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擁抱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春天

製圖/劉錚錚

湖南日報記者 曹嫻 周月桂

1 湘產新能源汽車發力,

戰略投資者紛至遝來

深秋,美麗的梅溪湖畔薄霧籠罩,3000平方米的室外展示區,19輛新能源汽車一字排開,一批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琳琅滿目陳列,其共同的標籤是:湖南製造。

記者現場看到,這些新能源汽車種類各異,有乘用車,如廣汽三菱、獵豹汽車、北汽、比亞迪、吉利、眾泰等帶來了純電動或油電混合的新能源車型;有客車,如中車電動、比亞迪生產的純電動大巴;還有梅花汽車生產的純電動廂式運輸車、中聯重科生產的純電動掃路車等。

峰會聚焦“創新、綠色、開放、合作”主題,充分展示了湖南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積極探索。

中車株洲所旗下中車電動10米純電動客車和8米純電動客車亮相展示現場,吸引了客商關注的目光。“相關研究證明,1輛12米純電動公交年運行7萬公里,每年能夠減少1000kg的霧霾量。”中車電動總經理劉淩表示,如今,有1萬余台中車新能源客車穿梭於湖南的大街小巷,

為湖南人的便利出行和藍天白雲,跑出新能源汽車產業“加速度”。

這次峰會高朋滿座,參會的147家企業有世界500強27家、中國500強5家、行業領軍企業54家,其中有大中華區副總裁以上級別20人。“賓客比預想的多,原本訂的2個大廳擴展到3個大廳。”省商務廳投資促進局局長王庭愷透露。

通過前期3個月的充分對接,一批戰略投資者相中湖南,峰會現場簽約的17個項目既有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

也有電池、充電樁、零部件、物流配送等配套產業。如北京弘卓資本在長沙經開區投資50億元的新能源汽車鋰離子電池隔膜項目,中信戴卡在望城經開區投資15億元的南方智慧製造產業園二期專案,金杯電工在長沙經開區投資10億元的金杯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產業園項目,桑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湘潭經開區投資10億元的2.2萬噸正級材料生產基地等。

總投資10億元的步步高長沙梅溪新能源汽車交易展示中心專案,則從側面反映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熱度。步步高集團黨委書記、總裁陳志強表示,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發展趨勢,步步高此舉意在搶佔先機。結合步步高梅溪新天地大型的商業場景、充足的客流量,打造新能源汽車展示、銷售、發佈、試乘試駕、品牌公關等於一體的發展供應鏈。

2 占全國總量近1/10,

湖南新能源汽車產業版圖不斷擴張

11月14日,長沙市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整車生產車間,從衝壓、焊接、塗裝到總裝,一輛輛“元”從生產線上開出。“元”是比亞迪第一款小型精品電動SUV,有電動、混合動力和燃油多個系列,自去年上市以來就一直熱銷。而另一條生產線上的“宋max”,自今年9月上市以來累計訂銷已突破2萬輛。

在比亞迪電動客車基地,正在緊張生產的是K9純電動公交。“這是深圳的一個300輛的訂單,馬上就要交付。”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華東區行政總監周曉州介紹,長沙製造的比亞迪電動公交K9是全球第一款純電動大巴,各項技術處於全球領先水準,先後進入英國、日本、韓國、美國、荷蘭等國,目前已在國內和國外多座城市運行。

湖南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版圖正在不斷擴張——

廣汽三菱將“SUV+新能源戰略”作為未來5年發展的重要戰略,此次展出了3款新能源SUV,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祺智PHEV、歐藍德PHEV以及純電動的傳祺GE3;

廣汽菲克表示,將順應市場潮流及政策導向,積極佈局新能源汽車市場,目前正在從股東方導入2款新能源車型,同時計畫未來幾年內導入數款新能源車型滿足市場需要;

中車電動日前推出“ACE”計畫,通過整合自動駕駛、智慧互聯及電動化技術,形成新能源汽車的全面解決方案,規劃到“十三五”末產業規模將超100億元,成為國內領先品牌、國際知名品牌……

“我省已形成新能源汽車整車、電機電控、動力電池和電池材料、回收電池迴圈利用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省經信委副巡視員劉輝介紹,我省新能源汽車產業起步較早。早在2002年,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就啟動電動汽車關鍵零部件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全程參加多輪國家“863”電動汽車整車和關鍵零部件研發專案。

目前,我省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已有10餘家,去年全省共生產新能源汽車42464輛,約占同期全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的8.2%。今年勢頭不減,1至9月,全省新能源汽車重點企業累計生產新能源汽車36649輛,同比增長23%。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配套領域,我省擁有中車電機、中車時代電氣、萊特電機、妙盛動力、桑頓新能源、長沙科霸、湘潭銀河、湖南金杯等一批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企業,湖南杉杉、豐源業翔晶科、湖南邦普等一批電池材料及回收利用企業。

“湖南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鋰電池材料生產聚集區之一,電池產業已成為湖南新能源產業的一張‘名片’,電機電控領域龍頭企業也已初顯。”本次峰會協辦方之一,全球知名的專業諮詢、審計、財稅機構普華永道,在會上發佈了《湖南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環境分析報告》。

在新能源汽車相關核心技術研究方面,湖南同樣優勢明顯。中車株洲所擁有世界領先的軌道交通電傳動、安全監控等技術,中南大學的材料科學與工程是國家重點學科,湖南大學機械工程與車身工程在全國名列前茅。

3 政策紅利釋放,湖南新能源汽車產業抓住機遇大幹快上

今年來,國家層面已出臺30余項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雙積分”政策發佈、“傳統燃油汽車禁售時間表”敲定、自用新能源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提升至85%、試點放開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等一系列政策,讓產業如沐春風。

根據國家《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達到200萬輛,培育形成若干家進入世界前十的新能源汽車企業。

新能源汽車的產業蛋糕很大,湖南的機會有多大?

