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周鴻禕落井下石?揭秘360創始人周鴻禕與小藍單車CEO李剛的恩怨

獵雲網(ilieyun)注:此文轉載自頭條號CEO來信

昨天360創始人周鴻禕在社交帳號上轉發了一篇文章《炸鍋!小藍單車被曝宣佈解散:CEO不知所蹤 HR開始甩賣辦公傢俱》並附上了自己的一句話評語:這個CEO一直都有人品問題。

(周鴻禕的社交帳號截圖)

這讓許多網友開始反擊周鴻禕,指責他在這個時候“落井下石”有失企業家的風度、也有網友質疑老周“怎麼不早說?用戶也好早點退款”等等。

李剛和周鴻禕究竟有哪些恩怨情仇呢?

(360創始人周鴻禕)

李剛的標籤①:80後創業者

李剛是1988年生人,與周鴻禕正好相差18歲,李剛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安泰商學院,學的是市場行銷專業。畢業後的前2年,李剛曾供職於美國戰略諮詢企業Essex Lake Group (裴克銘) 及美銀美林集團,做諮詢服務。

2013年,剛參加工作兩年的李剛,選擇回國創業,

找到了自己的初中同學高嘉陽,彼時高嘉陽已經從香港中文大學電腦系畢業,任職於淘寶資料採擷組,做推薦系統,這在阿裡巴巴是一份百萬年薪的工作。

高嘉陽2013年6、7月左右從淘寶離職,跟著李剛一起創業做了快按鈕專案,擔任CTO。為了這次創業,高嘉陽也錯過了1年後(2014年9月)陪伴阿裡巴巴在美國的上市。

(做快按鈕時的李剛)

第一次創業:快按鈕

快按鈕產品是一款針對安卓設備的智慧快速鍵,只要將其插入耳機插孔,就可以通過預設手勢快速啟動拍照、錄音等功能。

其實同類的產品在美國也有一款,叫Pressy,曾經在2013年8月於Kickstart上發起眾籌,並完成了20倍的眾籌額度。但這款產品還沒在美國上市,甚至Pressy連註冊的專利書都還沒寫好,國內的品牌就已經做出了產品並出售了。

不得不說中國製造的速度無與倫比。

(國外的Pressy和國內的快按鈕曾經掀起一輪智慧快速鍵的狂潮)

2014年7月,Pressy在耗時將近1年後才正式發貨,面對抄襲的質疑,李剛曾經解釋自己2013年初有了類似想法,2013年6月組成核心3人團隊,

2013年7月已經有了設計圖紙,並在2013年12月參與眾籌前反覆運算了多個版本。以此來說明自己的產品並沒有抄襲Pressy。

不過在《財經》的一篇關於李剛的報導中,小爆看到李剛的公司上海智朴科技是成立於2013年8月。而工商局資訊顯示,李剛的公司核准經營日期是2014年1月9日。

小爆還查到了,快按鈕團隊的公司上海智樸科技在2014年1月20日,註冊了Pressy的商標。

一方面不承認抄襲,一方面又在註冊競爭對手的商標,李剛這把玩的666……

李剛第一次創業就吸引了雷軍和周鴻禕

不得不說,李剛是幸運的,因為他第一次創業就吸引了互聯網行業裡的兩位大佬的目光。

2013年12月18日,快按鈕正式上線。李剛的團隊將快按鈕產品放在國內眾籌平臺點名時間上,發起眾籌,並最終在2014年1月18日完成了20.8萬元的眾籌資金。

2013年下半年到2014年初,恰好是眾籌、智慧硬體比較火的時候。因此快按鈕也獲得了相當多的關注。其中就有360和小米。

當時的360已經在美國上市2年多,市值百億。創始人周鴻禕也雄心萬丈,剛剛與小米的創始人雷軍“握手言和”,老周正醉心於學習小米的硬體生態模式,想要打造360自己的手機業務和周邊硬體產品生態。快按鈕這個手機周邊的“智慧”小產品就這樣進入了老周的眼簾。

當時,快按鈕眾籌發佈後,就有消息稱360和小米也要做類似的產品。李剛後來在快按鈕和360智鍵合併的發佈會上曾透露:

在360宣佈要推360智鍵一天后,快按鈕在點名時間上的眾籌金額一下從50萬掉到30萬,再過一天,從30萬掉到20萬。

而在360宣佈推智鍵的當天,小米其實就找到了李剛的團隊,商談一起合作,狙擊360。

幾輪磋商下來,2014年4月份,李剛最終選擇了跟隨周鴻禕,快按鈕和360走到了一起。

李剛為什麼不選擇雷軍的小米系?

