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父母總說生活費不夠?真相你絕對想不到

前幾天寫的一篇《你每月會給父母生活費嗎?這數據太讓人心寒了》引發了網友熱議。我覺得對父母的贍養在你的能力之內,如果你有錢,可以給父母金錢和精神上更好的安慰和陪伴。

如果你能力有限,可以抽點時間和父母聊聊天,常回家看看。

父母其實不容易。

最近關於父母這個話題感觸特別深,大概源于這次清明小假期在家,老媽無意中說的話,竟讓我有些驚訝甚至無奈。“4月份家裡有3張喜帖,還有你阿姨家新家入夥要給紅包,到處都是人情…每個月都要花好好多錢在人情上……” 至於什麼親戚,好久不在家的我已經反應不過來,同時也明白了為何老媽總說錢不夠花,

原來除去生活開銷,絕大部分的錢都花在份子錢上了…

對於生活在農村而且沒有任何勞動能力的父母來說,除了家庭的生活開銷,重要的是人情債,各種份子錢。呱呱墜地,給紅包。新婚之喜,給紅包。升學出國,給紅包。生病住院,

給紅包。新房入夥,給紅包。還有喪事等等這些都需要給錢,這些都統稱“隨份子”。

而且現在紅包錢是越來越厚了,少則一兩百,多則上千,很多農村父母都倍感無奈。如果你不給了,村裡的鄰居們就會議論你無情無義,如此下來一個月的錢都花在了份子錢上… 說實話鄰居關係也沒見得又多親近,還記得我小時候,份子錢都只有20元,50元,100元,現在至少都要200塊錢,對於很多農村家庭來說,

這筆份子錢都不是小數目,但大部分人都願意打腫臉充胖子,而這份子錢在未來也將也竄越多……

其實還有一種農村的攀比心理在作怪,,下面這則新聞也是讓人不得不對份子錢風俗感到反感

結婚是一件非常喜慶的事情,而在某農村,竟然把賓客隨禮的單子帖在了牆上,讓全村人觀看,這對那些送得少的賓客來說,那是多尷尬啊!!!

你見過誰家結婚是將賓客送的隨禮錢貼在牆上讓全村人看的嗎?

你哪裡的份子錢習俗嚴重嗎?份子錢的存在,確實讓生活在農村的毫無經濟能力的父母來說是沉重的負擔,可是我們又能改變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