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烏魯木齊一對夫妻賣了大房子加價31萬換成小房子 為哪般?

網路圖片

新疆晨報訊 為了方便孩子上學,17年換房三次,

200多平方米帶曬臺的大房子變成了小房子,縮水100平方米,但馬黎梅卻一點都不後悔。她說:“只要孩子爭氣,我們做父母的辛苦點沒什麼關係。”

夫妻倆齊奮鬥 購置230平方米複式房

馬黎梅和丈夫馬斌最早住的是父母的房子,70多平米,兩室一廳,按理說應該夠小倆口過日子的,在這間不大的房子裡,2002年,他們迎來了小生命。

“當時父母把自己的房子騰出來給我們,就覺得很過意不去,

有了孩子後我們倆就更努力工作了,為了能夠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反正我們都年輕,只要兩個人一起努力就好。”馬黎梅笑著說,當時她和老公剛開始做保險業務員,兩人成天在外工作,多半是父母替他們照顧孩子。

經過五年的奮鬥和積累,兩口子終於有了點積蓄,孩子轉眼也到了上學的年紀。“當時我們倆的戶口落在了天山區,孩子要上學就要在天山區,所以我們開始在天山區尋找合適的房子。

”丈夫馬斌說,當時他們看了很多房子,看中了大灣金坤花園的一套複式,樓上樓下空間加起來130多平方米,最重要的是,還包括樓頂100多平方米的曬臺,空間特別大。

馬黎梅說,2007年時,為了孩子有地兒上學,兩口子狠了狠心湊了湊,買下了結婚後屬於他們的第一套房。

為兒女上學考慮再次換房

金坤花園的這套房子,馬黎梅夫妻兩一住就是9年,這期間他們還多了個小兒子。

“金坤花園這個片區屬於烏魯木齊市第十小學的學區,說實話,對於女兒的教育我們一直都很嚴格,但並不強求,但孩子自己爭氣,去年升高中的時候女兒考上了烏魯木齊市第八中學,小兒子也在八一中學的附屬小學擴招時通過了考試。”馬黎梅說,由於居住的社區實在離兩個孩子上學的學校太遠,夫妻倆不得不考慮重新換套房子。

對於這套房子,夫妻倆也十分不舍,

不只是因為空間大,而是有他們一家人的很多回憶。丈夫馬斌有個愛好就是養花養草,樓房的曬臺上馬斌養了很花草,整理的像個小花園,而換房子也就意味著他要放棄自己的小花園。

“以前曬臺的空間很大,一家人可以在這裡燒烤,進行一些親子活動,其實我也很捨不得,但是為了孩子上學方便,這也是不得已的選擇。”馬斌說。

2016年開始,夫妻倆就開始看房了,

一開始他們把目光鎖定在人民廣場、青年路附近的學區房上,但發現學區房的價格偏高,空間也不夠大。

雖然奔波看房比較辛苦,但夫妻倆還是沒有放棄,“最後我們還是決定買一家人住的舒服的房子。”

加價39萬換小房子 舒適最重要

“買不到合適的學區房,我們就退而求其次以舒適方便為主,最後挑了一套不錯的商品房。”馬黎梅說,在看過多套房屋後,他們還是選擇了位於昆侖東路的景苑社區的一套新房,總價在90萬左右。

他們看上的這套房子是高層,面積大約120平方米,三室兩廳,沒有了曬臺,面積縮水了100平方米。

“最主要的是住的離我們父母家近了,就隔條馬路,以前他們替我們照顧孩子,現在我們住的近點也可以照顧他們。”馬黎梅說。

如今,已經搬進新家的馬黎梅夫妻雖然告別了住了9年之久的大房子,但一點都不後悔。“雖然有時候會懷念以前的老房子,但是新房子住著也不錯,孩子們住的舒心,我們也開心,未來的路還需要他們自己走,我們盡力能做的是給他們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總價在90萬左右。

他們看上的這套房子是高層,面積大約120平方米,三室兩廳,沒有了曬臺,面積縮水了100平方米。

“最主要的是住的離我們父母家近了,就隔條馬路,以前他們替我們照顧孩子,現在我們住的近點也可以照顧他們。”馬黎梅說。

如今,已經搬進新家的馬黎梅夫妻雖然告別了住了9年之久的大房子,但一點都不後悔。“雖然有時候會懷念以前的老房子,但是新房子住著也不錯,孩子們住的舒心,我們也開心,未來的路還需要他們自己走,我們盡力能做的是給他們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