儘管2014年談判時,小米開出的價格比360還要高,但李剛後來在採訪時回憶道,當時已經見過小米“7個創始人中的4、5個,但跟小米玩,就要非常艱苦的玩,要耐得住寂寞,不能掙錢。”

更讓李剛不能接受的是——小米的態度十分強硬,擺出了“不跟我玩就各種方式淘汰你”的姿態,讓自稱“年輕火氣旺”的李剛很不爽,於是最終沒談成。

不知道李剛有沒有見到雷軍本人。

反觀周鴻禕這邊,就非常的討巧(或者說狡猾)了。一方面老周讓兩名剛畢業的90後大學生車向陽、張海西在360入職培訓期間,開發智鍵專案,並且在快按鈕眾籌時放出360要做類似產品的消息,給了李剛團隊一些外部壓力;

另一方面,老周也積極與李剛團隊接觸——李剛曾解釋為什麼選擇360時說:

周鴻禕十分重視這個項目,每次新版本出來,我都會徵求周鴻禕的意見,老周很認真,12345……寫了一大堆建議。有錢、有資源對年輕團隊來說並不一定是好事,有個好導師是關鍵的。

看來周鴻禕真的很懂年輕創業者的內心,找准了李剛的痛點,一秒圈粉。

老周其實也很喜歡做創業導師,之前我們也寫過,他在做快播的天使投資人時,也曾給創始人王欣做過創業指點。快播的免費策略,就是老周給的建議。

另外,李剛還曾總結過,小米當時的合作意向是防守性的,他們看到360做了,覺得自己也要做;而360和自己都想把快按鈕當作畢生事業去做。所以才走到了一起。

那為什麼李剛最後又離開360去創業了呢?

2014年4月,李剛和360方面達成合作意向。9月,李剛的快按鈕和360智鍵的團隊正式合併,周鴻禕大方的把360的智鍵團隊併入快按鈕,並由李剛操盤。李剛也是後來才發現360智鍵部門其實就兩三個人,這讓李剛不得不感歎:周鴻禕實在太狡猾了。

表面上說李剛領導團隊,但合併後,李剛團隊、360智鍵團隊與周鴻禕和齊向東組成了一個小組,是由周鴻禕直接帶領的。李剛曾回憶:

老周是個性鮮明、對所有事掌控欲很強的人。像智鍵這樣的小產品,360內部最多的時候有十幾個,但你很難想像我每週都要跟他見面開會,每次開會,老周都會問我做的怎麼樣了,不管我們表現的怎麼樣,老周最後都會把我們臭駡一頓,當時壓力很大……

而李剛選擇的解壓方式是吃東西——他加入360後,胖了50多斤。而他的合夥人,初中同學高嘉陽也因為壓力大胖了20多斤,甚至因為經常加班出現了面癱的問題,個人健康受到了嚴重影響。不知道這時的高嘉陽,看著同時期上市的前東家阿裡巴巴,會不會像馬雲那樣後悔創業?

李剛的另一個離職原因是:每次開會時自己都只能在會議室門口。

顯然他感覺自己受到了冷落。

不過李剛也承認,當時在360壓力大的效果就是,團隊成長了,而且在2014年360智鍵銷量4、5百萬個,是全國賣的最多的一款智慧硬體。

李剛的標籤②:連續創業者

李剛在360周鴻禕手下沒有呆滿1年,時間可能更短,就帶核心團隊出走了。

因為快按鈕與360智鍵2014年9月份合併,而李剛的合夥人高嘉陽在2014年12月份就註冊了北京野獸科技公司,2015年2月底,他們又推出了自己的創業項目——野獸騎行。

