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關注」這位“小工匠”厲害了,當兵13年為部隊省下數百萬元經費!

文 | 劉德

圖 | 趙庶民

他當兵13年,從事營房水電工作12年半。

他愛琢磨,一項項小革新小發明為部隊省下數百萬元經費。

他是旅營房水電領域“第一人”,享有旅黨委特批的“特權”……

看到這裡,

你是不是感覺他特牛?

往下劃,更牛的在下面的故事裡——

主人公簡介

廖祖觀,福建三明人,1986年5月出生,2004年入伍,四級軍士長,現為第72集團軍某旅勤務保障營供應保障隊水電工兼司機。曾被原南京軍區評為野營裝備操作與維修技能培訓優秀學員,榮立三等功一次。

廖祖觀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老工匠”,對全旅數千個水電網終端瞭若指掌。然而,讓大家最欽佩的還是他那股“工匠精神”。

1、愛研究,一項項小革新小發明為旅省下數百萬元經費

如果全旅突然停電,不管廖祖觀身在何處,他都可以在3分鐘之內啟動應急發電站進行供電。

這不是“吹牛”,絕對是真的。

這還得從一場實兵對抗演習說起。當時負責野外指揮所發電站任務的廖祖觀倍感壓力山大,因為指揮所設置的隱蔽性要求極高,而發電站又不能太靠近指揮所,這就使得控制發電站成為一道難題,如果來回在指揮所與發電站之間奔波,極其容易暴露指揮所位置。

為破解這一難題,演習結束後,他想到了使用無線遙控操作的辦法。

隨即查閱資料、繪製電路圖、採購遙控設備。在一次次檢測調試中,3個月時間他愣是給發電站裝了一個無線作業系統,而且大大提高了發電站的工作效率。回到營區,他又對營區數百個路燈和文化燈箱開關也進行了改進,由以往定時開關改裝成手機APP隨時操控,從而實現了“智慧化”管理。

然而,更給力的還是對野外淋浴箱組的改進。這個旅常年在外駐訓,野外淋浴箱組在頻繁的拆卸中導致故障頻發,而每次修理都要花費上萬元,廖祖觀是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一是心疼那些錢,二是痛恨自己無能為力。為此,他不斷上網查閱資料,打電話詢問廠家,經過一番論證後,他給野外淋浴箱組增加了幾個部件,而且還是以手機APP操控,

可以控制時間、水溫和用水量,故障率明顯減少,還節約大量水資源。

這一次次的維修改裝,廖祖觀付出的是無數個不眠之夜,數千次的失敗與挫折。據粗略統計,他這些年搞革新的東西多達數十種,同時為旅節省經費達數百萬元。

2、會帶兵,桃李滿軍營,個個都是“小能人”

廖祖觀平時搞服務保障是把手好,帶兵育人也是行家。這10多年,他先後帶出近400名合格的“三小工”,遍佈全旅每一個連隊,堪稱旅營房水電工“總司令”。

翻開廖祖觀的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記錄著每名戰士的資訊、現實表現、家庭情況等,哪個戰士有啥情況,在心裡都有“一本帳”。

那年,新來的小張在一次修理電燈接頭時,不小心觸電了,頓時火花四射,小張當場就嚇懵了,之後便有了心理陰影,工作中總是畏畏縮縮,甚至有時直接拒絕……廖祖觀發現後,主動靠上去做工作,並且把自己學習的電工書籍和工作筆記都送給了他,鼓勵他只要把電的原理學懂了,電路圖的規律記清了,就不會有危險發生。漸漸地,小張走出陰影,如今成了他的得力幹將。

近期,他又帶隊忙碌著新營房的路燈建設和幹部公寓的水電、路面、消防井等維護保養工作。雖然很忙綠,但他說:“這樣的生活很充實,能為旅營房建設貢獻一份力量,感覺很光榮。”

3、有“特殊待遇”,肩負的是更多的責任和大家的信任

停電了、水管壞了,還有電器不會安裝……全旅官兵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找“廖工”。為此旅黨委還“特批”他可以——24小時攜帶手機。

在享受這一“特權”的同時,肩負的是更多的擔當。今年6月份部隊移防前,他帶兩名同志到新營區打前站,在短短10天時間裡,他們先後完成了安裝456台風扇、288套日光燈、85套吸頂燈、173把門鎖,安裝,維修空調35台、熱水器4台,鋪設電纜線365米、進戶水管135米等任務。一個個數字的背後都是他們辛勤的汗水,這10天裡他們幾乎沒睡過一個好覺,吃飯也總是誤點。

