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如何提升醫學論文寫作的技巧

醫學論文報導醫學領域領先的科研成果;是醫學科學研究工作者辛勤勞動的結晶,是人類醫學科學發展和進步的動力。 從事醫學科研究工作的同志,經常撰寫醫學論文,不僅可以擴大視野,

掌握國內、外醫學動態,而且能提高科研設計能力和研究能力,以及教學能力和業務水準。反過來,如果科研能力、業務水準及教學能力提高了,工作成績顯著,又能寫出高品質的醫學論文。論文一經發表,即被社會所承認,也是該專案取得科研成果的必要途徑。 由此可知,醫學論文像一面鏡子一樣,反映出一個國家、一個省、一個地區、一個單位的醫學科學水準和工作風貌,
更能反映出人才的多少和水準的高低。

第一:思想性

醫學論文是專業性、探索性很強的文章,它的基本任務是探索未知,具體講就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即提出前人從未提出過的問題,解決前人沒有解決的問題。 然而,醫學論文同樣要體現黨和國家有關衛生工作的方針、政策,

貫徹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反映我國醫學科學工作的重大進展,促進國內、外醫學界的學術交流。 同時,在醫學科學研究工作中,必須理論聯繫實際,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要遵守國家法令,執行著作權法、保密和技術專利等有關規定。做到尊重科學,講究道德,反對作假,反對剽竊。讓醫學技術工作面向經濟建設,
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 因為在一定程度上講,“文如其人”;所以,醫務工作者有了好的思想才會有好的主題,有了好的主題才會有好的結論,最後才會有好的論文發表。

第二:創新性

科學貴在創新,只有不斷創新,人類社會才會進步,醫學科學也不例外。 所謂“創”,是指醫學論文所報導的主要科研成果是前人沒有做過或沒有發表的“發明”、“創造”,而不是重複別人的工作。

所謂“新”,是指醫學論文所提供的資訊是鮮為人知的,非公知公用,非模仿抄襲的,即指醫學的研究性課題,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醫學邊緣學科等三個領域。 此外,即所謂推廣性課題研究:在此類研究當中,如果是模仿和重複他人課題或研究,應仿中有“創”、推陳出“新”。作者應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有自己的新見解,產生出一種新的理論或技術,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創新,
才會從新的角度反映出新的成就。如國家級重大科研課題的推廣應用,以及老藥新用,古方今用等專案,亦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醫學邊緣學科等三個領域的推廣應用性課題。

第三:科學性

衡量醫學論文水準的首要條件是論文的科學性。在評價醫學論文時,主要看科研設計是否嚴密合理,方法是否正確,資料是否完整可靠,依據是否準確並符合統計學要求,結果是否科學嚴謹,結論是否妥當並有充分依據等等。 醫學論文寫作的科學性,具體包括“三嚴”和“五個體現”兩個方面。 第一方面:撰寫醫學論文,必須貫徹“三嚴”精神。 眾所周知,按醫學論文來源分類:

(1)、分為原著(包括論著、著術及短篇報導)和編著(包括教科書、參考書、專著、文獻、綜述、講座、專題筆談、專題討論等)兩類;

(2)、按論文寫作目的分類為:學術論文和學位論文兩類;

(3)、按醫學學科及課題性質分為: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 、康復醫學等四類;

(4)、按論文的研究內容分:實驗研究論文、調查研究論文、實驗研究論文、資料分析論文、經驗體會論文五類;

