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腫瘤復發轉移有何徵兆?出現復發轉移該怎麼辦?

惡性腫瘤之所以可怕,就是因為它具有極強的侵襲性、轉移性。一些看似無關的病症,可能恰恰是腫瘤轉移的標誌,處在康復期的腫瘤病人更要多加注意,以下這些症狀和表現可能是腫瘤復發轉移。

各部位轉移的徵兆

患者腫瘤的轉移方式主要分為淋巴轉移和器官轉移兩大類,大多數癌症的癌細胞先發生淋巴轉移,再通過其他方式轉移至身體不同器官或組織。

1.淋巴轉移

淋巴結轉移:食道癌、肺癌和乳腺癌是淋巴轉移最多發的癌種,

主要表現是轉移部位的淋巴結腫大,有些可以在體表摸到腫塊,一般按上去不痛。

2.器官轉移

骨轉移:容易發生骨轉移的癌症有乳腺癌、肺癌、腎癌、直腸癌。身體骨頭劇烈疼痛是癌症骨轉移的最明顯徵兆,嚴重的會導致骨折,其中脊椎、股骨等負重部分骨折的危險性極高。

肺轉移:早期出現多發性結節。

腦轉移:最常見發生腦轉移的癌症為肺癌。最主要的徵兆為頭痛、視力障礙、噴射性嘔吐、單側肢體感覺異常或無力,

偏癱或踉蹌醉酒步態以及精神異常。

肝轉移:膽囊癌、結直腸癌、胃癌和胰腺癌發生肝轉移的幾率最高。最主要的表現為肝腫大、浮腫、黃疸和腹水以及肝區疼痛、發熱等。

腎及腎上腺轉移:多來自肺癌、乳癌、胃癌、肝癌和胰腺癌。一般發現腎上腺腫塊,可考慮是否為腎轉移。

全身症狀和表現

1. 持續發熱:在出現腦轉移時尤為明顯,

身體低熱現象持續。

2. 疼痛明顯:癌細胞再次侵入神經組織,引發炎症,極易產生疼痛症狀,骨轉移情況尤其明顯。

3. 體重下降:康復期的正常病人一般可以保證體重穩定,突然性的體重驟降,如果原因不明,就應該及時複查,看是不是復發了。

4. 淋巴腫大:在家休養的病人應經常查看自己的淋巴結,包括頸部、下頜、鎖骨窩、腋窩、腹股溝這些淋巴區域。出現腫塊,需儘早複查。

5. 阻塞症狀:由腫瘤變大引起,

會導致空腔器官阻塞,部位不同症狀也不同。比如常見的肺癌阻塞會引起氣喘和呼吸困難。

6. 壓迫感覺:由腫瘤變大,擠壓其它器官引起。常見的胸腔腫瘤增大會造成供血不足,心慌缺氧。

腫瘤治療後的一年內是復發、轉移的“高危期”,病人和家屬一定要謹慎對待,調整身體狀態,增強身體免疫力,積極預防是關鍵。

新先破壁靈芝孢子粉膠囊,可以通過其免疫調節作用抑制腫瘤細胞增殖並誘導其凋亡、阻斷腫瘤細胞生長。

同時還具有降低血糖作用和抑制糖尿病併發症作用、調節血脂作用、促進中樞與外周神經損傷的修復作用、鎮靜催眠作用等。

出現復發轉移該怎麼辦?

1. 檢查轉移情況

儘快完成相關檢查(全身CT或PET-CT),確定腫瘤轉移的範圍,確定分期,再由此判斷能否進行手術切除。

2. 判斷能否手術

可以手術的情況,優先選擇手術治療。不能做手術的,可先做放化療使腫瘤縮小,再考慮手術。完全沒有手術機會的,則考慮放化療、靶向治療、介入治療或內分泌治療等措施。

3. 各科對症入手

醫院不一定要選大醫院(大醫院人太多,服務品質不見得多好)。不同癌腫去不同相關科室諮詢瞭解,在開始治療前,必須跟主治醫生詳細瞭解治療方案和分期規劃;手術找好的外科大夫來做;術後化療到腫瘤內科(化療科)做。

不能做手術的,可先做放化療使腫瘤縮小,再考慮手術。完全沒有手術機會的,則考慮放化療、靶向治療、介入治療或內分泌治療等措施。

3. 各科對症入手

醫院不一定要選大醫院(大醫院人太多,服務品質不見得多好)。不同癌腫去不同相關科室諮詢瞭解,在開始治療前,必須跟主治醫生詳細瞭解治療方案和分期規劃;手術找好的外科大夫來做;術後化療到腫瘤內科(化療科)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