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參觀鉛山“鵝湖書院”,感受千年理學遺風

在江西省鉛山縣城東南群峰環繞的鵝湖山北麓,有一個歷史悠久、久負盛名的鵝湖書院,這裡群峰環繞,林木蔥蘢,風景秀麗,於綠林深處,“鵝湖書院”便坐落其中。

據稱,鵝湖原名荷湖,

因山上有湖,多生蓮荷而得名。相傳,東晉一寒士隱居于此,用湖養鵝,隱士蓄了一對白鵝,後“其雙鵝育子數百,羽翮成乃去”,故稱鵝湖。

“鵝湖書院”自南宋迄今已有800多年歷史,是理學家朱熹的治學之所。史上聞名遐邇的“鵝湖之會”就在此地舉行,它與白鹿洞書院、豫章書院、白鷺洲書院並稱“江西四大書院”,

名聞於世,屬江南四大書院之一。

11月15日下午,記者隨2017“戀山戀水戀鄉愁,秀美鄉村鉛山遊”精品線路旅遊觀光團一行百餘人專程來到鉛山縣鵝湖鎮,特地遊覽了古代江西四大書院之一的“鵝湖書院”,感受千年理學遺風。

一踏入書院大門,就仿佛穿越了時空隧道,回到千年之前。我們不禁屏息凝氣,緩步而行,踩著先哲曾經走過的小徑,用我們的腳步,丈量著已經發黃的歷史,用我們的想像,去感受著先哲智慧的光環。

院內古樹參天,斯人已去,書院依舊,惟有這些古樹曾注目那些莘莘學子,聆聽過他們的朗朗書聲,見證著書院千年春秋的變遷。

“鵝湖書院”聚居過許多學者,曾經是一個著名的文化中心。

尤其是南宋理學家朱熹與陸九淵等人的鵝湖之會,更是成為中國儒學史上一件影響深遠的盛事。南宋淳熙二年,朱熹、陸九齡、陸九淵、呂祖謙等當時著名的理學家會聚於此,辯論“性理”之道。這次辯論中所顯現出來的思想火花照亮了理學發展的前途,使得這裡後來成為舉國關注的學院,學子心中的聖地,造就了鵝湖書院的一個鼎盛時期。

這所書院,自南宋至清代,八百多年來,幾遭兵毀,又幾次重建。其中尤以清代康熙五十六年整修和擴建工程規模最大,康熙皇帝還為禦書樓題字作對。至今牌坊、泮池、後殿、廂房等建築保留尚完好;泮池兩側的廂房內,尚存明、清兩代古碑13塊,是研究這座書院歷史的珍貴資料。

現在,鵝湖書院已經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離開書院,我不禁感慨萬千,時光荏苒,一躍千年,物是人非,不死的是這些千年理學遺風必將流芳百世。而今閱古人著作,其情其景,仍能穿越時空,歷歷在目。不由得使我頓時想起詩人張靜江的一首《鵝湖書院》詩:

八百年風雨滄桑,縱觀峻閣崇樓,天下古色,依舊斑讕留勝跡;

三萬里河山塵障,侈論程朱義理,斯人斯語,渾似曲項向天歌。

更多推薦:

「發現上饒」這個隱藏在深山的避暑隱居地,只住著五個人

「發現上饒」去方志敏的故鄉,尋找家鄉最幸福的味道

「發現上饒」另一個沙溪,饒東古鎮,夏布之鄉

「發現上饒」辣椒炒肉,就一定要是餘幹辣椒啊!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

【發現上饒】要在這個神仙村,帶著紅色的記憶,飲一杯最烈的酒

——END——

渾似曲項向天歌。

更多推薦:

「發現上饒」這個隱藏在深山的避暑隱居地,只住著五個人

「發現上饒」去方志敏的故鄉,尋找家鄉最幸福的味道

「發現上饒」另一個沙溪,饒東古鎮,夏布之鄉

「發現上饒」辣椒炒肉,就一定要是餘幹辣椒啊!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

【發現上饒】要在這個神仙村,帶著紅色的記憶,飲一杯最烈的酒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