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今年最好的國產電影!被嚴重低估的女導演,她這一生太值得了

文/bb

最近,張艾嘉自編自導自演的《相愛相親》可謂口碑爆棚,剛上映不久,在豆瓣的評分就飆到8.6,更是入圍了本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原著劇本等7項大獎的提名,

風頭一時無兩,也勾起了我們對現年64歲的張艾嘉的關注。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扒一扒這位女神。

在我們心中,張艾嘉是當之無愧的女神,她不僅長的美,還是一位才女。

張艾嘉生在臺灣,11學就到美國念書,但在1972年,一心渴望成為演員的張艾嘉決定進入演藝圈。

那個時候的張艾嘉略帶青澀,但那種有內而非的美任憑誰都難以不心動。

1976年,張艾嘉出演了《碧雲天》裡的餘碧涵,憑著到位的演出,張艾嘉拿下了當年金馬獎最佳女主角,一炮而紅,在演藝圈從此一馬平川。

五年後,張艾嘉出演了《我的爺爺》,此片一舉成為她的金馬封後之作,老實說電影品質一般般,但張艾嘉淋漓盡致的詮釋算是很大的亮點。

又是在五年後,1986年,張艾嘉自導自演的《最愛》得到了金馬評委組的青睞,

連得九項提名,此片最終為她帶來了金馬金像的雙料影后,推動她的演藝生涯走到了打敗無敵手的地位。

1995年,張艾嘉再次自編自導《少女小漁》,此片勇奪亞太電影節最佳影片和最佳編劇獎。2004年,她導演的電影《20 30 40》,勇闖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縱觀華語影壇的女星,基本很難找出第二個在導演和演員兩個領域都能取得巨大成功的人。

張艾嘉的很多電影其實造詣超越了獎項的範疇,因為它給我們產生的震撼和心動是沒有邊際的。

1989年她在《阿郎的故事》裡愛上了那個天生不羈的阿郎(周潤發 飾),

上演了一齣感人肺腑的愛情曲;1999年她自編自導自演的愛情經典《心動》更是在華語愛情片佔據了一個難以撼動的山頭;2014年的《念念》,細膩溫柔的劇情又賺了多少人的眼淚…

作演員時,張艾嘉明明能輕輕鬆松當個花瓶,但卻一心想要拼演技,演技拼出了天又不甘心只是局限於該領域,涉足編導界,雖不算高產,卻得到了別人很可能一生都拿不到的獎項。

這個女人,整個一生,就是一部傳奇,她寫過的愛情故事之所以這麼感人這麼刻骨銘心,或許也是因為自己一路跌跌撞撞的情路,讓她多了一份對愛情的敏感度和洞察力。

現在去看張艾嘉的情史,會發現它本身就有一種浪漫的氣息。張艾嘉曾經在《康熙來了》裡說過,自己在美國時和某權貴產生過火花,但知道現實中是沒可能的,只好急刹車。

此後,為了愛情,張艾嘉不惜和公司解約,戀愛對象是比他大16歲的劉幼林,此人是美聯社香港分社社長。風風火火不顧一切是張艾嘉情路的代名詞,兩個人最終步入婚姻殿堂,那一年,25歲的張艾嘉不顧全世界的反對,毅然追逐自己的感覺。

只可惜,這段婚姻不到四年就結束了。

接著,張艾嘉和羅大佑的愛情又是走的轟轟烈烈,但電光火石的愛情還是沒能走到最後(媒體一直以來瘋傳的結婚傳言,張艾嘉是明確否認過的)。

37歲那年,張艾嘉遇到了香港商人王靖雄,但王靖雄當時已是有婦之夫,愛情沖昏了兩人的頭腦,張艾嘉更是未婚先孕,生下了兒子 王令塵(奧斯卡)。這段秘密戀情在隔年終於見到陽光,王靖雄果斷結束了和妻子的婚姻,迎娶了張艾嘉。

