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兒子對父親說“你到底死不死?我只請了七天喪假!”

你有沒有發現

曾經英姿颯爽的父母,偉岸的身影正在日漸佝僂

你有沒有察覺

曾經意氣風發的父母,在你面前正變得小心翼翼

我們似乎還沒來得及做好準備

父母,就老了......

比起年老,他們其實更害怕生病

比起死亡,他們更怕給子女添麻煩

01

“拖累你,還不如自我了結”

一個在外打工的兒子請7天假,回家看望病危的父親,兩三天過去,父親仍沒死。

兒子問父親“你到底死不死?我就請了7天假,是把做喪事的時間都算進來的。”

老人隨即自殺。

兒子趕在一周內辦完喪事,回城繼續打工。

這個不是杜撰的網路段子,幾年前媒體曾有報導:在湖北京山縣農村,有“自殺屋”、“自殺洞”。

相當一部分老人因為患病,不願拖累子女,選擇老屋或荒坡、樹林、河溝,安靜地“自我了結”。

當地人對此習經為常,有村民說,只要滿足年齡在70歲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經濟條件差、子女生活比較困難、得了無法治癒的疾病這樣幾個條件,老人自殺就是“明智的選擇”。

距湖北武漢不到100公里的村莊裡 ,69歲的老人林木文沐浴之後,換上一身乾淨的衣服。

然後坐在堂屋中間,一邊在火盆裡為自己燒紙錢,一邊喝下半瓶農藥。紙錢燒了一半,老人躺在地上不省人事。

“他很久以前就開始計畫自殺了。”《農村老年人自殺的社會學研究》專案主持人的劉燕舞後來聽說。

村民猜測老人自殺的原因是與兒媳婦失和。

“他怕將來死了,孩子連紙錢都不給買。”一名村民對劉燕舞說,“這樣死,還‘體面’些。”

林木文的死,並沒有在老人生活了一輩子的村莊激起多少波瀾。

甚至,老人曾當過村支部書記的兒子,也沒有像劉燕舞以為的那樣責怪妻子,而是“很坦然”:“人總是要與活人過的,難道還與死人過日子不成?”

有老人說:“比起親兒子,藥兒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