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匯博機器人|頭條」機器換人進入下半場 就業崗位流失罪魁禍首“現形”

溫馨提示

由高工機器人發起的“2017高工機器人全國巡迴研討會”即將隆重啟幕,將攜手機器人行業各領域的領軍企業在全國三大區域三十城展開深入巡迴調研。

巡迴報名連絡人:羅思娜 13632944360

隨著互聯網、大資料、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新經濟革命的到來,傳統行業受到巨大衝擊。以人工智慧與工業機器人為主的自動化正在全球以幾何速度發展,在帶來智慧化效益的同時,也給人類就業帶來挑戰。

以人工智慧與工業機器人為主的自動化正在全球以幾何速度發展。特別是隨著工業4.0產業革命性的到來,不僅低端的工業生產重複操作的簡單崗位被機器人替代,

而且高端的金融分析師、律師、法官、醫生等都將被智慧型機器人擠出。

經濟生產活動全面機器人化或者全面自動化後,等於替代剝奪了勞動者的崗位,勞動從生產經營分配中的所得逐漸消失了。也因此,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被某些人指控為美國就業崗位流失的一大罪魁。

而且機器人自動化的全面實施,對勞動者就業崗位的衝擊最大。工業機器人替代車間重複操作崗位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情。

目前智慧型機器人正在取代高端服務業的金融分析師等崗位,不難想像還有什麼崗位不能被機器人取代。

但是,機器人真的在蠶食人類的就業崗位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布林約爾松和麥卡菲認為,如果說以前機器在奪走就業崗位的同時創造出更多就業崗位的話,那麼現在可能已經進入了人與機器賽跑的“棋盤下半場”:因機器人的採用而造成的一些崗位的消亡以及薪酬的下降,

都說明機器人對就業的負面影響真實存在。

不僅如此,據經濟學家、麻省理工學院的達倫·阿西莫格魯(DaronAcemoglu)和波士頓大學巴斯卡·雷斯特雷珀(PascualRestrepo)的一項新研究,機器人與人類爭奪工作會略勝一籌:如果為每一千名工人配備一個機器人,將導致六名工人失業,工資下降四分之三。這似乎是目前第一項對機器人的負面影響進行量化和直接研究。

以汽車城底特律為例,這裡是工業機器人的最大彙聚地,就業受到重大影響。如果汽車製造商雇傭的工人更少,汽車價格將因此降低,美國其他領域(如鋼鐵製造商或計程車運營商)的就業機會可能會增加。同時,底特律人在商店的花費可能會減少。考慮到這些因素,每一千名工人配備一台機器人,將導致三名工人失業,工資下降0.25%。

面對愈發激烈的機器人競爭,

我們究竟能否保住自己的工作?我國工信部表示,一方面目前機器人更多從事的是勞動強度大、生產環境惡劣、勞動乏味枯燥等沒人願意做的工作,比如重物搬運、焊接、噴漆、火山探險等,在這些崗位並不存在機器人與人類的競爭。

另一方面,隨著機器人的普及應用,雖然普通勞動者的需求將會會減少,但各類研發人員,系統設計集成以及高級工人的需求將會大幅提高,進而創造出更多的高級工作崗位,也就是說不能片面看待機器人的影響。

機器人能夠讓企業降低勞動力成本,加強品質控制,提高產量,保持競爭力,同時可以投入更多資金來推動創新,研發更多新產品,從而雇傭更多員工。對科技說“不”只會加劇崗位流失。

如需瞭解服務機器人資訊,請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精彩回顧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報名參加“2017高工機器人全國巡迴研討會”

進而創造出更多的高級工作崗位,也就是說不能片面看待機器人的影響。

機器人能夠讓企業降低勞動力成本,加強品質控制,提高產量,保持競爭力,同時可以投入更多資金來推動創新,研發更多新產品,從而雇傭更多員工。對科技說“不”只會加劇崗位流失。

如需瞭解服務機器人資訊,請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精彩回顧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報名參加“2017高工機器人全國巡迴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