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雙11”的一日狂歡,是一群運輸人的“玩命送單”

“確實很忙,明天又要進入高峰期啦!”2017年11月14日20點,運輸人陳師傅卸下最後一趟貨物回到家,掛靠在湖南永州郵政快遞已近10年,每年的“雙11”都是他最忙的日子。

據他介紹,雖然今年“雙11”比往年輕鬆了許多,但工作時間仍比平時多3個小時、每天大約多跑兩趟,這種情況要持續到23號左右。

資料顯示,截至11月13日24時,郵政、快遞企業共攬收快件達8.91億件,同比增長32.2%。然而,這“狂歡盛典”的龐大資料背後,是加注在物流運輸企業的運送壓力,也是倍增在末端快遞員身上的勞動強度。

交通事故頻發:“我們已經兩天沒合眼了。”

想必大家都記得“雙11”當日在G60滬昆高速衢州路段上著火的快遞車,很多人擔心自己的“剁手寶貝”是否“葬身火海”,但你是否記得那位駕駛員受訪時的焦急與無奈。

為了儘快將物件送達,很多運輸人“被迫性”疲勞駕駛,幾天都在路上,幾乎沒有休息時間。11月14日淩晨1點48分,一輛滿載“雙11”快件的貨車在晉江羅山社店社區附近發生事故,

“不得不”連續開了兩天車的駕駛員在駕駛室內頭破血流等待救援,並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已經連著兩天沒有休息。

“雙11”購物狂歡的背後是什麼?

有運輸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今年的“雙11”並沒有2016年那樣忙碌,並笑稱:“可能假貨太多了吧。”不可否認,的確有不少商家利用資訊不對稱優勢,變相包裝價格,用先提價再打折的方式給消費者形成心理上的誤導。

不斷暴漲的交易額折射出了“雙11”的熱鬧,

儘管物流、快遞多方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甚至運用“黑科技”助力時效,但仍有快遞公司出現爆倉情況。這不再只是對“最後一公里”的考驗,也是對國內物流行業“運輸承載能力”的考驗。

值得注意的是,在正式步入“雙11”之前,例如德邦、“三通一達”等大型快遞快運公司會提前外聘駕駛員分擔運輸壓力,但這其中也存在一些小型物流企業只能借助自有力量度過這段“忙到拼命”的日子。

運輸人姚師傅向《運輸人》記者坦言,每年“雙11”他們都會變成公司的“苦力”,物流車優先裝卸貨,正班車只能排隊。他說:“很多時候公司自有運力不夠,只能我們長途車幫忙,為了公司只能辛苦一點,收入少一點了。”

結語:

2017年是“雙11”購物狂歡節的第9年,依然保持著消費旺勢,電商行業的迅速崛起帶來的技術革新我們不可否認,但儘管快遞業已有針對爆倉的雙層自動分揀技術、解決最後一公里的智慧快遞櫃等黑科技出現,

也不能避免購物狂歡節曇花一現的“虛假繁榮”事實。這不再僅僅是一場“電商平臺”之間的競爭,支撐起消費者盲目“買買買”的是那些為趕時效人不歇車不停、承擔高時效要求等巨大運輸壓力的運輸人。

最後,《運輸人》希望更多的人關注運輸人這個群體,給他們多一份體諒,多一份理解,也希望在“雙11”期間奔忙在前線的運輸人要注意身體,一路順暢。

最後,《運輸人》希望更多的人關注運輸人這個群體,給他們多一份體諒,多一份理解,也希望在“雙11”期間奔忙在前線的運輸人要注意身體,一路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