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傳承僑批精神 追憶千年瓷都——2017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汕頭、潮州站展望

11月17-19日,2017南粵古驛道“天翼高清杯”定向大賽將分別在汕頭市西堤公園、樟林古港、以及潮州市饒平縣錢東鎮錢塘村舉行。

汕頭西堤公園

汕頭樟林古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善於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現實文化有機統一起來,緊密結合起來,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要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

以人們喜聞樂見、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方式推廣開來,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傳統優秀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

正是立志踐行上述文化傳承的思路,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正在成為我省體育和文化結合的典範,

在省內外產生了巨大的反響。不僅極大地推動了嶺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揚光大,而且對於實施新農村建設、新興城鎮化建設、以及精准扶貧脫貧等工作產生了深遠的積極意義,加快了廣東體育和經濟文化發展的步伐。

2017南粵古驛道“天翼高清杯”定向大賽第八站汕頭站、第九站潮州站比賽均分為精英組、公開組和體驗組。為了更好地將定向大賽與古驛道保護利用、古村落保護開發融合起來,

汕頭站和潮州站都強化了文化傳承元素,力圖將南粵古驛道活化行動推向深入。

11月17-19日,舉行2017南粵古驛道“天翼高清杯”定向大賽汕頭站、潮州站。

汕頭站:古港上的紅頭船,西堤公園的僑批文化,話劇《風雨僑批》……

汕頭是全國主要港口城市、中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海西經濟區重要組成部分。汕頭港於1860年開埠,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衝”、“海濱鄒魯、美食之鄉”美稱。此次賽事選址在金平區西堤公園、澄海區樟林古港,意在打造具有潮汕特色、華僑特色、海洋文化特色的重要賽點,以期在穿越世界記憶的時空、尋找先輩過番足跡。

廣東澄海紅頭船公園

西堤公園、樟林古港是2017年南粵古驛道保護利用工作的8處示範段之一,也是南粵古驛道四大出海口紀念地之一,更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

西堤公園是汕頭百載商埠的發祥地,也是當時“僑批”的集散地。在申報《世界記憶名錄》的16萬封僑批檔案中,“潮汕僑批”就有12萬封。2013年,《僑批檔案》被國學大師饒宗頤譽為“海邦剩馥”、“媲美徽學”,並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記憶名錄》。

樟林古港是清中期到清末時期,占廣東貿易出口量三分之一港口,曾經在港口對外貿易方面叱吒風雲,是紅頭船精神、紅頭船的發祥地、潮州最大的貿易港口與粵東最早的古港口。

話劇《風雨僑批》

作為此次大賽的重頭戲之一,大型原創話劇精品《風雨僑批》也備受群眾矚目。據悉,該劇被定為“南粵古驛道文化之旅首部話劇”,並將於11月17日晚在藝都大劇院獻演,為遠道而來的參賽運動員、賽事裁判、教練、工作人員、以及廣大志願者送上一道別開生面的“視聽文化盛宴”。

話劇《風雨僑批》第一次將“僑批故事”搬上話劇舞臺,“潮汕精神的代表,一個是紅頭船精神,另一個是是僑批精神,借用舞臺藝術的形式講述僑批故事,更具感染力。因題材獨特、立意高遠,該劇不僅被列為廣東省2015~2017年戲劇創作生產重點選題規劃,也被定為南粵古驛道文化之旅首部話劇。

汕頭站也是2017年中國南粵古驛道文化之旅的第八站。大賽舉辦期間,以“穿越世界記憶時空、尋找先輩過番足跡”為主題的中國南粵古驛道首屆文化創意大賽將展出省內16所高校134件作品,展示汕頭的古驛道、古村落及當地歷史文化,讓到場觀眾更好地瞭解汕頭悠久的歷史,感受汕頭深厚的底蘊。

