穩定和中越友好大局出發,管控矛盾分歧,堅持友好協商,尋求雙方均能接受的海上問題基本和長久解決辦法”。

習近平在署名文章《開創中越友好新局面》中引用“莫見浪頭高,放下手中槳”,旨在呼籲中越兩國繼續攜手合作,共同應對新問題新挑戰,共同追尋強國富民夢。

共同引領開放包容的區域合作,維護地區開放發展勢頭”;“從各自改革發展穩定和中越友好大局出發,管控矛盾分歧,堅持友好協商,尋求雙方均能接受的海上問題基本和長久解決辦法”。

習近平在署名文章《開創中越友好新局面》中引用“莫見浪頭高,放下手中槳”,旨在呼籲中越兩國繼續攜手合作,共同應對新問題新挑戰,共同追尋強國富民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