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注意了!0-3個月寶寶練習俯臥抬頭跟智力發育有關係!

寶寶降生後,他們還處於意識懵懂階段,他們對世界的認知幾近於無。尤其是在0-3個月這個階段,寶寶幾乎沒有任何活動能力,他們只能啼哭,伸展那尚不能控制自如的小手和小腳,

一切都處於萌芽階段。父母可在此階段適當做出一些改變,適度進行“大運動”訓練,能幫助寶寶增強身體的活動能力,進一步發展寶寶的心智。

通俗意義上講,寶寶剛出生的頭一個月最為平淡,因為他們不但不能活動,而且每天有一半的時候都在睡覺。寶寶滿月之後,情況發生了變化,父母也要隨之改變策略。滿月以後的寶寶覺醒的時間增多,白天的淺睡比較多,還不能區分晝夜;2個月時,

逐漸能區分晝夜了,白天覺醒時間長,晚上能睡長覺;不經過有計劃的練習,3個月的寶寶的頸部肌肉尚不發達,還不能很好地支撐頭部。因此父母需要根據寶寶發育的情況,適當採取一些訓練,來喚醒寶寶沉睡的肌肉。

其實,早在寶寶滿月之前,父母就可以對寶寶進行適量的訓練。例如,可以讓寶寶從熟悉自己的小手開始。

父母可以解開寶寶袋,把寶寶平放在床上,

讓他自由揮動拳頭,看自己的手,玩手,吸吮手,讓他熟悉自己的雙手,初步掌握手指活動的控制。當寶寶完成這個動作時父母就開始對寶寶進行抬頭練習了。對一個月內的寶寶進行訓練時,父母需要掌握抬頭訓練的關鍵點:可以讓寶寶俯臥在床上,父母在寶寶頭頂上方唱歌或者用玩具發出聲音吸引寶寶。一開始吸引寶寶抬頭,逐漸可以達到寶寶抬頭挺胸的效果。
每次練習可根據寶寶情緒變化,控制在3-10分鐘內,每天可重複數次。抬頭練習能很好的鍛煉寶寶脖子和脊椎的力度,在新生兒時期就經常進行俯臥位練習的嬰兒,滿1個月的時候就能將頭抬起數秒,頭能擺正不歪,抱起來時脖子不會太軟;2個月時可以在俯臥位抬頭呈45度。到了3個月時就能用雙臂支撐著挺起頭和胸部,上舉到90度。

抬頭練習不但能鍛煉頸肌、背肌、胸肌,加快寶寶的發育,

而且寶寶抬頭後周圍環境的一切都會映入眼簾,他就能睜著一雙明亮的大眼睛,更好探索這個五彩繽紛的未知世界。父母在為寶寶進行抬頭訓練的時候,也可以適量地做一些轉頭練習。媽媽讓寶寶面朝前方,背靠著媽媽胸腹,然後抱起寶寶。由於寶寶的頭頸部靠在媽媽身上,比較容易豎起頭。此時,讓爸爸或者其他人在寶寶旁邊邊用玩具逗引他邊說:寶寶看這邊,
爸爸在這兒呢!寶寶會隨著玩具出現的方向左右轉頭尋找,他會覺得很有趣。轉頭運動也可以訓練寶寶的頸部肌肉,而媽媽這種抱姿也為寶寶直視周圍環境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每次練習5分鐘左右。時間不宜過長。

在寶寶俯臥練習抬頭的時候,會存在匍匐反射,雙下肢仍然交替做蹬的姿勢。這時父母要用頂住寶寶的足底,給他一點蹬的力量。這樣做有利於促進身體各部分動作的協調,促進小兒大腦感覺綜合發展。寶寶進入2個月後,出現了一種特別奇怪的現象:他特別喜歡看自己的手,玩自己的手,吸吮自己的手,這是嬰兒心理發展的必然階段,不僅不能干涉,而且還應當提供條件協助寶寶玩手,比如,手上拴個紅布戴個嘩啦作響的手鐲等,説明嬰兒認識手,愛上手,學會如何用手。此時父母可以趁機將寶寶手部運動範圍拓展,其中的關鍵步驟是:

先練習手的被動抓握:經常撫摩小兒雙手,促進抓握反射,將搖鈴棒的小棒放入嬰兒的手心,嬰兒會馬上抓住小棒,大人用手握住嬰兒的小手,幫助他堅持握緊的動作,也可以讓嬰兒學習抓住父母的手指。早期的鍛煉可以讓手指變得更靈活,讓手部肌肉更有力量。

被動抓握練習一段時間後,就可以開始練習主動抓握:可以把質地不同的舊手套洗淨,塞入泡沫塑料,用鬆緊帶吊在嬰兒床上方其小手能夠得著處,父母幫助嬰兒夠握吊起的手套,讓其小手抓握毛線、橡皮或皮手套,還可使嬰兒觸摸不同質地的玩具,以促進感知覺的發育。此時嬰兒喜歡手甚至勝過有聲有色的玩具,看到自己的小手變倍感親切,身心都能得到有益的鍛煉。

