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年薪百萬的人都怎樣理財?

有錢人分兩種,一是白手起家自己幹,二是坐等天上掉餡餅。比如那些憑著“拆遷戶”身份一躍而上的人,就屬於後者。而第一種有錢人中的尖子生可能會雇用專門的理財顧問,

為自己省下時間創造更多財富。那麼其餘的就如我們所知,每天踏踏實實地掙錢、投資,他們一般會這麼做:

1、建立目標

每個人對於理財的目標都是不同的,健林蜀黍打算先掙一個億,有人只希望能跑贏通脹,不管怎樣都要正確衡量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既要把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用足,也要時刻注意不要超出。

2、資產配置

在瞭解家庭的資產負債、現金流量,同時清晰家庭理財目標的前提下,就到了資產配置這一步。一位年入百萬的單身精英,和上有老下有小的中產階級,在配置方案上會有很大的差異。 高淨值人群的大額資產要注意幾點配置方式:

· 多樣化

選擇自己瞭解的投資工具,再將投資類別區分開來,比如:懶投資、黃金、國債、貨幣基金…… 進行分散多樣化投資,

盡可能的降低風險。

· 均衡比例

網上流行一個說法,即每月拿出收入的一半用於理財,其實這樣的固定比例未必適合所有人。在能保證現金流和風險承受力的情況下,理性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比例。

· 動態調整

任何配置都不是固定不變的,市場在變化,配置也要動態調整。並且通過動態調整,可以有效控制投資組合的回撤,相比單純的被動投資能夠獲取更好的收益。

3、控制風險

凡事要懂得適可而止。如上面所說,小懶曾兩次強調“風險承受能力”,包括風險意識和分散風險的能力,核心思想都是同一個:控制風險。

隨著收入階層的提高,對風險的厭惡程度也將逐次提高,因此更要做到:不見利忘危,

不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在做投資決策前,先規劃好資金的用途和目標。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第一點“建立目標”之上設定兩組理財目標,一組是最低限度的理財目標,另一組是你希望達到的最高目標。在保證能夠實現最低目標的前提下,多餘的資金可以選擇收益更高的產品進行投資。

只有控制好風險,才能更好的累積財富。投資可以連續獲得高額收益,

但最後決定你能夠保住多少收益的,還是取決於你的風險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