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千年回首之雄安投資機會解析

1: 設立雄安新區,建千年之功

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並強調“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

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回顧我國幾千年歷史,遷都都是影響中華民族歷史走向的大事,需要從更為宏觀和長遠的格局和角度來思考它的意義。從商王盤庚遷都為商朝的中興創造先決條件,

到明永樂北遷北京,成功和失敗的案例都有,要尊重歷史,吸取經驗。設立雄安新區,體現了另起爐灶,衝破阻力,增量改革,殺出血路的氣魄。從南海那個圈,到白洋澱這個圈,無論哪一次的改革,反對的聲音比比皆是。本次設立雄安新區,做的巧妙,做的堅決。設立雄安新區,確實超預期,體現了領導人建前人未建之功、做前人未做之事的決心和魄力。

設立雄安新區,體現了一種經濟和政治功能分離的嘗試。雄安新區的建設則是跳出北京來發展北京發展北京,是一種發展思路的創新,堪稱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點睛之筆。

可以說,雄安區的設立正如深圳特區、浦東新區一樣,是跳出既得利益的層束縛,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別開新路,

補齊河北城市群散、弱,缺乏“極化效應”短板,提升京津翼區域競合能力, 也將如深圳特區帶動珠三角,上海浦東帶動長三角一樣帶動京津冀起飛,將打造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三極。

通州作為北京副中心, 作為京津冀的一翼主要是疏解北京行政功能,而新設立的雄安新區作為首都副中心,作為京津冀的第二翼。主要是從產業層面疏解北京作為首都副中心,而北京作為核心則專注於全國政治中、 文化中心、國際交住中心、科技創新中心。

2: 京津冀兩翼已齊聲,起飛打造經濟第三極

未來新區的定位是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 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範區、開放發展先行區。雄安新區未來有望實現對外開放、產業升級等全方位提升,未來京津冀地區有望迎來新一輪發展提速期。

3: 有望成為新時期創新發展的標誌

可以說,雄安區的設立正如深圳特區、浦東新區一樣,是跳出既得利益的層束縛,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別開新路,補齊河北城市群散、弱,缺乏“極化效應”短板,提升京津翼區域競合能力, 也將如深圳特區帶動珠三角,上海浦東帶動長三角一樣帶動京津冀起飛,將打造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三極。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一共經歷了三輪完整的經濟週期,目前正處在第四輪週期。按照“谷-穀”法劃分,分別為1981-1990年,1991-1999年,2000-2009年以及2010年以來。非常有意思的是,深圳特區、浦東新區的設立分別是1981-1990年和1991-1999年兩輪經濟週期的起點和標誌性事件。

1980年8月深圳特區得到批准;1990年4月中央同意上海加大浦東開發。目前深圳特區面積199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38萬人,經濟發展輻射珠三角;浦東新區區域面積12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0萬人,經濟發展輻射長三角。雄安新區遠期控制區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有望極大地帶動京津冀地區的發展,發展空間廣闊。

預計十九大之後改革也將逐步落地,有望通過激發全要素生產率帶來中國經濟新週期的啟動。雄安新區的設立有望成為中國第四輪經濟週期的標誌性事件。

4: 雄安新區的設立,成為未來一段時間最為確定性的投資主線

京津冀一雄安新區主題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的重要投資主線,對該主題的投資要跳出傳統區域經濟投資模式。例如深圳特區和浦東新區是中國改革開放和參與全球貿易的重要試驗田,而雄安新區的設立凝結了對過去增長中痼疾的反思,是打造中國式理想新經濟的“樣板工程”的嘗試。

由近到遠,三種價值佈局京津冀主題:第一,短期看資產價值重估,推薦華夏幸福/榮盛發展;第二,其次看建設需求的盈利價值,推薦冀東水泥/金隅股份,第三,長期看新經濟的成長價值,推薦通合科技。

投資策略上,我們建議短期關注基建,中長產業轉移和創新落地。具體而言認為可以沿著下四條主線佈局:一是關注直接受益新區建設和維護的 ;二是關注京津冀地區環保、新能源類相關產業,三是在新區有較多土地儲備的公司、四是本地優勢產業。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一共經歷了三輪完整的經濟週期,目前正處在第四輪週期。按照“谷-穀”法劃分,分別為1981-1990年,1991-1999年,2000-2009年以及2010年以來。非常有意思的是,深圳特區、浦東新區的設立分別是1981-1990年和1991-1999年兩輪經濟週期的起點和標誌性事件。

1980年8月深圳特區得到批准;1990年4月中央同意上海加大浦東開發。目前深圳特區面積199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38萬人,經濟發展輻射珠三角;浦東新區區域面積12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0萬人,經濟發展輻射長三角。雄安新區遠期控制區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有望極大地帶動京津冀地區的發展,發展空間廣闊。

預計十九大之後改革也將逐步落地,有望通過激發全要素生產率帶來中國經濟新週期的啟動。雄安新區的設立有望成為中國第四輪經濟週期的標誌性事件。

4: 雄安新區的設立,成為未來一段時間最為確定性的投資主線

京津冀一雄安新區主題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的重要投資主線,對該主題的投資要跳出傳統區域經濟投資模式。例如深圳特區和浦東新區是中國改革開放和參與全球貿易的重要試驗田,而雄安新區的設立凝結了對過去增長中痼疾的反思,是打造中國式理想新經濟的“樣板工程”的嘗試。

由近到遠,三種價值佈局京津冀主題:第一,短期看資產價值重估,推薦華夏幸福/榮盛發展;第二,其次看建設需求的盈利價值,推薦冀東水泥/金隅股份,第三,長期看新經濟的成長價值,推薦通合科技。

投資策略上,我們建議短期關注基建,中長產業轉移和創新落地。具體而言認為可以沿著下四條主線佈局:一是關注直接受益新區建設和維護的 ;二是關注京津冀地區環保、新能源類相關產業,三是在新區有較多土地儲備的公司、四是本地優勢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