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原來,外國人祭祖的打開方式是這樣的

又是一年清明時,中國人傳承著祭祖和掃墓的習俗。

其實,特殊日子裡祭奠亡靈、緬懷故去親友不僅僅是咱們中國人的傳統,國外也有類似“清明”的節日。

西方國家的萬聖節、墨西哥的亡靈節、日本的盂蘭盆節、泰國的“鬼節”……

放眼望去,追憶與祈福是這些節日相似的主題,然而因各國文化習俗差異,人們連接“生”與“死”的方式各不相同。

萬聖節

每年10月31日是西方傳統節日萬聖節,也稱“鬼節”。這是祭祀亡魂的時刻,在避免惡靈干擾的同時,

也以食物祭拜祖靈及善靈以祈平安渡過嚴冬。

“不給糖就搗亂”是萬聖節前夜孩子們最喜歡的遊戲。按照習俗,孩子們穿上誇張的服裝挨家挨戶按門鈴,並大叫“不給糖就搗亂”。

亡靈節

11月1日和2日是墨西哥傳統節日“亡靈節”。墨西哥人在這幾天裝飾已故親友的墳墓、擺放祭品,以此來表示對逝者的敬意。

這一傳統源于墨西哥印第安阿茲特克文明。阿茲特克人相信死去的人會在亡靈節期間回到人間與親人相聚,

與他們一起歡度節日。

盂蘭盆節

日本的盂蘭盆節原是祭奠先人、祈禱冥福的日子,現在演變成家庭團圓的民間重大節日。

盂蘭盆節最有特點的就是盂蘭盆舞,每年7月中旬盂蘭盆節期間,穿著民族服裝的男男女女,載歌載舞把節日活動推向高☆禁☆潮。

在日本沖繩島舉行的盂蘭盆節活動中,參加者表演舞蹈和擊鼓。

盂蘭盆節也是越南的傳統節日之一。

節日期間,人們祭祀祖先、吃團圓飯、發放救濟,傳承飲水思源、孝順父母的美好品德。

在越南胡志明市,工作人員在盂蘭盆節期間發放救濟品。

鬼節

每年6月,泰國東北部的民眾都要舉行活動,慶祝已經流傳400多年的傳統“鬼節”,祭拜亡靈。

人們按照當地習俗紛紛帶上面具扮演逝者“鬼魂”,參加民間自發組織的舞蹈比賽。

人們相信,“鬼魂”可以保佑當地風調雨順,人丁興旺。

一家三口打扮成傳說中的逝去亡靈,參加“鬼節”活動。

頭骨日

“頭骨日”在萬聖節後一周,是玻利維亞傳統節日。玻利維亞人民有保存頭骨的歷史傳統,這些頭骨有的是親人的,有的不是。

人們將這些頭骨存放在家中,希望能保護全家。

在“頭骨日”時,人們會給這些頭骨裝飾上飾品。

中元節

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華裔會在農曆7月15日中元節舉行祭祀儀式。

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在舉行中元節普度大會,以祭奠先祖和祈求生活平安順利。

馬來西亞華裔紙紮藝人製作“大士爺”肖像,用於中元節祭祀儀式。

-END-

監製:李大偉

編輯:馬曉燕 王雪梅

人們按照當地習俗紛紛帶上面具扮演逝者“鬼魂”,參加民間自發組織的舞蹈比賽。

人們相信,“鬼魂”可以保佑當地風調雨順,人丁興旺。

一家三口打扮成傳說中的逝去亡靈,參加“鬼節”活動。

頭骨日

“頭骨日”在萬聖節後一周,是玻利維亞傳統節日。玻利維亞人民有保存頭骨的歷史傳統,這些頭骨有的是親人的,有的不是。

人們將這些頭骨存放在家中,希望能保護全家。

在“頭骨日”時,人們會給這些頭骨裝飾上飾品。

中元節

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華裔會在農曆7月15日中元節舉行祭祀儀式。

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在舉行中元節普度大會,以祭奠先祖和祈求生活平安順利。

馬來西亞華裔紙紮藝人製作“大士爺”肖像,用於中元節祭祀儀式。

-END-

監製:李大偉

編輯:馬曉燕 王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