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抗戰時期,中國軍事實力到底跟日本有多大的差距?史達林這樣評價

都說戰爭很大程度上其實就是物資的較量,確實戰爭不僅僅是對國家綜合國力的比試更是軍力的較量,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在我國與日本開戰前,兩國之間軍力的差距。

(圖:抗日戰爭浮雕)

曾經史達林在二戰的時候就評價過中國的軍力,他說中國的軍工業基本上就是為零的,所以任何國家都可以隨便的去進攻中國。其實從史達林的話裡面我們也能夠看出來,那個時候的中國在軍工方面確實是非常的弱。

據統計在戰爭前夕的時候,

日本的工業總產值就已經達到了六十億美元了,而同時期的中國那個時候的工業總值才只有十三億美元,雖然中國比日本的土地大資源也多,但是那個時候中國的煤礦產量和石油產量卻遠遠的高於中國,甚至石油的產量要比中國高出幾百倍,令人十分的意外。

(圖:工業設備)

除了資源之外,日本在武器製造方面也要比中國好的很多,因為日本在飛機還有大口徑火炮上的製造也是非常強的,但是那個時候的中國卻並沒有自產能力,所以在武器方面兩國相差也是很大的。

所以那個時候的日本是緊跟著國際潮流進入軍事化機械時代的,但是中國卻什麼東西都製造不出來。再說海軍方面,那個時候中國海軍只有兩萬多人,

而日本在1937年的時候海軍人數則是十二萬多,所以我們的海軍也比不上人家。

如果再來說空軍的話,我想大家也都能夠想出來結果。因為那個時候我們的飛機全是進口回來的,全國也就幾百架飛機罷了,根本沒辦法和日軍比,所以在空軍方面我們也是極其的被動。

(圖:日軍飛機)

但是要說到雙方的陸軍,那我們還是十分有優勢的,因為我們在陸軍方面的人數是占巨大優勢的,我們那個時候一直都說我們有四萬萬同胞,但實際上是有多少人其實我們自己也都不知道。但是雖然我們人數多,但是我們的作戰效率卻低的很。

別看日本陸軍人數少,但是他們卻個個都經過訓練,戰鬥能力十分的強。

所以唯一牽制日本發動戰爭的就是日本的資源,但是在他們佔領日本以後資源問題便得到了緩解,但是我們的麻煩也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