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最近看到覺得又可愛又自豪的小新聞,看到金髮碧眼的美國總統的外孫女說中文背唐詩甚至講《三字經》,

被小姑娘的可愛感染的同時也有一種自然而然由心而發的對中華文化的自豪之情。是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歷久彌新,是我們的根,是我們每個中華子孫的魂。但在欣喜的同時我又有所擔憂,那就是莫要將辛苦傳承了千年的好文化給別人,自己的子孫卻對其失去了重視。

在前幾天(11月1號)正是西方國家的萬聖節,

這一天的前夜是西方國家的“鬼節”,如今在整個歐洲,人們都把萬聖夜看作盡情玩鬧、講鬼故事和互相嚇唬的好機會。於是人們不再把這個傳統節日僅僅用來讚美秋光,而是讓它變成一場真正的“狂歡”。

之前我們的教育中只是知道這個節日的名稱,但並未真正瞭解。借著一個朋友小孩子的幼稚園活動,我算是見識了這個狂歡在中國的發展之快。

我問她你這樣做孩子得到了什麼?她說“孩子高興了,不能讓其他孩子有他沒有啊?再說孩子也瞭解歐美文化了不是!”我竟無言以對,這道具服裝都是家長做的,就是一群孩子穿著道具服裝跳個舞,然後找人要糖吃,這就是文化的學習了嗎?而且這些孩子們能不能像一個遠在美國的美國總統外孫女一樣背誦唐詩三字經那樣對中華自己的文化也有所學習和追求呢?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們學習他人的文化是一定要的,但也要瞭解自己的優秀文化,最關鍵的是不能只流於形式,給孩子的創造學習的環境是一定的,但這環境一定要是充分的,全面的,而不能是想當然的。否則我們會失去自己寶貴的東西,得來變味的表面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