潮州站:千年瓷都,潮汕特色民居,生態旅遊……

潮州歷史悠久,是國務院公佈的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考古材料證實,潮州至少在5000年前就有人類居住。潮州的陶瓷生產有1300多年歷史,是中國最大的工藝美術瓷、日用瓷和衛生潔具生產基地,也是中國最大的工藝瓷和工藝化日用瓷出口基地,還是全球陶瓷種類最齊全、產量最大的陶瓷生產基地。

潮州市饒平縣錢東鎮錢塘村

潮州錢東鎮錢塘村歷史悠久,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饒平置縣,設信甯都轄陳塘堡,錢東因在陳塘堡(錢塘)之東面而得名。

錢塘村保存完好的明清時期潮汕古民居建築有6座,代表性民居有陳塘大宮:建于宋朝年間,有著悠久的歷史、完好的建築風格、極具潮汕文化特色的佈局,體現著這一村落人民的生活習慣和信仰文化。現存宗祠有7座,重要碑刻有美髮家塾格言石刻(錢塘崇德里)。錢塘村主要古建築為“崇德里”(99個門):始建於1933年,占地面積1936平方米,建築特色屬於典型的駟馬拖車建築格局,坐北向南,二進四從厝帶後包,硬山頂,灰瓦屋面,木雕、石雕,泥塑裝飾較為豐富,至今仍有人居住。

錢東鎮既是全國重點鎮,又是中國鹽焗雞之鄉,也是廣東旅遊名鎮,開發了以生態旅遊為主題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和潮州新八景——綠島旅遊山莊。山莊原是古代兵家烽火傳訊的要塞和饒平通往潮州府的官道驛站所在地,現已建成一處集地質科普、文物民俗、休閒度假、商務會議、遊樂購物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生態旅遊度假勝地。

潮州具有“千年瓷都”的歷史文化。

潮州站也是2017年中國南粵古驛道文化之旅的第九站。大賽舉辦期間,結合“千年瓷都”的歷史文化,將展出中國南粵古驛道首屆文化創意大賽中廣州美術學院、廣東職業學校、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等高校43件瓷器作品,以期展示潮州當地拜老爺、新年娶雅嚒、潮劇、講古、潮食、功夫茶等風俗與歷史文化,讓到場觀眾更好地瞭解潮州悠久的、富有特色的歷史,感受潮州“千年瓷都”深厚的底蘊。據悉,本站創意大賽還請來自法國利摩日瓷器設計師、製作師前來參賽,讓中西瓷器交相輝映,閃耀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

展望:文化傳承,以道興村

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汕頭站、潮州站的舉辦,將有利於深入挖掘和保護活化潮汕歷史文化資源,體現潮汕古村落獨特的風格,傳承自強不息、奮勇拼搏的紅頭船精神。借助定向大賽和文化之旅,以古驛道為載體,擦亮歷史文化名片,進一步提升了“南粵古驛道”綜合品牌效益,積極投身國家“提升文化軟實力”建設工作,推動當地發展、加快南粵古驛道俢復活化利用工作與美麗鄉村建設,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生態產品,勢必將我省“以道興村”戰略推向新高☆禁☆潮。

2013年,《僑批檔案》被國學大師饒宗頤譽為“海邦剩馥”、“媲美徽學”,並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記憶名錄》。

樟林古港是清中期到清末時期,占廣東貿易出口量三分之一港口,曾經在港口對外貿易方面叱吒風雲,是紅頭船精神、紅頭船的發祥地、潮州最大的貿易港口與粵東最早的古港口。

話劇《風雨僑批》

作為此次大賽的重頭戲之一,大型原創話劇精品《風雨僑批》也備受群眾矚目。據悉,該劇被定為“南粵古驛道文化之旅首部話劇”,並將於11月17日晚在藝都大劇院獻演,為遠道而來的參賽運動員、賽事裁判、教練、工作人員、以及廣大志願者送上一道別開生面的“視聽文化盛宴”。