當寶寶由2個月進入3個月的時候,父母需要做出的改變是:用雙手托住嬰兒腋下使其站立,讓他體驗直立的感覺,在鍛煉腿部力量的同時為以後成長打好基礎。這種做法的目的是説明寶寶儘早掌握運動技巧,促進運動機能的發展。但父母切記凡事應有度,切勿揠苗助長,適得其反。要牢牢遵循“寶寶喜歡則繼續,寶寶不喜歡就立即停止訓練”的原則。身體的健康需要堅持不懈的鍛煉,而心靈的健康而需要細心呵護。

寶寶進入3個月,父母便可以進行翻身練習了。讓寶寶仰臥,在寶寶的一側拿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訓練他從仰臥翻至側臥位。開始時父母用手托住嬰兒一側的手臂和背部慢慢摔倒向一側,幫助小兒翻身。冬天衣服穿得比較多,翻身可能有一定困難,可以安排在臨睡前或洗澡前練習。每日2-3次,每次幾分鐘。堅持鍛煉可以使腰部的肌肉力量增加。此時,父母還可以強化抓握練習,由靜物慢慢變成動態抓握。這個時期寶寶雙手能在胸前互握玩耍。要給寶寶更多夠物抓握的機會,可以在他看得見的地方懸掉帶響玩具,扶著他的手去夠取、抓握、拍打懸吊玩具。

可以是小氣球、吹氣娃娃、小動物、小燈籠、彩色手套、襪子等,質地應該多樣化,利於手部觸覺訓練。每日數次,每次3-5分鐘。此時寶寶還不能抓住物件,但堅持鍛煉,偶爾能碰住,到了4個月以後,就很有可能抓到了。動態訓練不但能訓練抓握的力量,還能鍛煉手眼協調,是精細動作進一步發展的基礎。

促進小兒大腦感覺綜合發展。寶寶進入2個月後,出現了一種特別奇怪的現象:他特別喜歡看自己的手,玩自己的手,吸吮自己的手,這是嬰兒心理發展的必然階段,不僅不能干涉,而且還應當提供條件協助寶寶玩手,比如,手上拴個紅布戴個嘩啦作響的手鐲等,説明嬰兒認識手,愛上手,學會如何用手。此時父母可以趁機將寶寶手部運動範圍拓展,其中的關鍵步驟是:

先練習手的被動抓握:經常撫摩小兒雙手,促進抓握反射,將搖鈴棒的小棒放入嬰兒的手心,嬰兒會馬上抓住小棒,大人用手握住嬰兒的小手,幫助他堅持握緊的動作,也可以讓嬰兒學習抓住父母的手指。早期的鍛煉可以讓手指變得更靈活,讓手部肌肉更有力量。

被動抓握練習一段時間後,就可以開始練習主動抓握:可以把質地不同的舊手套洗淨,塞入泡沫塑料,用鬆緊帶吊在嬰兒床上方其小手能夠得著處,父母幫助嬰兒夠握吊起的手套,讓其小手抓握毛線、橡皮或皮手套,還可使嬰兒觸摸不同質地的玩具,以促進感知覺的發育。此時嬰兒喜歡手甚至勝過有聲有色的玩具,看到自己的小手變倍感親切,身心都能得到有益的鍛煉。

當寶寶由2個月進入3個月的時候,父母需要做出的改變是:用雙手托住嬰兒腋下使其站立,讓他體驗直立的感覺,在鍛煉腿部力量的同時為以後成長打好基礎。這種做法的目的是説明寶寶儘早掌握運動技巧,促進運動機能的發展。但父母切記凡事應有度,切勿揠苗助長,適得其反。要牢牢遵循“寶寶喜歡則繼續,寶寶不喜歡就立即停止訓練”的原則。身體的健康需要堅持不懈的鍛煉,而心靈的健康而需要細心呵護。

寶寶進入3個月,父母便可以進行翻身練習了。讓寶寶仰臥,在寶寶的一側拿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訓練他從仰臥翻至側臥位。開始時父母用手托住嬰兒一側的手臂和背部慢慢摔倒向一側,幫助小兒翻身。冬天衣服穿得比較多,翻身可能有一定困難,可以安排在臨睡前或洗澡前練習。每日2-3次,每次幾分鐘。堅持鍛煉可以使腰部的肌肉力量增加。此時,父母還可以強化抓握練習,由靜物慢慢變成動態抓握。這個時期寶寶雙手能在胸前互握玩耍。要給寶寶更多夠物抓握的機會,可以在他看得見的地方懸掉帶響玩具,扶著他的手去夠取、抓握、拍打懸吊玩具。

可以是小氣球、吹氣娃娃、小動物、小燈籠、彩色手套、襪子等,質地應該多樣化,利於手部觸覺訓練。每日數次,每次3-5分鐘。此時寶寶還不能抓住物件,但堅持鍛煉,偶爾能碰住,到了4個月以後,就很有可能抓到了。動態訓練不但能訓練抓握的力量,還能鍛煉手眼協調,是精細動作進一步發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