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春雨話清明:今年的“清明團子”,你 吃過了嗎?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中國傳統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節的由來: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公子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

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

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

綠枝千條,隨風飄舞。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人們在清明這一天,會掃墓祭灑,寄託對逝者的追念。

人們還會在清明吃這種“清明團”,今年清明,你吃過了麼?

你們那裡的清明又有哪些獨到的風俗呢,快快來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