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揭秘」it培訓機構都有哪些陷阱?三

偷工減料

曾經聽到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也不能說是故事,

算是業界的傳聞吧,在某個機構,一個老師教好幾百個學生的情況下。儘管老師不能說是很菜,也只能說是一般。但是課程的滿意度卻非常的高,大家一直都不知道什麼情況,也就非常的好奇。按照我們的估計,它們的課程滿意度是達不到那麼高的一個水準的。但是結果卻偏偏打到了,這是我們很匪夷所思,想要學習的。

經過我們的瞭解之後呢,發現了一個問題。他們為了打造一個良好的課程滿意度,

通過對課程內容進行篩選,選取比較簡單易懂的內容組合成課程,教授給學生。因為面對的很多學生都是零基礎的,所以教授一些簡單易懂的東西給學生,出現的結果就是學生聽課都能接受,所有的課都能聽懂,所以學生的滿意度都會特別高。

這裡面很有問題,所有的學生能聽懂所有的課程這本身就是很大的問題。四個月的集中教學,

本來就沒有什麼深入淺出這一說,如果一個課程,能夠教懂所有的學生,可見課程之淺。為了打造一個良好的課程滿意度,他們偷工減料,偷樑換柱,用一些簡單的易懂的知識點,來打造一個簡單易懂的知識體系,這是對學生的不負責。

說實話這不是一種少見的情況,有一些機構,或者說有一部分機構,在課程上沒有太多的研究,只是單純的模仿別的機構的課程架構,

然後在網上或者說去別的地方找一些課程組裝起來。而這些課程是淺薄的,因為每個機構的核心課程幾乎都是不會錄製的。在急功近利的情況下,有些機構確實會這樣做,所以真的需要擦亮眼睛,即使課程也是有很多可以做手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