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早讀:青島建北部生態屏障區 特色小鎮邁向特而強

1、記者從市林業局獲悉,根據《青島市“十三五”生態(林業)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十三五”期間,我市將形成“一軸一屏、兩網兩帶、三山三水、多極多點、生態間隔”的城市生態發展格局。

據瞭解,多年來,我市通過實施“十綠工程”、大沽河綜合整治、城市提質增綠等重點綠化工程,生態建設取得長足發展。截至“十二五”末,林木綠化率已達40%,林木蓄積量為1098萬立方米。但是森林品質總體不高,森林、綠地資源總量不足,林木蓄積量偏低、森林資源分佈不均勻、南北差距較大等問題仍比較突出。

記者從市林業局瞭解到,今年全市造林綠化將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新發展理念為指導,

以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青島為目標,圍繞山、水、林、田、湖綜合治理。全年計畫新增造林面積2.3萬畝,更新造林面積1萬畝,以區市為實施主體。另外,我市也要加快推進青島北部生態屏障區規劃建設,爭取年底前開工建設,2020年建成。

2、記者昨天瞭解到,

山東省政府日前公佈首批60個特色小鎮名單,其中青島城陽區棘洪灘動車小鎮、膠州市膠萊高端製造業小鎮、即墨市藍村跨境電商小鎮、平度市大澤山葡萄旅遊古鎮和萊西市店埠航空文化小鎮5個特色鎮上榜。記者瞭解到,省級特色小鎮有著明確的創建標準,青島入選的小鎮具有明確的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遊特色和一定社區功能的發展空間平臺。到2020年,
青島市將建成50個產業特色鮮明、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生產生活融合的特色小鎮。其中,省、市級特色小鎮20個左右,區市級特色小鎮30個左右。

3、近日,市環保局發佈我市2月份空氣品質評述。2月份,市區空氣品質優良率為78.6%,同比升高2.7個百分點,為2013年以來的同期最好水準。

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按照空氣品質綜合指數評價,各區空氣品質由好到差排名依次為:嶗山4.31、城陽4.39、市南4.64、李滄5.03、市北5.18、黃島5.28。

市區環境空氣中,PM2.5濃度為54微克/立方米、PM10濃度為87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濃度為2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濃度為3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濃度達標,PM2.5、PM10超標。同比,PM2.5降低10.0%、PM10降低12.1%、二氧化硫降低33.3%、二氧化氮降低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