第二次創業:野獸騎行,也許是周鴻禕與李剛決裂的原因

因為之前有知情人爆過料,說周鴻禕曾經想收購快按鈕,但因為李剛團隊的堅持獨立發展,所以老周最後也放了手。

從2014年4月快按鈕和360智鍵雙方達成合作意向,到2014年9月宣佈合併,確實有小半年的時間,也許雙方都在談判僵持中。

而宣佈合併之前其實快按鈕團隊已經在360公司內部辦公。但9月份宣佈合併後,李剛就把團隊搬出了360,入駐到望京SOHO的辦公室,獨立發展。

而李剛團隊在“獨立發展”的3個月後,就成立了另外的公司,並在第二年2月推出野獸騎行APP,還迅速見到了真格基金的徐小平,拿到100萬美元的天使投資,估計老周到了這時才發現,自己有種被李剛玩“金蟬脫殼”之計耍弄的意味。

商場如戰場,兵不厭詐——前有周鴻禕用“軟硬兼施”之計讓李剛團隊歸順;後又李剛團隊用金蟬脫殼之計獨立發展——也算扯平了。

如今周鴻禕看到李剛團隊做的小藍單車面臨解散、CEO不知所蹤的新聞,說出那句:這個CEO一直都有人品問題。

也算再次補刀吧!

畢竟老周有著愛恨分明的個性,還曾在朋友圈上放過話:

誰在我背後捅刀子試圖screw(詐)我,我的原則是一定fuck(*)回去。

第2.5次創業:內部孵化小藍單車

至於李剛團隊在2015年做野獸騎行APP、2016年初推出高端自行車、2016年底內部孵化小藍單車的創業故事,都是追風口的俗套了,相關的報導也很多。

李剛推出小藍單車後,向競爭對手打出的口號

諷刺的是,李剛在做小藍單車後,精准的預言了共用單車的兩個拐點,2017年的8月份左右見真章,2018年的2月份左右定生死。

(李剛曾經的演講PPT)

小藍單車傳出押金難退、公司危機的時間,恰好就在今年9月。小爆真不知道,李剛作為一個連續創業者,究竟是瘋狂還是冷靜了。

更諷刺的是,李剛團隊的北京野獸科技公司註冊的共用單車、小藍單車的商標還沒下來,公司就已經到了人去樓空的境地。

(北京野獸科技公司註冊的商標,截圖來自IT桔子)

聽說,追風口的創業公司,都活不過自己註冊的商標受審期?

(小藍單車創始人兼CEO李剛)

李剛的標籤③:滯留國外的小藍單車CEO?

10月底曾有媒體聯繫李剛詢問小藍單車押金退款問題時,他曾說過10天內會解決全部退款問題。但看來這些承諾並沒有兌現。

目前小藍單車拖欠供應商款項高達2億元,涉及70余家供應商。而員工的工資也有拖欠2個月,還有用戶方面的押金……

小藍單車簡直成了共用單車失敗的典型案例。

1988年生人的李剛,今年虛歲才30歲,還很年輕。據說現在李剛已經身在國外,而且走了很長時間了。小爆也希望他別像“下周回國”賈躍亭那樣,長期浪蕩在國外。

儘快回國,承擔自己應盡的責任吧!

沒準兒18年後,你還能成為另一個周鴻禕呢?!

本文來自獵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383559

#《賦能萬物 智領未來》2017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將在11月28-29日於北京麗都皇冠假日酒店舉行,現獎項投票已全面開啟,點擊或複製連結為喜歡的公司以及投資機構投票。

李剛這把玩的666……

李剛第一次創業就吸引了雷軍和周鴻禕

不得不說,李剛是幸運的,因為他第一次創業就吸引了互聯網行業裡的兩位大佬的目光。

2013年12月18日,快按鈕正式上線。李剛的團隊將快按鈕產品放在國內眾籌平臺點名時間上,發起眾籌,並最終在2014年1月18日完成了20.8萬元的眾籌資金。

2013年下半年到2014年初,恰好是眾籌、智慧硬體比較火的時候。因此快按鈕也獲得了相當多的關注。其中就有360和小米。

當時的360已經在美國上市2年多,市值百億。創始人周鴻禕也雄心萬丈,剛剛與小米的創始人雷軍“握手言和”,老周正醉心於學習小米的硬體生態模式,想要打造360自己的手機業務和周邊硬體產品生態。快按鈕這個手機周邊的“智慧”小產品就這樣進入了老周的眼簾。