(5)、按論文的論述體裁分為:論著、文獻、綜述、述評、講座、技術與方法、個案報告和醫學科普論文等。

所以,作者必須根據自己研究工作和研究資料的內容,選擇相應體裁的論文表達形式。1、堅持嚴肅的態度:有一種觀點認為“態度決定一切”。醫學工作者只有思想端正,對待科學嚴肅認真,不誇大其詞,不摻雜水份,才可能寫出高品質的論文。2、堅持嚴謹的學風:如果沒有嚴謹的學風,心浮氣躁,沉入不到你所從事的研究當中去;或者被別的議論輕易改變自己的觀點或實驗過程,均難以得出正確的3、堅持嚴密的方法:每一項實驗或者臨床觀察,均應有嚴密的計畫和步驟。在應用嚴密的操作和相關的程式當中,更不允許隨意更改自己的科研設計和論證。 所以,一篇好的醫學論文誕生,既要有好的選題,好的設計,又要有具體的實施和認真的總結,作者必須把握好每一個環節,做到“嚴肅、嚴謹、嚴密”。有的人臨時想寫一篇論文,平時沒有選題、沒有設計、沒有素材、更談不上積累,怎麼能臨時寫出論文呢?所以,醫學論文來不得半點想當然、來不得半點虛假。

第四:實用性

醫學論文發表後,對人類醫學事業具有使用價值,是一種社會承認的勞動。發表論文最終目的就是給同行參閱,效仿使用,推動醫學事業的向前發展。如讀者用了你的論文中提供的方法,則必然有效,能取得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從現代需要的觀點出發,醫學論文有的能解決防病治病的實際問題,具有實用價值;有的著眼示來,能促進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具有較高的理論價值和社會價值。 如果一篇醫學論文內容空洞,言之無物,不僅談不上發表,更談不上它存在的價值;即使這樣的論文僥倖發表了,別人一看就知道沒有水準,一看就知道是關係稿、湊數稿,更經不住時間和實踐的檢驗,將對作者、編者、以及該醫學期刊都是一個不少的負面影響。

第五:可讀性

撰寫醫學論文是為了交流、傳播,存儲新的醫學資訊,讓他人用較少的時間和腦力就能順利閱讀,以解論文的內容和實質。這不僅要求論文結構嚴謹,層次清楚,用詞準確;而且要求論文語言通順,文風清新,可讀性強。 一般我們在閱讀時,首先會參閱論文的摘要。摘要一般在300~500字之間,英文摘要則相對具體些(600個實詞左右),內容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個部分,它是全篇內容的高度濃縮和提煉;也是整個論文的精髓和靈魂。讀者只有在參閱論文摘要,確定其價值後,才會更進一步去參閱詳細的內容,再去進一步去應用,所以摘要與正文同樣重要。如為論著雖標引2~5個主題詞。 正文語句結構多以主謂賓句為主,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實體;同時,必須讓讀者感受到文章的脈搏和靈氣,體會到論文的思想和主題,有很強的可讀性。更多新聞資訊請百度搜索【權威期刊組織】查閱!

正文中的醫學名詞,以1989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醫學名詞》為標準。藥物名稱應使用1995年版藥典(法定藥物),英文藥物名稱則採用國際非專利藥名,不用商品名。計量單位必須是1991年中華醫學會編輯出版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一書為藍本。數位執行GB/T15835-1995《關於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統計學符號按GB3358-82《統計學名詞及符號》的有關規定書寫。文中縮略語儘量少用。參考文獻, 按BG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採用順序編碼制著錄。 綜上所述,以上“五大要素”是我們撰寫醫學論文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們撰寫醫學論文的核心要素醫學全在.線網站提供。總之,撰寫醫學論文時,我們必須客觀地、真實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反映事物的內部規律,完成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儘量反映我國醫學科研工作的重大進展,促進國內外醫學界學術交流。真正做一個發現醫學真理、檢驗醫學真理、實踐醫學真理、證實醫學真理和發展醫學真理的人。

結果是否科學嚴謹,結論是否妥當並有充分依據等等。 醫學論文寫作的科學性,具體包括“三嚴”和“五個體現”兩個方面。 第一方面:撰寫醫學論文,必須貫徹“三嚴”精神。 眾所周知,按醫學論文來源分類:

(1)、分為原著(包括論著、著術及短篇報導)和編著(包括教科書、參考書、專著、文獻、綜述、講座、專題筆談、專題討論等)兩類;

(2)、按論文寫作目的分類為:學術論文和學位論文兩類;

(3)、按醫學學科及課題性質分為: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 、康復醫學等四類;

(4)、按論文的研究內容分:實驗研究論文、調查研究論文、實驗研究論文、資料分析論文、經驗體會論文五類;

