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瞧那紅樓夢一場,最後不過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近來看到小戲骨的那版《紅樓夢》,演的是劉姥姥進大觀園那一章,這些小孩子,竟隱隱有些87版的味道。不由得有些感慨,也有些欣慰。

在中國文學史上,曹雪芹的《紅樓夢》,是當仁不讓的瑰寶和頂尖。

曹雪芹在寫作的最開始,就決定寫一個大廈將傾,風雨欲來的故事,面對著那場驚天動地的將至暴雨,他穩如磐石,一字一字描繪出所有的細節,暴雨將至前期,所有的景象,他一一講述,如此宏大的場景,如此複雜的背景,他竟然能寫的如此細膩,其功底,簡直令人驚歎仰望,更別說書中真實的衣食住行,至今還有學者在研究。

什麼樣的人才能寫出這樣一本書呢?

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甯織造曹寅之孫,早年的他稱得上是錦衣紈絝、富貴風流。

然而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虧空獲罪被抄家,曹雪芹隨家人遷回北京老宅。後又移居北京西郊,此後數年內住過北京西單刑部街,崇文門外的臥佛寺,

香山正白旗的四王府和峒峪村,鑲黃旗營的北上坡等,在這鞋日子裡,曹雪芹住草庵,賞野花,過著覓詩、揮毫、唱和、賣畫、買醉、狂歌、憶舊、著書的隱居生活,一面領略北京市井文化,一面靠賣字畫和親友的救濟為生。

其好友勸他專心著書,曹雪芹後來也不負所望,

在隱居西山的十多年間,將舊作《風月寶鑒》“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終於寫成巨著《紅樓夢》

一夕巨變,家境落魄,看穿了世態炎涼。生於繁華,落於衰敗,一生起落,沉浮不定。

這樣的人,是人生之大不幸,這樣的人寫出的書,確是中國文學之大幸。

這的人才能寫的出“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才能寫的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這樣的詩句。

他告訴你,這世間萬物好便是了,功名利祿不過是眼前一場空,機關算盡爾虞我詐,到最後反而誤了性命,還有那些耽於聲色犬馬、風流富貴的人呢,最後空無一物。

那個時代的所有人,都沉淪著,直到那一個時代,都沉淪了。

繁華盛世,不過是瀕臨末世。

看著表面歌舞昇平,其實多得是白骨一堆。

你瞧,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