當時,快按鈕眾籌發佈後,就有消息稱360和小米也要做類似的產品。李剛後來在快按鈕和360智鍵合併的發佈會上曾透露:

在360宣佈要推360智鍵一天后,快按鈕在點名時間上的眾籌金額一下從50萬掉到30萬,再過一天,從30萬掉到20萬。

而在360宣佈推智鍵的當天,小米其實就找到了李剛的團隊,商談一起合作,狙擊360。

幾輪磋商下來,2014年4月份,李剛最終選擇了跟隨周鴻禕,快按鈕和360走到了一起。

李剛為什麼不選擇雷軍的小米系?

儘管2014年談判時,小米開出的價格比360還要高,但李剛後來在採訪時回憶道,當時已經見過小米“7個創始人中的4、5個,但跟小米玩,就要非常艱苦的玩,要耐得住寂寞,不能掙錢。”

更讓李剛不能接受的是——小米的態度十分強硬,擺出了“不跟我玩就各種方式淘汰你”的姿態,讓自稱“年輕火氣旺”的李剛很不爽,於是最終沒談成。

不知道李剛有沒有見到雷軍本人。

反觀周鴻禕這邊,就非常的討巧(或者說狡猾)了。一方面老周讓兩名剛畢業的90後大學生車向陽、張海西在360入職培訓期間,開發智鍵專案,並且在快按鈕眾籌時放出360要做類似產品的消息,給了李剛團隊一些外部壓力;

另一方面,老周也積極與李剛團隊接觸——李剛曾解釋為什麼選擇360時說:

周鴻禕十分重視這個項目,每次新版本出來,我都會徵求周鴻禕的意見,老周很認真,12345……寫了一大堆建議。有錢、有資源對年輕團隊來說並不一定是好事,有個好導師是關鍵的。

看來周鴻禕真的很懂年輕創業者的內心,找准了李剛的痛點,一秒圈粉。

老周其實也很喜歡做創業導師,之前我們也寫過,他在做快播的天使投資人時,也曾給創始人王欣做過創業指點。快播的免費策略,就是老周給的建議。

另外,李剛還曾總結過,小米當時的合作意向是防守性的,他們看到360做了,覺得自己也要做;而360和自己都想把快按鈕當作畢生事業去做。所以才走到了一起。

那為什麼李剛最後又離開360去創業了呢?

2014年4月,李剛和360方面達成合作意向。9月,李剛的快按鈕和360智鍵的團隊正式合併,周鴻禕大方的把360的智鍵團隊併入快按鈕,並由李剛操盤。李剛也是後來才發現360智鍵部門其實就兩三個人,這讓李剛不得不感歎:周鴻禕實在太狡猾了。

表面上說李剛領導團隊,但合併後,李剛團隊、360智鍵團隊與周鴻禕和齊向東組成了一個小組,是由周鴻禕直接帶領的。李剛曾回憶:

老周是個性鮮明、對所有事掌控欲很強的人。像智鍵這樣的小產品,360內部最多的時候有十幾個,但你很難想像我每週都要跟他見面開會,每次開會,老周都會問我做的怎麼樣了,不管我們表現的怎麼樣,老周最後都會把我們臭駡一頓,當時壓力很大……

而李剛選擇的解壓方式是吃東西——他加入360後,胖了50多斤。而他的合夥人,初中同學高嘉陽也因為壓力大胖了20多斤,甚至因為經常加班出現了面癱的問題,個人健康受到了嚴重影響。不知道這時的高嘉陽,看著同時期上市的前東家阿裡巴巴,會不會像馬雲那樣後悔創業?

