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玩的是顏值與行銷,星巴克的杯子到底裝了多少心機?

如果在3月16號之後買星巴克咖啡,可能會發現與以往有那麼點不同。因為春天來了,星巴克的杯子也換了新衣。這次春季限定的紙杯子有三種非常活潑的顏色藍色、黃色和綠色,

設計極其簡單,還特意留出了一些空白區域,供想像力豐富的消費者來進行手繪,描述他們眼中春風沉醉的日子。

星巴克推出頗具季節假日性特色的紙杯,已經有20年的歷史了。去年耶誕節前,星巴克還特意在Instagram上發起紙杯設計的邀請函,並收到了來自13個國家的1200多個作品。星巴克從中挑選出13款充滿聖誕元素的紅杯作為當季的限量紙杯。

星巴克的聖誕紅杯已然成為了節日的象徵,甚至有點成了人們購買咖啡的理由。不少消費者走進門店,不只是為了喝咖啡,更重要的是給杯子拍個照秀一秀,傳到社交媒體上,手捧一杯聖誕限定咖啡杯似乎成了獨特的冬季時尚。

對比一下星巴克的財報,會發現很有意思的現象,

每一年10月-12月這個季度的營收比全年其他季度的營收額都要高。舉個例子,2015年10月-12月營收為53.73億美元,而隨後的2016年1月-3月的營收降為了49.93億。

不知道是種巧合,還真的是聖誕紅杯的效應。不過不得說,從社交媒體還是身邊人購買的頻次上,能看出星巴克已經把杯子變成了一種生意,兼備美貌與智慧。

星巴克的杯子生意大概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限量的紙杯生意,隨咖啡就賣出去了,

雖然是非賣品,但是不能小瞧其附帶的價值;另一種是店裡用於售賣的保溫杯、馬克杯和咖啡杯生意。其實兩個套路差不多,我們放在一塊分析分析,星巴克的生意經。

推出新杯子,設計一定要美貌和限量

無論是紙杯,還是馬克杯、保溫杯,每次一推出新的產品,顏值都非常高而且很多都是限量款。馬克杯和保溫杯也有聖誕限定版、城市限定版、生肖屬相限定版。限量意味著如果錯過,

就再也買不到了,錯過了你屬相的馬克杯,那可能12年以後,才能買到差不多了的款式。

星巴克還有與不少其他品牌的聯名款,比如風靡一時的Starbucks + Anna Sui,融合兩個品牌的風格,創造出一種屬於吉普賽式豪邁爽朗的藝術風格。前幾年還推出過, S'well Bottle 的聯名杯,alice + olivia 的聯名限量套裝。

聯名款比較討巧,抓住了兩個品牌的忠實粉絲,配合以饑餓行銷的方式,使得這些杯子基本一上市就被搶光了,

不少做奢侈品的代購,還會特意在星巴克發售杯子的時候,多開一條業務線賣杯子,來滿足顧客的需求。

免費裝咖啡的紙杯也是這個道理,美貌加限量,過了假日季就沒有了。咖啡什麼時候都可以喝,但是用限量杯裝著的咖啡只有那幾個星期可以喝。星巴克把杯子打造了成了一種稀缺品和收藏品,用100-300塊不等,買個很有收藏價值的杯子,對於一些消費者來說,是件划算的事情。

除此以外,星巴克也正在琢磨,讓自己的杯子又美貌又實用又高端,去年11月,星巴克開始賣高科技保溫杯,價格還挺貴150美元(約合人民幣1000塊),這保溫杯不僅能保持溫度,還能精確調節溫度。杯子的外觀由Beats 耳機和寶麗來相機的設計公司承擔的,一貫地簡潔大氣風格。

星巴克推出個杯子,就跟化妝品公司推出美妝禮盒似得,兼備潮流、美貌和限定這幾大特色,而且背後代表著一種“高逼格”和“小資”的生活方式,也難怪一些人想要剁手買買買。

推出新杯子,一定要在社交媒體上搞事情

除了精良的樣式,星巴克在賣杯子時,也很注重行銷。星巴克的目標是:在社交媒體上,搞事情,搞事情,搞事情。在季節性限定紙杯的行銷中,星巴克特別喜歡跟網友互動,讓網友提出一些新奇的觀點。

