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印度又搞事,印防部長:“印度文化支配中國兩千年”?

“印度不費一兵一卒,就在文化上控制並支配中國逾兩千年。這就是印度的影響力!”最近,在一場由印度旅遊部組織的全國性旅遊盛典的閉幕式上,印度內政部長辛格在其致辭中引用中國近代學者胡適的話。

辛格這段充滿侵略性的言論迅速引起了中國人的注意。大家都知道,在我國的文化領域中,有不少元素,如佛教、西遊記,都和印度密切相關。那麼,辛格所宣稱的“印度文化支配中國”能讓人信服嗎?中國的文化元素有沒有曾經傳入印度並造成廣泛影響的呢?印度文化對中國的影響力能說是印度的勝利嗎?

首先,我們需要承認的是,自東漢以來,印度文化的確對中國影響深遠。在中印交流中,佛教無疑起了主導作用。起源于印度的佛教於西漢傳入中國,經兩晉南北朝時期的譯經活動,

在隋唐時期聲勢達到極盛,成為中國影響力最大的宗教信仰,是中國文化傳統中最最基礎的部分。佛教流傳之廣,對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影響之深,毋庸贅言。

佛教傳入中國的早期,為了不令中國人感到陌生或產生抵觸情緒,主張“便宜從事”,儘量使用中國人熟悉的語言講道,大量借用儒、道中的觀念,視孔孟老莊為友,大談玄理,兼論孝道,很快得到了中國人的接納。

但到了隋唐佛教鼎盛時期,當時的高僧玄奘則不再提倡使用儒、道來解佛,而是確立了一套獨立的漢傳佛教話語體系。

事實證明除佛陀出生地外的絕大部分佛教重要事件都是發生在今日印度境內,如佛陀正道、講經、圓寂,大乘興起等,

所以印度佛教裡的屬於印度文明的哲學、文學、美學、思想、邏輯學、心理學、語言學、生物學、宇宙學、建築學、雕塑繪畫學等等知識與學科,因果、輪回、緣分、一塵不染、三生有幸、五體投地、大千世界等等中國文化重要詞彙與成語,都對於中國文化影響深遠廣泛的影響。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的佛教宗派,都經過了長期而深刻的本土化過程,其教義與印度本身的佛教有很大的差別。這在慧遠所傳之淨土宗、惠能所傳之禪宗上就能看出來。另外,中國人對佛教的理解與發展達到了很高的水準,不少時候甚至超過了印度的各派“祖師”,這些成就也為來中國的梵僧所承認。

印度的佛教風行中國,反過來,中國的文化元素有沒有對印度產生重大影響的呢?季羨林等學者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但遺憾的是,所能找到的相關記錄寥寥無幾。據學者考證,二十八星宿可能是中國文化傳入印度的不多的例證之一,對印度的天文學、占星學的發展產生了一定影響。這一方面是因為印度歷史記載文獻的缺乏,更主要的原因還是中國文化可能的確沒在印度留下明顯印記。

中國有能力吸收外來文化中的精華,將其本土化並加以創新,是一個偉大文明開放、自信的表現。中國從古代印度學習到的知識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們自身哲學、心理學、語言學以及文化藝術等多方面的發展,可謂收穫頗豐。我們應將此視為一件值得自豪的事。而對於印度政客所拋出的具有侵略性的“支配中國”說,我們微笑就好,不必太在意。

你們如何客觀公平的看待這樣的觀點呢?

但遺憾的是,所能找到的相關記錄寥寥無幾。據學者考證,二十八星宿可能是中國文化傳入印度的不多的例證之一,對印度的天文學、占星學的發展產生了一定影響。這一方面是因為印度歷史記載文獻的缺乏,更主要的原因還是中國文化可能的確沒在印度留下明顯印記。

中國有能力吸收外來文化中的精華,將其本土化並加以創新,是一個偉大文明開放、自信的表現。中國從古代印度學習到的知識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們自身哲學、心理學、語言學以及文化藝術等多方面的發展,可謂收穫頗豐。我們應將此視為一件值得自豪的事。而對於印度政客所拋出的具有侵略性的“支配中國”說,我們微笑就好,不必太在意。

你們如何客觀公平的看待這樣的觀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