(5)、按論文的論述體裁分為:論著、文獻、綜述、述評、講座、技術與方法、個案報告和醫學科普論文等。

所以,作者必須根據自己研究工作和研究資料的內容,選擇相應體裁的論文表達形式。1、堅持嚴肅的態度:有一種觀點認為“態度決定一切”。醫學工作者只有思想端正,對待科學嚴肅認真,不誇大其詞,不摻雜水份,才可能寫出高品質的論文。2、堅持嚴謹的學風:如果沒有嚴謹的學風,心浮氣躁,沉入不到你所從事的研究當中去;或者被別的議論輕易改變自己的觀點或實驗過程,均難以得出正確的3、堅持嚴密的方法:每一項實驗或者臨床觀察,均應有嚴密的計畫和步驟。在應用嚴密的操作和相關的程式當中,更不允許隨意更改自己的科研設計和論證。 所以,一篇好的醫學論文誕生,既要有好的選題,好的設計,又要有具體的實施和認真的總結,作者必須把握好每一個環節,做到“嚴肅、嚴謹、嚴密”。有的人臨時想寫一篇論文,平時沒有選題、沒有設計、沒有素材、更談不上積累,怎麼能臨時寫出論文呢?所以,醫學論文來不得半點想當然、來不得半點虛假。

第四:實用性

醫學論文發表後,對人類醫學事業具有使用價值,是一種社會承認的勞動。發表論文最終目的就是給同行參閱,效仿使用,推動醫學事業的向前發展。如讀者用了你的論文中提供的方法,則必然有效,能取得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從現代需要的觀點出發,醫學論文有的能解決防病治病的實際問題,具有實用價值;有的著眼示來,能促進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具有較高的理論價值和社會價值。 如果一篇醫學論文內容空洞,言之無物,不僅談不上發表,更談不上它存在的價值;即使這樣的論文僥倖發表了,別人一看就知道沒有水準,一看就知道是關係稿、湊數稿,更經不住時間和實踐的檢驗,將對作者、編者、以及該醫學期刊都是一個不少的負面影響。

第五:可讀性

撰寫醫學論文是為了交流、傳播,存儲新的醫學資訊,讓他人用較少的時間和腦力就能順利閱讀,以解論文的內容和實質。這不僅要求論文結構嚴謹,層次清楚,用詞準確;而且要求論文語言通順,文風清新,可讀性強。 一般我們在閱讀時,首先會參閱論文的摘要。摘要一般在300~500字之間,英文摘要則相對具體些(600個實詞左右),內容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個部分,它是全篇內容的高度濃縮和提煉;也是整個論文的精髓和靈魂。讀者只有在參閱論文摘要,確定其價值後,才會更進一步去參閱詳細的內容,再去進一步去應用,所以摘要與正文同樣重要。如為論著雖標引2~5個主題詞。 正文語句結構多以主謂賓句為主,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實體;同時,必須讓讀者感受到文章的脈搏和靈氣,體會到論文的思想和主題,有很強的可讀性。更多新聞資訊請百度搜索【權威期刊組織】查閱!

正文中的醫學名詞,以1989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醫學名詞》為標準。藥物名稱應使用1995年版藥典(法定藥物),英文藥物名稱則採用國際非專利藥名,不用商品名。計量單位必須是1991年中華醫學會編輯出版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一書為藍本。數位執行GB/T15835-1995《關於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統計學符號按GB3358-82《統計學名詞及符號》的有關規定書寫。文中縮略語儘量少用。參考文獻, 按BG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採用順序編碼制著錄。 綜上所述,以上“五大要素”是我們撰寫醫學論文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們撰寫醫學論文的核心要素醫學全在.線網站提供。總之,撰寫醫學論文時,我們必須客觀地、真實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反映事物的內部規律,完成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儘量反映我國醫學科研工作的重大進展,促進國內外醫學界學術交流。真正做一個發現醫學真理、檢驗醫學真理、實踐醫學真理、證實醫學真理和發展醫學真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