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那些你也許不知道的冷門而有趣的歷史故事!

內容概要:

1. 北魏軍隊晝夜苦攻,輪班相替,從雲梯掉下來再上去,無人後退。

2. 故事發生在西元507年,南梁和北魏之間的戰爭期間。

3. 76年,朝廷援軍在柳中(今新疆鄯善縣附近)打敗車師,北匈奴軍隊也驚慌而逃。

曹景宗的故事

曹兄弟的一生是悲劇的,生在南北朝這種皇帝論斤賣的時代就算了,還主要活動在梁,戲份完全被上級領導兼職皇帝兼職數天和尚的蕭衍給搶走了。

在曹將軍的職業生涯巔峰(鐘離之戰)後,皇帝大人大宴賓客為其慶功。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一群人開始了吹逼——君臣連句賦詩。本來考慮到曹兄弟的文化素養,領導就沒有安排詩韻給他。曹景宗感覺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堅決要求步韻賦詩。

這時詩韻差不多已經分完,只剩下“競”,“病”二字,難度很高。一群文化人都翹首以待這位粗人出醜,誰知張口就來:

去時女兒悲,

歸來笳鼓競。

借問行路人,

何如霍去病。

當然文采是談不上了,但是詩雄健流暢,

而且出自武人之口。老闆蕭衍特別將這件事記錄到了國家檔案(國史)。

曹兄憑藉能力給自己掙回了臉,此故事想必不少人聽說過。可是曹兄還是沒火起來,戲紅人不紅,時也,運也,命也。

強烈建議大家去讀曹景宗的傳記,為其人傲嬌,唯獨在韋睿面前才表露傲嬌受的本來面目;擁有男人全負面屬性,貪財好色嗜酒,卻也不及危險為好友收屍千里送葬。

正義與邪惡摻雜,

勇武與逗比共存,大抵世間之人,皆如景宗般萬千諸項。

2.中國版拯救大兵瑞恩的故事

西元74年,漢章帝年間,朝廷任命耿恭為戊己校尉,屯兵金蒲城(今天的烏魯木齊,天山一帶),駐守邊疆,其實當時也只有屯兵數百人。75年,北匈奴進攻金蒲城,耿恭兩次迫使北匈奴領兵撤退。

後來耿恭又移師疏勒城,又遭北匈奴猛烈攻擊,城中彈盡糧絕,但耿恭和部下仍堅守不屈,身處險境。

76年,朝廷援軍在柳中(今新疆鄯善縣附近)打敗車師,北匈奴軍隊也驚慌而逃。當時,耿恭的一位老部下范羌也在軍中,他力主營救耿恭,但是其他將領因為深入敵人腹地而不敢去。你們不去,我去,於是範羌便帶領兩千救兵孤軍深入。行軍途中歷經艱險,曾遇到過一丈多深的積雪。

終於援軍精疲力盡,勉強到達了金蒲城。耿恭等人夜間在城中聽到兵馬之聲,以為匈奴來了援軍,大為震驚。範羌從遠處喊道:“我是范羌,漢朝派部隊迎接校尉來了!”城中的人齊呼萬歲。於是打開城門,大家互相擁抱,痛苦流涕。

接到耿恭後,第二天大家便和援軍一道撤退。返回途中遇到北匈奴追兵,漢兵邊站邊走。從疏勒城出發時,耿恭的軍隊還有二十六人,沿途不斷死亡,到第二年三月抵達玉門時,只剩下了十三人。這十三人衣衫襤褸,鞋履洞穿,面容憔悴,形銷骨立,勝利回歸!

讀到這個故事,眼眶又一次的濕潤,耿恭的堅強不屈,范羌對戰友的不離不棄讓人盪氣迴腸!玉門關守將在給皇帝的上書中,一句“不為大漢恥”我覺得是對耿恭的最後評價了!耿恭到達洛陽後,被任命為騎都尉。這件事情後,章帝下詔,將戊校尉,己校尉和西域都護一併撤銷。

3.我們跳到南北朝,講一個激烈的防守反擊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西元507年,南梁和北魏之間的戰爭期間。當時,北魏中山王元英與平東將軍楊大眼(聽這個名字就是個猛人,但他不是主角)等數十萬人馬攻打南梁的鐘離(今安徽鳳陽)。鐘離城北一淮水為阻,北魏人在兩岸架橋,跨過淮水連通南北兩路。當時鐘離城才三千人,守將昌義之督率將士苦守。