話劇《風雨僑批》第一次將“僑批故事”搬上話劇舞臺,“潮汕精神的代表,一個是紅頭船精神,另一個是是僑批精神,借用舞臺藝術的形式講述僑批故事,更具感染力。因題材獨特、立意高遠,該劇不僅被列為廣東省2015~2017年戲劇創作生產重點選題規劃,也被定為南粵古驛道文化之旅首部話劇。

汕頭站也是2017年中國南粵古驛道文化之旅的第八站。大賽舉辦期間,以“穿越世界記憶時空、尋找先輩過番足跡”為主題的中國南粵古驛道首屆文化創意大賽將展出省內16所高校134件作品,展示汕頭的古驛道、古村落及當地歷史文化,讓到場觀眾更好地瞭解汕頭悠久的歷史,感受汕頭深厚的底蘊。

潮州站:千年瓷都,潮汕特色民居,生態旅遊……

潮州歷史悠久,是國務院公佈的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考古材料證實,潮州至少在5000年前就有人類居住。潮州的陶瓷生產有1300多年歷史,是中國最大的工藝美術瓷、日用瓷和衛生潔具生產基地,也是中國最大的工藝瓷和工藝化日用瓷出口基地,還是全球陶瓷種類最齊全、產量最大的陶瓷生產基地。

潮州市饒平縣錢東鎮錢塘村

潮州錢東鎮錢塘村歷史悠久,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饒平置縣,設信甯都轄陳塘堡,錢東因在陳塘堡(錢塘)之東面而得名。

錢塘村保存完好的明清時期潮汕古民居建築有6座,代表性民居有陳塘大宮:建于宋朝年間,有著悠久的歷史、完好的建築風格、極具潮汕文化特色的佈局,體現著這一村落人民的生活習慣和信仰文化。現存宗祠有7座,重要碑刻有美髮家塾格言石刻(錢塘崇德里)。錢塘村主要古建築為“崇德里”(99個門):始建於1933年,占地面積1936平方米,建築特色屬於典型的駟馬拖車建築格局,坐北向南,二進四從厝帶後包,硬山頂,灰瓦屋面,木雕、石雕,泥塑裝飾較為豐富,至今仍有人居住。

錢東鎮既是全國重點鎮,又是中國鹽焗雞之鄉,也是廣東旅遊名鎮,開發了以生態旅遊為主題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和潮州新八景——綠島旅遊山莊。山莊原是古代兵家烽火傳訊的要塞和饒平通往潮州府的官道驛站所在地,現已建成一處集地質科普、文物民俗、休閒度假、商務會議、遊樂購物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生態旅遊度假勝地。

潮州具有“千年瓷都”的歷史文化。

潮州站也是2017年中國南粵古驛道文化之旅的第九站。大賽舉辦期間,結合“千年瓷都”的歷史文化,將展出中國南粵古驛道首屆文化創意大賽中廣州美術學院、廣東職業學校、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等高校43件瓷器作品,以期展示潮州當地拜老爺、新年娶雅嚒、潮劇、講古、潮食、功夫茶等風俗與歷史文化,讓到場觀眾更好地瞭解潮州悠久的、富有特色的歷史,感受潮州“千年瓷都”深厚的底蘊。據悉,本站創意大賽還請來自法國利摩日瓷器設計師、製作師前來參賽,讓中西瓷器交相輝映,閃耀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

展望:文化傳承,以道興村

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汕頭站、潮州站的舉辦,將有利於深入挖掘和保護活化潮汕歷史文化資源,體現潮汕古村落獨特的風格,傳承自強不息、奮勇拼搏的紅頭船精神。借助定向大賽和文化之旅,以古驛道為載體,擦亮歷史文化名片,進一步提升了“南粵古驛道”綜合品牌效益,積極投身國家“提升文化軟實力”建設工作,推動當地發展、加快南粵古驛道俢復活化利用工作與美麗鄉村建設,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生態產品,勢必將我省“以道興村”戰略推向新高☆禁☆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