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男子野外見到1.5米長的生物,以為是蛇,沒想到會是“它”

據瞭解,在國外某地區內,有一名男人與朋友在野外遊玩,決議在野外睡一宿。到了晚上時,男人與他的朋友突然感覺肚子餓,就想測驗一下在電視上看到野外求生節目,想體驗一下在野外求生的感覺,

所以兩人就背著背包和帳篷走到更深入的當地。

當男人走了有3公里時,發現一切正常,什麼都沒有,男人其時突然就感覺裡面也沒有什麼好玩的,所以就跟朋友商量,計畫出去了,覺得在深入的話,也沒有什麼好吃的東西發現。

所以,男人與朋友就沒有走本來那條路,而是走另外一條回去的路,結果在走了1公里的時候,男人突然發現地上有一條1.5秒長的動物,以為是蛇,其時興奮了一場。結果男人走進一看,嚇的他渾身發抖!因為男人看到的並不是蛇,而是一條長達1.5米重1斤的蚯蚓!

這讓男人與他朋友無法幻想,第一次見這樣的生物,所以趕忙拿了條棍子,將蚯蚓掛了起來,然後拍了張相片傳到了網路上。

男人拍下的這蚯蚓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蚯蚓!男人因而也知名了。

蚯蚓俗稱地龍,又名曲鱔,是環節動物門寡毛綱的代表性動物。

蚯蚓是營腐生生活動物,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以腐敗的有機物為食,生活環境內充滿了大量的微生物卻極少得病,這數蚯蚓體內獨特的抗菌數免疫系統有關。[1]

在科學分類中,它們屬於單向蚓目。身體呈圓筒狀(與線形動物的圓柱形區別),兩側對稱,具有分節現象:由100多個體節組成,在第十一節以後,每節的背部中央有背孔;沒有骨骼,屬於無脊椎動物,體表裸☆禁☆露,

無角質層。除了身體前兩節之外,其餘各節均具有剛毛。雌雄同體,異體受精,生殖時借由環帶產生卵繭,繁殖下一代。目前已知蚯蚓有2500多種,達爾文1881年就曾指出,蚯蚓是世界進化史中最重要的動物類群。

蚯蚓的採集

1、灌水捕捉法。蚯蚓怕積水,可用灌水方法使蚯蚓出穴時捕捉,

還可利用春耕時在水田裡捕捉。

2、堆料誘捕法。把已經發酵熟透的飼料,堆放在要誘取蚯蚓的地方(如田邊、菜園),堆高為30-40 cm,寬40-50 cm,長度不限,一般堆置3-5 d就有虹叫聚集。如果加50%泥土混合發酵作飼料,誘捕的效果更好。

3、挖掘法。用翻地釘耙挖土捕叫,方法簡單,但效果較差,此法適於小規模養殖。

4、化學捕捉法。用15%高錳酸鉀溶液7 L/m2,或0.55甲醛溶液13.7L/m2灑於採集蚯蚓的地方,蚯蚓很快會爬到地而上來,採集極為方便。

採集極為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