戰況異常慘烈,北魏人瘋狂的進攻,北魏軍隊用車載土填入城壕之中,士兵背著土跟隨車後,騎兵又緊跟在後面,這樣一撥一撥的攻城,那些背土的士兵有些人來不及返回,就直接被土給埋進去了,城壕很快被填滿。北魏人用沖車撞城牆,所撞之處城牆的土掉下來一大片,昌義之就命人用泥巴塗補,外面敵人一邊在撞牆。裡面的人一邊在用泥巴飛快的修補。這樣沖車雖然能撞入但終究不能撞毀城牆。北魏軍隊晝夜苦攻,輪班相替,從雲梯掉下來再上去,無人後退。每天交戰數十次,前後殺傷的人數以萬計數,北魏死去的屍體堆的與城牆一般高。

二月,北魏宣武帝詔令元英返回,但元英堅持攻打。南梁的梁武帝此時也命令豫州刺史韋睿和曹景宗率兵去援救鐘離。韋睿千里疾馳,一夜之間在北魏前線建立起進攻陣地,使得元英驚呼為神人。雙方展開激戰,戰事一時膠著。三月,淮水暴漲,韋睿派兵乘鬥艦競發,擊魏軍。另外一小船載草,燒毀了北魏建立的橋柵。魏軍大潰,死者十余萬,斬首亦如之。

韋睿派人報告昌義之,昌義之激動得說不出話,但叫:我又活了,我又活了(更生,更生)!此戰生擒北魏軍隊五萬人,收其資糧,器械山積,牛馬驢騾不可勝計。後北魏元英被免為平民,楊大眼充軍。

這場戰爭在南北朝期間不算出名但絕對精彩,北魏進攻的兇猛,昌義之防守的慘烈,韋睿救援的迅疾堪稱經典!

沿途不斷死亡,到第二年三月抵達玉門時,只剩下了十三人。這十三人衣衫襤褸,鞋履洞穿,面容憔悴,形銷骨立,勝利回歸!

讀到這個故事,眼眶又一次的濕潤,耿恭的堅強不屈,范羌對戰友的不離不棄讓人盪氣迴腸!玉門關守將在給皇帝的上書中,一句“不為大漢恥”我覺得是對耿恭的最後評價了!耿恭到達洛陽後,被任命為騎都尉。這件事情後,章帝下詔,將戊校尉,己校尉和西域都護一併撤銷。

3.我們跳到南北朝,講一個激烈的防守反擊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西元507年,南梁和北魏之間的戰爭期間。當時,北魏中山王元英與平東將軍楊大眼(聽這個名字就是個猛人,但他不是主角)等數十萬人馬攻打南梁的鐘離(今安徽鳳陽)。鐘離城北一淮水為阻,北魏人在兩岸架橋,跨過淮水連通南北兩路。當時鐘離城才三千人,守將昌義之督率將士苦守。

戰況異常慘烈,北魏人瘋狂的進攻,北魏軍隊用車載土填入城壕之中,士兵背著土跟隨車後,騎兵又緊跟在後面,這樣一撥一撥的攻城,那些背土的士兵有些人來不及返回,就直接被土給埋進去了,城壕很快被填滿。北魏人用沖車撞城牆,所撞之處城牆的土掉下來一大片,昌義之就命人用泥巴塗補,外面敵人一邊在撞牆。裡面的人一邊在用泥巴飛快的修補。這樣沖車雖然能撞入但終究不能撞毀城牆。北魏軍隊晝夜苦攻,輪班相替,從雲梯掉下來再上去,無人後退。每天交戰數十次,前後殺傷的人數以萬計數,北魏死去的屍體堆的與城牆一般高。

二月,北魏宣武帝詔令元英返回,但元英堅持攻打。南梁的梁武帝此時也命令豫州刺史韋睿和曹景宗率兵去援救鐘離。韋睿千里疾馳,一夜之間在北魏前線建立起進攻陣地,使得元英驚呼為神人。雙方展開激戰,戰事一時膠著。三月,淮水暴漲,韋睿派兵乘鬥艦競發,擊魏軍。另外一小船載草,燒毀了北魏建立的橋柵。魏軍大潰,死者十余萬,斬首亦如之。

韋睿派人報告昌義之,昌義之激動得說不出話,但叫:我又活了,我又活了(更生,更生)!此戰生擒北魏軍隊五萬人,收其資糧,器械山積,牛馬驢騾不可勝計。後北魏元英被免為平民,楊大眼充軍。

這場戰爭在南北朝期間不算出名但絕對精彩,北魏進攻的兇猛,昌義之防守的慘烈,韋睿救援的迅疾堪稱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