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雙十一,天貓京東全數據套路分析,揭秘一下背後的科技,你挺誰!

總體銷售額

天貓:1682.69億元

京東:1271億元

京東的銷售額是1-11日資料總和,

天貓資料是20天預熱,11日當天之合,資料差距不大;

總包裹數量

天貓:8.12億件

京東:5億件

天貓包裹數量吊打京東,但是京東3c產品占比較大

配送最快紀錄

天貓:12分鐘

京東:16分鐘

對於天貓這個快遞速度,持有懵逼狀態,什麼鬼,自己的快遞到現在還沒動靜。

物流

天貓:菜鳥網路及協力廠商配送

京東:京東物流及協力廠商配送

京東的物流一直是自己的優勢,速度快已經成為不小的壁壘,

菜鳥網路建立後,天貓快遞改善顯著。

平臺入駐方式

天貓:入駐費用,採用銷售額交傭金的形式

京東:分為自營和交傭金形式

兩者經營方式的不同,註定兩個是商業模式不同的公司。

倉庫

天貓:根據大資料,自動儲備貨物

京東:地方級倉庫,

全國訂單自動分揀配送

京東的地方性倉庫保證了京東快速配送的效率。

行銷優勢

天貓:製造IP和現象級消費

京東:口碑效應和服務體現

不得不說天貓的行銷手段很厲害,但是京東的做法很有差異化,我覺得這點行銷類似于江小白,變紅海為藍海。

信用消費

天貓:花唄

京東:白條

信用消費已經成為人民的一種習慣,無息分期概念已經成為促進消費者消費的第一大因素。

天貓格局很大,鋪的盤子特別大,正在加速走進商業帝國的步伐;
京東很聰明,從同一水準的蘇甯易購等電商品牌脫穎而出,成為阿裡電商行業第一大對手;貓狗大戰註定持續,商業模式不同不會造成一家壟斷的現象,關於電商,你挺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