星巴克2013年時,在英國的社交網路上發起了“Mondays can be great”活動,鼓勵人們在週一打起精神,並用星巴克杯隨身花園紙杯來宣傳環保公益活動,不少人都參與到活動之中。2015年星巴克的留白聖誕紅杯在社交網路上遭到了不少“吐槽”,2016年星巴克就把設計權交到了網友的手中。

最火爆的一場社交媒體“行銷”,大概就是去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期間,星巴克推出了一款綠色的杯子,設計師一筆勾畫出132位擁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種族的人物形象。

星巴克當時的 CEO 霍華德·舒爾茨表示,綠色杯子的設計,暗示星巴克和我們的顧客、雇員是一個緊密相連的集體。杯子是代表統一的標誌,它提醒我們有著相同的價值觀,提醒大家要善待彼此。

當時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了一陣討論的狂潮。很多人認為,在大選前推出這麼一款杯子,很讚賞星巴克背後想要傳遞的理念,不僅設計美呆,而且還引人深思。不過也有人認為,星巴克試圖在參與政治,給大家洗腦。

不過,無論是支持者還是反對者,都為星巴克的社交媒體宣傳貢獻出了巨大的作用。一個杯子,就能引起如此大的震動,可能只有星巴克能夠做到。

無論是從杯子的設計上還是行銷所花的心思上,星巴克都有太多套路了。總之作為消費者,要理性消費,但實在忍不住了,那也只能掏腰包買單了。

星巴克把杯子打造了成了一種稀缺品和收藏品,用100-300塊不等,買個很有收藏價值的杯子,對於一些消費者來說,是件划算的事情。

除此以外,星巴克也正在琢磨,讓自己的杯子又美貌又實用又高端,去年11月,星巴克開始賣高科技保溫杯,價格還挺貴150美元(約合人民幣1000塊),這保溫杯不僅能保持溫度,還能精確調節溫度。杯子的外觀由Beats 耳機和寶麗來相機的設計公司承擔的,一貫地簡潔大氣風格。

星巴克推出個杯子,就跟化妝品公司推出美妝禮盒似得,兼備潮流、美貌和限定這幾大特色,而且背後代表著一種“高逼格”和“小資”的生活方式,也難怪一些人想要剁手買買買。

推出新杯子,一定要在社交媒體上搞事情

除了精良的樣式,星巴克在賣杯子時,也很注重行銷。星巴克的目標是:在社交媒體上,搞事情,搞事情,搞事情。在季節性限定紙杯的行銷中,星巴克特別喜歡跟網友互動,讓網友提出一些新奇的觀點。

星巴克2013年時,在英國的社交網路上發起了“Mondays can be great”活動,鼓勵人們在週一打起精神,並用星巴克杯隨身花園紙杯來宣傳環保公益活動,不少人都參與到活動之中。2015年星巴克的留白聖誕紅杯在社交網路上遭到了不少“吐槽”,2016年星巴克就把設計權交到了網友的手中。

最火爆的一場社交媒體“行銷”,大概就是去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期間,星巴克推出了一款綠色的杯子,設計師一筆勾畫出132位擁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種族的人物形象。

星巴克當時的 CEO 霍華德·舒爾茨表示,綠色杯子的設計,暗示星巴克和我們的顧客、雇員是一個緊密相連的集體。杯子是代表統一的標誌,它提醒我們有著相同的價值觀,提醒大家要善待彼此。

當時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了一陣討論的狂潮。很多人認為,在大選前推出這麼一款杯子,很讚賞星巴克背後想要傳遞的理念,不僅設計美呆,而且還引人深思。不過也有人認為,星巴克試圖在參與政治,給大家洗腦。

不過,無論是支持者還是反對者,都為星巴克的社交媒體宣傳貢獻出了巨大的作用。一個杯子,就能引起如此大的震動,可能只有星巴克能夠做到。

無論是從杯子的設計上還是行銷所花的心思上,星巴克都有太多套路了。總之作為消費者,要理性消費,但實在忍不住了,那也只能掏腰包買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