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琅琊榜:江山何處埋忠骨,少年不悔已長蘇!

轉自豆瓣一篇關於《琅琊榜》的影評!歡迎評論!

《琅琊榜》想要表達的,還是那個被無數人所相信的道理:正義只會遲到,不會不到。

梅長蘇的生命,最終仍如蠟燭,燃到了盡頭,此生,他是兩個人,也是一個人。

他遇到的人是兩世的人,而他辜負了她一世。愛情並不總是作為犧牲品,但當它被放到了第二位,卻註定難有兩全之法。相愛太短,分離太久,他只能告訴她:他來過,也愛過。


還有飛流,還有藺晨,還有景琰。

吾國江山如畫,不敢忘卻興亡。

去日寒冰霜雪,來時翩翩梅郎。

前面講道,梅長蘇身上兼有現實主義者和理想主義者的特點,他背負的慘烈過往血海深仇讓人不禁憐愛,而他展現出的雲淡風輕不卑不亢咋讓人肅然起敬。他的成長,他的涅槃,是作者用以敘述從武將到謀士,一個赤子如何用他短短的一生擔起家國復興的大責的載體。


這種方式是很童話化的,也是很多人攻擊原著寫得幼稚的原因;作者在書中加入了江湖高手排行這樣濃厚的武俠元素,在吸引讀者之余,也是表現了她是如此意圖的用心。“武俠是成人的童話”帶著苛刻的眼鏡去看這樣一本透出熱血鐵骨的通俗小說和一部用心製作的電視劇,

未免太過拔高。

一位編劇曾這樣談過他的創作感想:若干年後,觀眾會淡忘情節,記不清誰做過什麼;但是,他們會深深記住,哪一個角色是一個怎樣的人。好的作品讓人物會立起來,這才是成功了。

所以,胡歌在這部劇裡的形象立起來了,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