當兵13年,廖祖觀只回家過了3個春節,不是單位不讓他回,而是他不放心。每年春節,部隊大項活動多,用電用水也是高峰期,數十年的老營房,水電“歷史遺留”問題多,而最讓他不放心的是冬天自來水管的爆裂、水閘損壞,還有那臨時掛車電站的戰備。

有一群人,他們平日默默無聞,可以稱之為“無名英雄”。

有一些專業,總是那麼不起眼,可能“低調”到被人忽略。

可哪天“問題”來了,就會發現沒有他們的生活是那麼艱難,工作是多麼被動。

這群人雖不是訓練場上的“尖兵”,

這些專業雖不能直接用到戰場,

但是,他們是保障打贏的堅強後盾……

軍隊的現代化建設還需要千千萬萬個“小廖”。

請為“小廖”班長,點個贊!!!

微信號:njjqrmqxb

投稿郵箱:rmqxbs@163.com

主編 | 陸雄飛 __________

編輯 | 丁勇 朱明明 郭劍 周超

刊期:917期

感覺精彩,點擊下方大拇指支持一下吧!

↓↓↓

桃李滿軍營,個個都是“小能人”

廖祖觀平時搞服務保障是把手好,帶兵育人也是行家。這10多年,他先後帶出近400名合格的“三小工”,遍佈全旅每一個連隊,堪稱旅營房水電工“總司令”。

翻開廖祖觀的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記錄著每名戰士的資訊、現實表現、家庭情況等,哪個戰士有啥情況,在心裡都有“一本帳”。

那年,新來的小張在一次修理電燈接頭時,不小心觸電了,頓時火花四射,小張當場就嚇懵了,之後便有了心理陰影,工作中總是畏畏縮縮,甚至有時直接拒絕……廖祖觀發現後,主動靠上去做工作,並且把自己學習的電工書籍和工作筆記都送給了他,鼓勵他只要把電的原理學懂了,電路圖的規律記清了,就不會有危險發生。漸漸地,小張走出陰影,如今成了他的得力幹將。

近期,他又帶隊忙碌著新營房的路燈建設和幹部公寓的水電、路面、消防井等維護保養工作。雖然很忙綠,但他說:“這樣的生活很充實,能為旅營房建設貢獻一份力量,感覺很光榮。”

3、有“特殊待遇”,肩負的是更多的責任和大家的信任

停電了、水管壞了,還有電器不會安裝……全旅官兵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找“廖工”。為此旅黨委還“特批”他可以——24小時攜帶手機。

在享受這一“特權”的同時,肩負的是更多的擔當。今年6月份部隊移防前,他帶兩名同志到新營區打前站,在短短10天時間裡,他們先後完成了安裝456台風扇、288套日光燈、85套吸頂燈、173把門鎖,安裝,維修空調35台、熱水器4台,鋪設電纜線365米、進戶水管135米等任務。一個個數字的背後都是他們辛勤的汗水,這10天裡他們幾乎沒睡過一個好覺,吃飯也總是誤點。

當兵13年,廖祖觀只回家過了3個春節,不是單位不讓他回,而是他不放心。每年春節,部隊大項活動多,用電用水也是高峰期,數十年的老營房,水電“歷史遺留”問題多,而最讓他不放心的是冬天自來水管的爆裂、水閘損壞,還有那臨時掛車電站的戰備。

有一群人,他們平日默默無聞,可以稱之為“無名英雄”。

有一些專業,總是那麼不起眼,可能“低調”到被人忽略。

可哪天“問題”來了,就會發現沒有他們的生活是那麼艱難,工作是多麼被動。

這群人雖不是訓練場上的“尖兵”,

這些專業雖不能直接用到戰場,

但是,他們是保障打贏的堅強後盾……

軍隊的現代化建設還需要千千萬萬個“小廖”。

請為“小廖”班長,點個贊!!!

微信號:njjqrmqxb

投稿郵箱:rmqxbs@163.com

主編 | 陸雄飛 __________

編輯 | 丁勇 朱明明 郭劍 周超

刊期:917期

感覺精彩,點擊下方大拇指支持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