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記憶體價格再創新高,漲不停的記憶體是不是穩賺不賠?

由於國產記憶體的介入,一周之前集邦科技分析明年記憶體產能將大幅增長22%。不過增產新聞之後接下來卻並不是降價。

根據最新消息,第三季度記憶體製造商營收上漲達到16.2%,

兩大韓系記憶體廠商三星和Hynix把持了全球74.5%的份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臺灣三大廠南亞、華邦和力晶的市場份額繼續下滑,力晶第三季度營收甚至還下滑了3.6%。

根據電腦OEM製造商與記憶體生產企業達成的第四季度合同價格來看,未來幾個月記憶體市場價格再漲10%基本沒有懸念。

以三星為首的三大記憶體供應商在第三季度的營業利潤率繼續上升,三星達到了62%成為最賺錢記憶體廠,SK海力士達到56%,美光由於17nm產品逐步穩定,利潤率從第二季度的44%大漲至50%。隨著漲價的繼續,預計第四季度記憶體廠商的利潤率還會繼續提高。

漲勢不停是不是就等於說當前記憶體製造業穩賺不賠呢?為什麼記憶體漲價沒能讓臺灣記憶體製造業復活?這個問題恐怕不是一兩句能夠說清楚的,台系記憶體廠在制程工藝上已經長期落後于人,南亞在不久前才剛剛量產20nm DDR3記憶體晶片,

落後三星3年以上。

網上有觀點認為國產記憶體即便技術不如韓國巨頭,哪怕是用落後的制程也能在當下漲價潮中獲取利潤,一樣可以贏得國民的掌聲。但半導體製造設施的投資並非短期內能夠一蹴而就。如果期望別人吃肉我喝湯而大舉投資,

技術跟不上成本降不來,當價格進入下降通道時,第一個出局的就是自己。

歷史上國產機械硬碟就因垂直磁記錄技術瓶頸未能突破而集體倒下。三星近期主動增產意在保持市占率,同時限制對手價格上漲,如果國產記憶體無法拿下有競爭力的制程節點,

單靠上馬落後產能是無法長久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