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學會從題目中找資訊,一篇古詩文鑒賞就完成了一半(附實例解析)

如果有感興趣的主題或者困惑的問題,都可以在評論裡告訴我哦,我會選取大家的意見來撰寫文章的~希望能幫到大家!

1、從題目中找資訊

拿到一首古代詩文,你要先看題目。

因為題目會告訴你,你所閱讀古詩文的大致內容。

比如:

(1)如果在題目當中如果出現了“送”、“留”等字樣,那麼這首古詩文一定是送別詩或者是懷念朋友的詩文,像《送二元使安西》就屬於這樣的內容。

(2)如果在題目當中出現“懷古”的字樣,那麼一定是懷古詩文,那麼答題方向就無外乎借古諷今,托古言志或者抒情之類。

(3)如果在詩文當中沒有出現特別明顯的字,僅出現了一些諧音字,

那麼其實也是在提醒你解題的大致方向。

2、從作者中找資訊

看作者,要知道2個方面:

(1)作者大致的經歷和所寫的風格

(2)你要知道這篇詩文是作者哪個時期或者在什麼背景下所寫的,因為不同的寫作背景會寫出不同風格的作品。比如說,李清照在南渡前後所寫的《一剪梅》和《聲聲慢》在鑒賞上就不一樣。

又比如蘇軾,他是豪放派詞人,但是你在分析他的婉約派作品《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的時候就不能用豪放派的風格去分析。

3、從關鍵字中找資訊

注意煉字的問題,在詩文當中尋找字眼——就是能統領全文的關鍵字。

朱光潛先生在《咬文嚼字》當中就提到了煉字的重要性,唐代詩人韓愈和賈島《推敲》典故也廣為流傳,所以在詩文當中尋找字眼就顯得很關鍵。

4、從詩文中找意象

因為作者在寫作的時候會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作品的意想之中。比如:如果作者在文中寫了秋風和落葉,

那麼就表現的是作者對生命的感歎,對人生的一種淒涼的體悟。

5、從注解中找資訊

看一下文中的注解,因為在有的時候注解會告訴你寫作背景,幫你讀懂詩文。有的時候注解會告訴你一些在文中出現的重點的字的讀音和解釋,

會為你鑒賞詩文掃清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