“目前來講,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國內產業結構性過剩等問題,尤其是充電設施建設不足等問題雖有很大改善,但仍未根本解決。”周曉州表示,推廣新能源車,充電樁要先行。

據不完全統計,我省已累計建成充電站70餘座,公共領域交、直流充電樁1萬餘個,在G4高速公路湖南段已建成18座充電站。目前全省推廣應用的各類新能源汽車已超過4萬輛。

省經信委副巡視員劉輝介紹,到2020年,我省將建成459座充(換)電站,超過20萬個專用和分散公共充電樁,形成省內各城市的城市充電服務網路和城際的沿線快充服務網路,為滿足新能源汽車的便捷充電和放心出行提供基礎保障。

普華永道戰略合夥人金軍建議,一企之力難以探索出完整的技術路線,企業應以競合的心態,共同探索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新模式,比如可以統一做電池的租賃管理、回收,充電樁的標準設計、基礎建設等。

劉輝介紹,湖南已經建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省級聯席會議制度,相關市級政府也建立了本級聯席會議制度,並制定省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發展的財政支持政策,統籌產業佈局,推動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互聯互動,實現協同發展。按照《湖南省汽車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到2020年,湖南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生產能力將達到25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50萬輛。

馬上就要交付。”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華東區行政總監周曉州介紹,長沙製造的比亞迪電動公交K9是全球第一款純電動大巴,各項技術處於全球領先水準,先後進入英國、日本、韓國、美國、荷蘭等國,目前已在國內和國外多座城市運行。

湖南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版圖正在不斷擴張——

廣汽三菱將“SUV+新能源戰略”作為未來5年發展的重要戰略,此次展出了3款新能源SUV,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祺智PHEV、歐藍德PHEV以及純電動的傳祺GE3;

廣汽菲克表示,將順應市場潮流及政策導向,積極佈局新能源汽車市場,目前正在從股東方導入2款新能源車型,同時計畫未來幾年內導入數款新能源車型滿足市場需要;

中車電動日前推出“ACE”計畫,通過整合自動駕駛、智慧互聯及電動化技術,形成新能源汽車的全面解決方案,規劃到“十三五”末產業規模將超100億元,成為國內領先品牌、國際知名品牌……

“我省已形成新能源汽車整車、電機電控、動力電池和電池材料、回收電池迴圈利用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省經信委副巡視員劉輝介紹,我省新能源汽車產業起步較早。早在2002年,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就啟動電動汽車關鍵零部件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全程參加多輪國家“863”電動汽車整車和關鍵零部件研發專案。

目前,我省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已有10餘家,去年全省共生產新能源汽車42464輛,約占同期全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的8.2%。今年勢頭不減,1至9月,全省新能源汽車重點企業累計生產新能源汽車36649輛,同比增長23%。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配套領域,我省擁有中車電機、中車時代電氣、萊特電機、妙盛動力、桑頓新能源、長沙科霸、湘潭銀河、湖南金杯等一批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企業,湖南杉杉、豐源業翔晶科、湖南邦普等一批電池材料及回收利用企業。

“湖南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鋰電池材料生產聚集區之一,電池產業已成為湖南新能源產業的一張‘名片’,電機電控領域龍頭企業也已初顯。”本次峰會協辦方之一,全球知名的專業諮詢、審計、財稅機構普華永道,在會上發佈了《湖南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環境分析報告》。

在新能源汽車相關核心技術研究方面,湖南同樣優勢明顯。中車株洲所擁有世界領先的軌道交通電傳動、安全監控等技術,中南大學的材料科學與工程是國家重點學科,湖南大學機械工程與車身工程在全國名列前茅。

3 政策紅利釋放,湖南新能源汽車產業抓住機遇大幹快上

今年來,國家層面已出臺30余項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雙積分”政策發佈、“傳統燃油汽車禁售時間表”敲定、自用新能源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提升至85%、試點放開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等一系列政策,讓產業如沐春風。

根據國家《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達到200萬輛,培育形成若干家進入世界前十的新能源汽車企業。

新能源汽車的產業蛋糕很大,湖南的機會有多大?

“目前來講,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國內產業結構性過剩等問題,尤其是充電設施建設不足等問題雖有很大改善,但仍未根本解決。”周曉州表示,推廣新能源車,充電樁要先行。

據不完全統計,我省已累計建成充電站70餘座,公共領域交、直流充電樁1萬餘個,在G4高速公路湖南段已建成18座充電站。目前全省推廣應用的各類新能源汽車已超過4萬輛。

省經信委副巡視員劉輝介紹,到2020年,我省將建成459座充(換)電站,超過20萬個專用和分散公共充電樁,形成省內各城市的城市充電服務網路和城際的沿線快充服務網路,為滿足新能源汽車的便捷充電和放心出行提供基礎保障。

普華永道戰略合夥人金軍建議,一企之力難以探索出完整的技術路線,企業應以競合的心態,共同探索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新模式,比如可以統一做電池的租賃管理、回收,充電樁的標準設計、基礎建設等。

劉輝介紹,湖南已經建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省級聯席會議制度,相關市級政府也建立了本級聯席會議制度,並制定省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發展的財政支持政策,統籌產業佈局,推動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互聯互動,實現協同發展。按照《湖南省汽車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到2020年,湖南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生產能力將達到25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5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