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王傑,鄧麗君、羅大佑、李宗盛、周傑倫,華語樂壇音樂人的驕傲

在華語樂壇,要說個人影響力,這幾位都是巨大的,雖然都為音樂人,但他(她)們各自的風格又略有差異,所以在自己曲風上面,他(她)們的影響力可以說都是獨一無二的。

1、王傑

王傑作為華語樂壇80年代以後的情歌王子,

自1987年12月出道以來,他的影響力就是巨大的。1987年12月19日發行了自己首張專輯《一場遊戲一場夢》,該張專輯迅速摘得了臺灣排行榜冠軍,並且保持了半年之久。可以說,在八九十年代,王傑在音樂方面的成就要高於張學友、劉德華等天王;隨後發行的專輯同樣都取得了相當好的成績。時間很快到了2000年以後,那時候王傑在華語樂壇的地位可以說已經無人能撼動,
此時的他對於“情歌王子”的稱號可以說也是實至名歸了,他獨特的嗓音讓很多人都會陶醉。

然而就是在2004到2005年裡,王傑嗓子突然變啞。他在後來的專訪中這樣說到:助理給他端來一杯咖啡,喝完之後到了第二天早上他嗓子就痛的不得了,

一看脖子這一塊已經腫得很粗了,也無法說話,於是迅速到醫院檢查醫生才說,他這是水銀中毒了,以後也很難恢復,王傑一下就懵了。自此以後,一代情歌天王開始隕落,開始淡出了公眾視線。王傑還說:他已經算是比較堅強的藝人了,如果換作別人,或許早就跳樓了!

2、鄧麗君

鄧麗君出道時間非常早,她14歲(也就是1967年)的時候就已經在臺灣推出了自己的首張個人專輯。70年代初期憑藉《千言萬語》等作品打開了香港及其東南亞的唱片市場。1980年當選臺灣金鐘獎首位最佳女歌星,80年代初期先後受邀到林肯中心、洛杉磯音樂中心和拉斯維加斯撒皇宮等地舉辦演唱會;1986年鄧麗君當選美國《時代週刊》“世界7大女歌星”和“世界10大最受歡迎女歌星”之一;同時鄧麗君還是日本昭和時代代表性日語女歌手之一。

然而在1995年5月8日,鄧麗君由於支氣管哮喘發作,在泰國清邁病逝,年僅41歲。這是天妒英才。

3、羅大佑

羅大佑被譽為臺灣的音樂教父,是一名集作詞作曲演唱于一身的實力人才。

1982年羅大佑推出個人首張專輯《之乎者也》,該專輯一推出便在臺灣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因為把臺灣流行音樂毫無前例的帶向了批判與省思風潮;也因此羅大佑有了“憤怒的抗議歌手”的稱號。

羅大佑的音樂與其餘幾位元可以說有極大的不同,羅大佑專注於批判,有點像文學家魯迅的樣子;例如《皇后大道東》,還有在2004年,為了抗議美國要求臺灣協助出兵伊拉克,羅大佑在演唱會上放棄了自己的美國國籍。縱觀羅大佑的歌曲,基本上都是透露著這樣的氣息。

4、李宗盛

李宗盛在1980年開始進入樂壇,對於李宗盛的歌,用“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來形容是再好不過了。李宗盛創作過很多的經典歌曲,也為很多的華語樂壇歌手製作過多張經典專輯,例如1989年為陳淑樺製作專輯《夢醒時分》,該張專輯成為了臺灣唱片業第一張銷售過百萬的華語專輯。

除此之外,李宗盛還有很多的經典之作,例如1990年創作的《我是一隻小小鳥》,1992年創作的《愛的代價》,同年應邀為電影《霸王別姬》創作主題曲《當愛已成往事》等等,這些歌曲即便是到了現在,經過20多年時間的沖刷依舊保留著非常高的傳唱度,這也足以看出李宗盛對於華語樂壇的影響力了。

5、周傑倫

周傑倫相比於以上四位就只能算是後起之秀了,因為周傑倫與他們根本不屬於同一個時代,周傑倫是在2000年才推出專輯正式出道的。但是周傑倫的創作才華卻是不亞於任何人,要知道周傑倫僅僅出道3年,在2003年就已經登上了美國的《時代週刊》封面;而且在2009年入選了美國CNN評出的“25位亞洲最具影響力的人物”;多次摘得華語最佳男歌手獎。

在2012年,周傑倫還登上了福布斯中國名人榜榜首。周傑倫不僅在音樂方面有著頗高的成就,在電影事業上面他也是自成一派的,自導自演了電影《不能說的秘密》和《天臺愛情》,兩部電影雖然說不上大片,但也絕對不差,作為一個音樂人能拍出這樣的電影那絕對是非常優秀了。

綜上我們可以這樣說:王傑在八九十年代是以足夠的人氣優勢超越李宗盛、羅大佑和鄧麗君的,但單論影響力,王傑相比于其餘三位並不佔優勢;而相比于後起之秀周傑倫,他們倆人根本無法比較,一方面他們的巔峰本就不在一個年代,另一方面王傑現在已經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了,而周傑倫卻正當頂峰。

所以,大家沒必要拿他們去和誰誰比來比去,他們都是可敬的音樂人,而不是一般的歌手,都是華語樂壇的驕傲。

縱觀羅大佑的歌曲,基本上都是透露著這樣的氣息。

4、李宗盛

李宗盛在1980年開始進入樂壇,對於李宗盛的歌,用“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來形容是再好不過了。李宗盛創作過很多的經典歌曲,也為很多的華語樂壇歌手製作過多張經典專輯,例如1989年為陳淑樺製作專輯《夢醒時分》,該張專輯成為了臺灣唱片業第一張銷售過百萬的華語專輯。

除此之外,李宗盛還有很多的經典之作,例如1990年創作的《我是一隻小小鳥》,1992年創作的《愛的代價》,同年應邀為電影《霸王別姬》創作主題曲《當愛已成往事》等等,這些歌曲即便是到了現在,經過20多年時間的沖刷依舊保留著非常高的傳唱度,這也足以看出李宗盛對於華語樂壇的影響力了。

5、周傑倫

周傑倫相比於以上四位就只能算是後起之秀了,因為周傑倫與他們根本不屬於同一個時代,周傑倫是在2000年才推出專輯正式出道的。但是周傑倫的創作才華卻是不亞於任何人,要知道周傑倫僅僅出道3年,在2003年就已經登上了美國的《時代週刊》封面;而且在2009年入選了美國CNN評出的“25位亞洲最具影響力的人物”;多次摘得華語最佳男歌手獎。

在2012年,周傑倫還登上了福布斯中國名人榜榜首。周傑倫不僅在音樂方面有著頗高的成就,在電影事業上面他也是自成一派的,自導自演了電影《不能說的秘密》和《天臺愛情》,兩部電影雖然說不上大片,但也絕對不差,作為一個音樂人能拍出這樣的電影那絕對是非常優秀了。

綜上我們可以這樣說:王傑在八九十年代是以足夠的人氣優勢超越李宗盛、羅大佑和鄧麗君的,但單論影響力,王傑相比于其餘三位並不佔優勢;而相比于後起之秀周傑倫,他們倆人根本無法比較,一方面他們的巔峰本就不在一個年代,另一方面王傑現在已經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了,而周傑倫卻正當頂峰。

所以,大家沒必要拿他們去和誰誰比來比去,他們都是可敬的音樂人,而不是一般的歌手,都是華語樂壇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