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年紀輕輕就“健忘”?看看中醫如何理療

我們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短路現象”:手機拿在手裡卻在四處尋找,明明很熟悉的人卻突然想不起叫什麼名字,話剛到嘴邊就忘了……“健忘”本來是一種老年病,但是現在隨著工作節奏的加快,

卻成了職場年輕人的高發病。那麼,中醫有什麼好的療法呢?

《黃帝內經》

曰:“人之善忘者,何氣使然?岐伯曰:上氣不足,下氣有餘,腸胃實而心肺虛。虛則營衛留於下,久之不以時上,故善忘也。”

又曰:“手太陽獨受陽之濁,手太陰獨受陰之清。其清者上走空竅,

其濁者下行諸經。”

又曰:“清者上注於肺,濁者下走於胃。”

一天晚上,大家正在為一個病人做生髮丸,老師邊做邊對大家提出一個問題,你們說說,十二經裡頭,哪個經清氣最多,哪個經濁氣最多?

大家想過後,都紛紛回答,但都沒答到位。

老師說,還是回去看《黃帝內經》吧。你們要能夠站在清濁的角度去調理人體,這清氣往上聚,人就腦袋靈光,反應敏捷,記憶力強,這濁氣往下走,

人就身體輕鬆,腿腳有勁。

正好有個病人,女,三十多歲,她跟她母親一起來看病,她訴苦說,大夫,我怎麼年紀輕輕,就失眠健忘,腦袋不好用,而且上樓梯腿都沉沉的,爬不動?

老師摸完脈後說,你的脈上小下大,上面清氣不足,下面濁氣有餘,清氣不足,所以健忘、腦子不靈光、人容易疲倦發困,濁氣有餘,腿腳就沉重,爬坡爬不動,你缺乏鍛煉了。

她說,沒有啊,我每個星期都鍛煉兩天,一鍛煉就幾個小時,

比誰鍛煉的都要多。

老師說,那不叫鍛煉了,那叫勞累!你見過一個人五天不吃飯,一天把五天的飯全吃了的嗎?這樣鍛煉,非但無益,對身體反而有害。

然後老師就給她開了生脈飲合頸三藥(葛根、牡蠣、黑豆)再加腸六味(火麻仁、豬甲、艾葉、苦參、雞屎藤、紅藤)。方藥為:

紅參 20克,麥冬 10克,五味子 5克,葛根20克,牡蠣 20克,黑豆 30克,火麻仁 20克,豬甲 5克,艾葉 5克,苦參5克,雞屎藤 30克,紅藤 20克,3劑

她吃完藥,又和她媽媽過來複診。以前她都很少吃中藥的,這次吃完興奮得很,說,大夫,我吃了你的藥,腿特別有勁,這幾個月來,都沒有現在這麼輕鬆,頸椎也不僵了,腦袋好用些了。

老師就叫我們把上次的方子翻出來看,這十二味藥,思路非常清晰,就是強大心肺的生脈飲,加上打通頸椎的頸三藥,配合給六腑減壓減負的腸六味。

這樣心臟與腦袋精氣一下補足,而腸道濁氣一下排空,一來一去,正氣增多了,邪氣減少了。就像車子一樣,本來沒油,爬坡爬不動了,這時你一方面加油充電,另一方面還把超載的貨物卸下來,這樣爬起坡來,如履平地,速度就快了。

而人體也一樣,生脈飲跟頸三藥,把氣血從心肺往腦袋裡面輸送,腦袋就清晰靈光,本來上氣不足健忘的病症,一下子就改善過來。腸六味讓六腑濁氣往下走,本來長期超載負重的六腑,一下子清空,整個人上樓梯就輕快了。

老師說,我們學醫用藥要走道家的路子。要讓病人喝下藥去,清升濁降,能夠感覺到身心安泰,腿腳有勁,就要知道這人體清氣是怎麼走,濁氣又是怎麼去的,清氣為何在肺部最多,濁氣為何在胃腸道最多?

這樣治療時只要抓住強大心肺,同時清理胃腸道這個大原則即可。

強大心肺,就好像給身體加油一樣,給胃腸道排濁,就像是在給身體減負一樣。又加油,又減負,這樣就能夠達到《神農本草經》上所說的“輕身耐勞延年”的效果。

我們中醫治病,什麼是療效的標準,這個就是標準。而要達到這個標準,就是要讓清陽出上竅,則人體耐老,記憶增強,腦袋靈光;讓濁陰出下竅,則人體身輕,腿部有勁,爬樓梯不當回事。這樣輕身耐老一結合,就等於延年益壽。

所以中醫辨證論治,調得好,不但是幫人治病,更能夠助人延年益壽,提高人的聰明才智,讓人精氣神更飽滿。

參究提示

1.強心通脈氣上提,人體上焦有力氣。

2.降濁通腑來減負,雙腿輕快善走路。

3.升清降濁不是在治病,而是在恢復正常生理狀態。

版權聲明

shengming

本文選自《任之堂醫經心悟記:醫門話頭參究》(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曾培傑,陳創濤編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中醫出版推薦發表。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如有內容合作,請後臺留言。(歡迎廣大讀者原創投稿!)

本來上氣不足健忘的病症,一下子就改善過來。腸六味讓六腑濁氣往下走,本來長期超載負重的六腑,一下子清空,整個人上樓梯就輕快了。

老師說,我們學醫用藥要走道家的路子。要讓病人喝下藥去,清升濁降,能夠感覺到身心安泰,腿腳有勁,就要知道這人體清氣是怎麼走,濁氣又是怎麼去的,清氣為何在肺部最多,濁氣為何在胃腸道最多?

這樣治療時只要抓住強大心肺,同時清理胃腸道這個大原則即可。

強大心肺,就好像給身體加油一樣,給胃腸道排濁,就像是在給身體減負一樣。又加油,又減負,這樣就能夠達到《神農本草經》上所說的“輕身耐勞延年”的效果。

我們中醫治病,什麼是療效的標準,這個就是標準。而要達到這個標準,就是要讓清陽出上竅,則人體耐老,記憶增強,腦袋靈光;讓濁陰出下竅,則人體身輕,腿部有勁,爬樓梯不當回事。這樣輕身耐老一結合,就等於延年益壽。

所以中醫辨證論治,調得好,不但是幫人治病,更能夠助人延年益壽,提高人的聰明才智,讓人精氣神更飽滿。

參究提示

1.強心通脈氣上提,人體上焦有力氣。

2.降濁通腑來減負,雙腿輕快善走路。

3.升清降濁不是在治病,而是在恢復正常生理狀態。

版權聲明

shengming

本文選自《任之堂醫經心悟記:醫門話頭參究》(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曾培傑,陳創濤編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中醫出版推薦發表。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如有內容合作,請後臺留言。(歡迎廣大讀者原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