兒子九歲那年遭遇到三個裝修工人的綁架,此時一度讓張艾嘉推掉所有工作,也給她的心理帶來了很大影響,在多年後那本《輕描淡寫》中,張艾嘉說:生命是沉重的,但到了某個階段,它是可以輕描淡寫的。

而說到自己37歲那年未婚先孕,她說:千萬不要學我,我那時其實是任性。她也絲毫不避諱自己曾經是插足他人婚姻的小三,但終究帶著磨滅不去的愧疚:我最不能容忍自己犯的錯誤就是傷害到他人,這讓我一直不安。

張艾嘉犯過錯,但或許正是如此,才讓她顯得更真實,她身上那種強大的生命力總是令人著迷。如今,她和先生王靖雄的婚姻已來到了第26個年頭,依舊甜蜜恩愛,這便是最好的結果。

羅大佑《光陰的故事》有這樣的歌詞:流水它帶走☆禁☆光陰的故事改變了一個人,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

而在張艾嘉的身上,歲月卻留下了一種更美更溫柔的姿態,那種溫柔是看淡生命的沉重,轉而用輕盈去跨越人生困苦,那種美是不屑和時間對抗,安然接受自己最真實的樣子。

這樣的女人,又怎叫人不愛呢?

但卻一心想要拼演技,演技拼出了天又不甘心只是局限於該領域,涉足編導界,雖不算高產,卻得到了別人很可能一生都拿不到的獎項。

這個女人,整個一生,就是一部傳奇,她寫過的愛情故事之所以這麼感人這麼刻骨銘心,或許也是因為自己一路跌跌撞撞的情路,讓她多了一份對愛情的敏感度和洞察力。

現在去看張艾嘉的情史,會發現它本身就有一種浪漫的氣息。張艾嘉曾經在《康熙來了》裡說過,自己在美國時和某權貴產生過火花,但知道現實中是沒可能的,只好急刹車。

此後,為了愛情,張艾嘉不惜和公司解約,戀愛對象是比他大16歲的劉幼林,此人是美聯社香港分社社長。風風火火不顧一切是張艾嘉情路的代名詞,兩個人最終步入婚姻殿堂,那一年,25歲的張艾嘉不顧全世界的反對,毅然追逐自己的感覺。

只可惜,這段婚姻不到四年就結束了。

接著,張艾嘉和羅大佑的愛情又是走的轟轟烈烈,但電光火石的愛情還是沒能走到最後(媒體一直以來瘋傳的結婚傳言,張艾嘉是明確否認過的)。

37歲那年,張艾嘉遇到了香港商人王靖雄,但王靖雄當時已是有婦之夫,愛情沖昏了兩人的頭腦,張艾嘉更是未婚先孕,生下了兒子 王令塵(奧斯卡)。這段秘密戀情在隔年終於見到陽光,王靖雄果斷結束了和妻子的婚姻,迎娶了張艾嘉。

兒子九歲那年遭遇到三個裝修工人的綁架,此時一度讓張艾嘉推掉所有工作,也給她的心理帶來了很大影響,在多年後那本《輕描淡寫》中,張艾嘉說:生命是沉重的,但到了某個階段,它是可以輕描淡寫的。

而說到自己37歲那年未婚先孕,她說:千萬不要學我,我那時其實是任性。她也絲毫不避諱自己曾經是插足他人婚姻的小三,但終究帶著磨滅不去的愧疚:我最不能容忍自己犯的錯誤就是傷害到他人,這讓我一直不安。

張艾嘉犯過錯,但或許正是如此,才讓她顯得更真實,她身上那種強大的生命力總是令人著迷。如今,她和先生王靖雄的婚姻已來到了第26個年頭,依舊甜蜜恩愛,這便是最好的結果。

羅大佑《光陰的故事》有這樣的歌詞:流水它帶走☆禁☆光陰的故事改變了一個人,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

而在張艾嘉的身上,歲月卻留下了一種更美更溫柔的姿態,那種溫柔是看淡生命的沉重,轉而用輕盈去跨越人生困苦,那種美是不屑和時間對抗,安然接受自己最真實的樣子。

這樣的女人,又怎叫人不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