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拒絕博通千億美元收購,高通除了嫌錢少還擔心什麼

一個強勢拒絕,另一個揚言不會放棄,博通和高通這對半導體行業新冤家間的收購大戲也許剛剛開場。

美國當地時間本週一,高通以“大大低估價值”為由拒絕了博通總計130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高通在發給第一財經記者的回應中強調,首席執行官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陳福陽絕不是省油的燈,他早就說過自己不是半導體圈內的人,但知道怎麼玩報表,“陳福陽買下博通後直接漲價25%,如果客戶不同意則直接斷貨。華為這樣的大客戶,

也被要求將未來一年的需求提前下單,才能保證老價格供貨。”

從博通的回應也能發現,其字裡行間依然透露著高度自信。博通表示,Moelis&CompanyLLC、花旗銀行、德意志銀行、摩根大通、美林銀行和摩根士丹利都是博通的財務顧問,並由Wachtell、Lipton、Rosen&Katz近日公佈的報告顯示,2015年,半導體公司的並購交易額超過600億美元,2016年和2017年可能分別為1160億美元和930億美元。該協會表示,2016年似乎是並購狂潮的高峰期。這些兼併和收購主要是在成熟市場上增加規模和競爭力。

2016年公佈的並購交易共60多宗,49宗在當年已並購結束。其中三宗交易占年度並購交易總額75%以上,包括安華高負責競爭事務的委員瑪格麗特·韋斯塔格則透過其新聞官對第一財經記者第一時間回應稱,目前無法評論,還沒有收到此項交易的申報。“是否需要向競爭委員會通告,這是企業自己的任務。”她說。

高通公司負責此案的律師茅瑞斯。

按照《規定》,“通通”合併應事先向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申報,未申報的不得實施集中。

歐盟方面的情況也是類似,根據歐委會給第一財經記者發來的相關材料,歐盟合併控制規定:兩家公司全球營業額超過50億歐元;每家公司在歐洲區域的營業額達到2.5億歐元,則該項交易必須向歐委會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