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梅州人見面說的5句“場面話”,你當真的話,就出“洋相”了

農村是一個大家庭,生活在農村一個村子裡的基本上都認識,梅州農村的人情味為什麼這麼重,我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茶餘飯後之際,人們常常的坐在一起拉拉家常聊聊天,

而梅州人相互之間見面總愛和對方打聲招呼,這算是一種風俗,一種禮節,習慣,禮貌。而相互之間聊天談話有一些客套話,千萬不要當真,當真可就出“洋相了。

1,算了,算了

碰到熟人在賣東西,都是一個村的,整天低頭不見,抬頭見的,總要上去聊上幾句,

如果熟人賣的東西是自己需要,就會買上一些,當你買完走之後對方就會說“算了,算了,不值錢的東西拿走吧”,如果你不給錢的話,就有點尷尬了,會讓人感覺你在佔便宜。

其實這些都是梅州人之間的習慣性的一些客套話,都是小本生意,對方也不會不給的,也都會體諒對方,硬塞也要塞進口袋裡。

2,來就來了,還帶東西幹什麼

走親訪友,多年相見,鄰里之間,只有對方有什麼事,

都要去登門拜訪看望,而梅州對禮尚往來十分看重在拜訪看望時都會帶些禮品,不會空手而去,而把東西帶去時,主家第一句就是“來就來了,還帶東西幹什麼。可真空手而去的話,會被人家認為你不懂禮數,“吃一窩,還一餅”。意思就是你今天給我送禮,下次我給你送。

其實在梅州,去親戚家時,相互說這些話並不是表面上假惺惺的謙讓,這已經逐漸衍生成一種類似“口頭禪”,

禮貌的一種開頭話。

3,吃了沒?

梅州之前生活條件不好,在吃方面也都比較節省,最在乎的就是吃飯方面,兩人相互見面,第一句大多數都是吃了沒,這些都是下意識的問候,而如果你的回答是,沒有,那場面就尷尬了。是請你去家吃飯呢?還是直接嗯聲?

其實朋友之間相互見面問道吃飯了沒,如果沒吃的話,就會邀請你回家吃飯,或者兩人下館子吃點飯。這些見面場面話早就成為見怪不怪了。

4,吃了飯再走吧

這些話多是在鄰居之間串門時,在鄰居家竄竄門,說說新鮮事,等到飯點時主家就會說:“吃點飯再走吧”,當說完這句話時有點眼力勁的人都知道這是什麼意思,說白了是在趕人,只不過這樣說出來雙方都不尷尬。

5,再坐一會吧

去誰家聊天辦事,梅州人都會熱情的招呼,進去門就會趕緊搬上凳子,要是聊到一定程度主家有急事要辦,就會說“在坐一會吧”,

如果你還不走就會被主家認為不懂事

這些客套話在一些人看來也許是虛偽的,但我覺得這是見面的一種禮節,一種習慣性,一種下意識性,一種相互之間謙讓的打招呼方式。梅州人在心裡依然還是那麼的樸實。不過這些客套話你不懂的話,可要出些“洋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