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日本移動支付遠遠落後於中國?不止,中國移動支付已經領先全球

美美金融:

隨著網路和智慧手機的普及,最近幾年移動支付成功在國內風靡。前段時間,一位日本店主的“求助帖”在日本最大論壇2ch受到關注。該店主在帖子中表示,中國長假給店裡帶來很多客人,

這些客人常常詢問能否使用中國的移動支付手段來付款,但是“我的店目前只能使用現金或者VISA卡。”

看到這個消息,可能很多人都會提出一個疑問:日本移動支付比中國落後?

答案是確實如此。

任何一國探索和嘗試前沿新生商業模式時,

都是圍繞本國社會需求的。而日本很多行為重視傳統,一直以來信用卡消費已經深深紮根在日本消費者的心理,所以他們很難做出改變。消費者沒有需求,市場就很難去推進。

反觀中國,最近幾年越來越多年輕人熱衷網購。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統計,2016年,中國消費者線上消費高達7500億美元(約合51710億元人民幣)。很顯然,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活躍度已經超越了西方國家,

中國網購的市場需求逐年擴大已經是大勢所趨,而網購和移動支付密不可分,直接帶動中國移動支付市場迅速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移動支付並僅僅領先於日本。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去年中國移動支付市場的規模達到9萬億美元,美國去年的移動支付市場規模為1120億美元。

也就是說,中國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幾乎是美國的90倍。

在瞭解到“移動支付”的便利後,美國支付巨頭之一的“萬事達”在過去的幾年逐步的“廢除刷卡簽名”這一流程,並且推出類似了支付寶的“Master pass萬事達支付平臺”。

美國另一個巨頭支付Visa也發佈了一個名為“Visa ID Intelligence”的API。據瞭解,在接入銀行和商家後,這一新的認證方式相對之前的刷卡支付,會相對更安全。因為它需要本人配合自身的設備進行使用。

這種操作是不是很熟悉?國內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已經投入使用很久的“指紋支付”就是這種性能。

根據萬事達卡集團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全球約85%的交易仍在用現金進行。不得不說,在電子支付領域,中國已經實現了彎道超車。

而且除了自己發展,中國的移動支付機構們還扛起了移動支付全球化的重任,不斷向從印尼到印度的其它亞洲市場初創公司注入資金以及灌輸移動支付方面的理論知識和實戰經驗。

美美金融是鵬潤控股旗下的互聯網金融生活服務平臺,為具有高品質生活需求的用戶提供全方位、多選擇、低風險的一站式財富管理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