李剛的另一個離職原因是:每次開會時自己都只能在會議室門口。

顯然他感覺自己受到了冷落。

不過李剛也承認,當時在360壓力大的效果就是,團隊成長了,而且在2014年360智鍵銷量4、5百萬個,是全國賣的最多的一款智慧硬體。

李剛的標籤②:連續創業者

李剛在360周鴻禕手下沒有呆滿1年,時間可能更短,就帶核心團隊出走了。

因為快按鈕與360智鍵2014年9月份合併,而李剛的合夥人高嘉陽在2014年12月份就註冊了北京野獸科技公司,2015年2月底,他們又推出了自己的創業項目——野獸騎行。

第二次創業:野獸騎行,也許是周鴻禕與李剛決裂的原因

因為之前有知情人爆過料,說周鴻禕曾經想收購快按鈕,但因為李剛團隊的堅持獨立發展,所以老周最後也放了手。

從2014年4月快按鈕和360智鍵雙方達成合作意向,到2014年9月宣佈合併,確實有小半年的時間,也許雙方都在談判僵持中。

而宣佈合併之前其實快按鈕團隊已經在360公司內部辦公。但9月份宣佈合併後,李剛就把團隊搬出了360,入駐到望京SOHO的辦公室,獨立發展。

而李剛團隊在“獨立發展”的3個月後,就成立了另外的公司,並在第二年2月推出野獸騎行APP,還迅速見到了真格基金的徐小平,拿到100萬美元的天使投資,估計老周到了這時才發現,自己有種被李剛玩“金蟬脫殼”之計耍弄的意味。

商場如戰場,兵不厭詐——前有周鴻禕用“軟硬兼施”之計讓李剛團隊歸順;後又李剛團隊用金蟬脫殼之計獨立發展——也算扯平了。

如今周鴻禕看到李剛團隊做的小藍單車面臨解散、CEO不知所蹤的新聞,說出那句:這個CEO一直都有人品問題。

也算再次補刀吧!

畢竟老周有著愛恨分明的個性,還曾在朋友圈上放過話:

誰在我背後捅刀子試圖screw(詐)我,我的原則是一定fuck(*)回去。

第2.5次創業:內部孵化小藍單車

至於李剛團隊在2015年做野獸騎行APP、2016年初推出高端自行車、2016年底內部孵化小藍單車的創業故事,都是追風口的俗套了,相關的報導也很多。

李剛推出小藍單車後,向競爭對手打出的口號

諷刺的是,李剛在做小藍單車後,精准的預言了共用單車的兩個拐點,2017年的8月份左右見真章,2018年的2月份左右定生死。

(李剛曾經的演講PPT)

小藍單車傳出押金難退、公司危機的時間,恰好就在今年9月。小爆真不知道,李剛作為一個連續創業者,究竟是瘋狂還是冷靜了。

更諷刺的是,李剛團隊的北京野獸科技公司註冊的共用單車、小藍單車的商標還沒下來,公司就已經到了人去樓空的境地。

(北京野獸科技公司註冊的商標,截圖來自IT桔子)

聽說,追風口的創業公司,都活不過自己註冊的商標受審期?

(小藍單車創始人兼CEO李剛)

李剛的標籤③:滯留國外的小藍單車CEO?

10月底曾有媒體聯繫李剛詢問小藍單車押金退款問題時,他曾說過10天內會解決全部退款問題。但看來這些承諾並沒有兌現。

目前小藍單車拖欠供應商款項高達2億元,涉及70余家供應商。而員工的工資也有拖欠2個月,還有用戶方面的押金……

小藍單車簡直成了共用單車失敗的典型案例。

1988年生人的李剛,今年虛歲才30歲,還很年輕。據說現在李剛已經身在國外,而且走了很長時間了。小爆也希望他別像“下周回國”賈躍亭那樣,長期浪蕩在國外。

儘快回國,承擔自己應盡的責任吧!

沒準兒18年後,你還能成為另一個周鴻禕呢?!

本文來自獵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383559

#《賦能萬物 智領未來》2017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將在11月28-29日於北京麗都皇冠假日酒店舉行,現獎項投票已全面開啟,點擊或複製連結為喜歡的公司以及投資機構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