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史上的四大神童,兩位英年早逝,最後一位下場太慘

第一位司馬光

司馬光自幼便聰明好學。據史書記載,司馬光非常喜歡讀《左傳》,常常“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七歲時,便能背誦《左傳》,並且能把二百多年的歷史梗概講述的清清楚楚。

不過讓大家知道並瞭解司馬光還是因為他流傳至今的“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有一次,司馬光跟小夥伴們在後院裡玩耍。院子裡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子爬到水缸上,一不小心,掉到了水缸裡。水缸大而深,眼看水要淹沒孩子的頭頂。別的孩子一見出事了,

便嚇得邊跑邊哭,不知所措。但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搬起一塊大石頭,向水缸砸去,水缸被砸破,水流了出來,孩子得救了。此事也讓司馬光聞名九州。

司馬光還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經歷了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神宗四朝。

由他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第二位曹沖

想必大家都聽過曹沖稱象的故事。吳王孫權曾經送給曹操一隻很大的大象,

曹操想要知道大象的重量。於是詢問一眾部下,但都不能拿出辦法。曹沖說“把大象放在船上面,在水痕淹到船體上刻下記號,再稱量物品裝載在船上,那麼比較以後就可以知道了”,曹操十分高興,馬上實行這個方法,果然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曹沖十分受到曹操的喜愛,曾經不止一次的對群臣說想要傳位給他,可惜年僅十三歲時就得了重病而死。曹操曾親自向天祈禱以保全曹沖。如果曹沖繼位,可能就不會發生以後的那麼多事情了吧,或許就沒有司馬家政變,就沒有五胡亂華,漢族人民也就不會經歷了那麼多苦難。

第三位甘羅

甘羅十二歲拜相,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可謂是中國史上最出名的神童。

甘羅是秦國名臣甘茂的孫子,自幼聰明過人,小小年紀便拜入呂不韋門下做家臣。十二歲時出使趙國,使用計謀讓秦國白白得到了十幾座城池,因為這功勞便被秦始皇賜予上卿的職位。

上卿是春秋時的官職,廉頗、藺相如的官職都是上卿。

十二歲的甘羅能取得如此的成就,其實也與他的成長環境是分不開的。他的祖父是秦國名臣甘茂,允文允武,曾經帶大軍平亂四川。而甘茂有一個好友就是縱橫家張儀,從小生長在如此家庭,耳濡目染之下,想不聰慧能幹都難。可惜的是,十二歲早早的就英年早逝了。

第四位方仲永

據傳是北宋金溪人。讓方仲永所為人所知的是出現在王安石的文章《傷仲永》裡,作為一個反面代表來教育眾人。

方仲永長到五歲時,都不曾認識筆墨紙硯。有一天哭著吵著向父親索要這些東西,鄰居借給他時,方仲永立馬用筆墨寫了一首詩,並寫上自己的名字。隨後名傳鄉里,每逢場合大家都邀請方仲永作詩。父親覺得有利可圖,就帶著方仲永四處“走穴”以此謀利,從沒有好好教育他。

在他十三歲時,他所作的詩已經不能和以前相比了,等到了二十歲了已經做不出詩,和平常人沒有兩樣了。一位神童就此“隕落”。如果父親沒有被眼前利益所迷惑,給他好好的請一個老師教導,未必不是另一個“司馬光”。

由此,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啊。

因為這功勞便被秦始皇賜予上卿的職位。

上卿是春秋時的官職,廉頗、藺相如的官職都是上卿。

十二歲的甘羅能取得如此的成就,其實也與他的成長環境是分不開的。他的祖父是秦國名臣甘茂,允文允武,曾經帶大軍平亂四川。而甘茂有一個好友就是縱橫家張儀,從小生長在如此家庭,耳濡目染之下,想不聰慧能幹都難。可惜的是,十二歲早早的就英年早逝了。

第四位方仲永

據傳是北宋金溪人。讓方仲永所為人所知的是出現在王安石的文章《傷仲永》裡,作為一個反面代表來教育眾人。

方仲永長到五歲時,都不曾認識筆墨紙硯。有一天哭著吵著向父親索要這些東西,鄰居借給他時,方仲永立馬用筆墨寫了一首詩,並寫上自己的名字。隨後名傳鄉里,每逢場合大家都邀請方仲永作詩。父親覺得有利可圖,就帶著方仲永四處“走穴”以此謀利,從沒有好好教育他。

在他十三歲時,他所作的詩已經不能和以前相比了,等到了二十歲了已經做不出詩,和平常人沒有兩樣了。一位神童就此“隕落”。如果父親沒有被眼前利益所迷惑,給他好好的請一個老師教導,未必不是另一個“司馬光”。

由此,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