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俄羅斯將不給中國的技術交給韓國助其研發先進魚雷?其實都被騙了

1970年,韓國成立國防科學研究所,又稱:ADD,開始研究魚雷技術,先引進美制MK44輕型魚雷技術,成為可以研製魚雷的國家。2004年,完成以歐洲MU90魚雷為基礎的“藍鯊”輕型反潛魚雷,2009年又完成“紅鯊”火箭助推魚雷。

讓人們沒有想到的,2013年時,韓國說自已研發出了超空氣泡魚雷,一款可以在水中“飛行”,速度得比跑車快的魚雷,讓人相當吃驚。

韓國公開的視頻

這是俄羅斯在上世紀90年代才公開的技術,稱:暴風魚雷,其頭部安裝了一個空氣泡發生器,用於製造局部氣泡,

也就是不斷噴出氣體,生成大量的氣泡空穴,使得魚雷完全被空泡包圍,而不是水,這樣可以利用火箭發射機達到更高的航速,實現大約200節的航速。原理簡單,具備實施難度不小,目前僅三個國家掌握:中國,俄羅斯,伊朗。

暴風魚雷

由於暴風魚雷速度太快,

幾乎沒法躲避,號稱為:航母殺手,也許是它的名氣太大,有人故意散佈其只是直航式魚雷,沒有制導能力,卻根本無視俄方公開介紹中的有關有線制導的介紹:尾部有一個制導導線線軸,當魚雷在水中航行時釋放出導線,以導線接收魚雷發出的制導控制信號。

暴風魚雷

上世紀90年代起,中國也是看中這款魚雷想採購,結果俄羅斯拒絕賣給中國,沒想到俄方將這一技術交給韓國助其研發先進魚雷,俄方對韓國太大方了,那時韓國可以隨意從俄羅斯引進軍用裝備,也引進了俄式軍事技術,那麼獲得暴風魚雷技術顯然可能,關鍵是韓國成功完成仿製,成為第四個國家,連美國都沒有搞定。

可惜2013年時,

韓國僅公開了個試驗視頻,顯示在試驗水池中,魚雷高速運行卻沒有公開魚雷外觀照片,然而在2017年11月,人們才第一次看到的實物,直徑僅125毫米,這只是一個縮比例的測試魚雷--這時露出真實面目,大家才發現都被它驢慘了,韓國僅完成在試驗水池內的原理試驗就拿到展會上報喜了。

樣雷

據韓國研究人員說,魚雷的尺寸還沒有確定,將在2020年左右進行海上試驗,或者說,研究工作依然處於原理測試中,實戰型號的設計方案尚沒有最後定型,否則也無此說法了!如此論來,俄方根本沒給韓國全部技術,只能給了一點基礎性的東西,結果韓國以為拿到全部東西,我們也以為俄方大方--其實大家都被俄方騙了。

僅125毫米

原以為已取得什麼重大成就,其實只是試驗水池中取得了一些成就,如果真是這樣,我們拿出來的成果是不是可以堆成山了?以這樣的成果,要實現交付使用,那可不是一年二年。別看魚雷技術已有相當悠久歷史,難度卻相當大,全球能造魚雷的國家比能造導彈的國家還要少,可見其難度之大。從樣雷到定型,花個十年八年,真不算意外了,尤其以韓國連樣雷,僅有原理類比樣魚的狀態,十年也許是快的!更不要說,此前的記錄,無論是“藍鯊”,還旨“紅鯊”可惜兩者長期處於不成熟狀態,且前者性能略低於原型,多次出現試射失敗,也有過說問題解決了,結果沒幾天又重新測試的事情。

僅125毫米

原以為已取得什麼重大成就,其實只是試驗水池中取得了一些成就,如果真是這樣,我們拿出來的成果是不是可以堆成山了?以這樣的成果,要實現交付使用,那可不是一年二年。別看魚雷技術已有相當悠久歷史,難度卻相當大,全球能造魚雷的國家比能造導彈的國家還要少,可見其難度之大。從樣雷到定型,花個十年八年,真不算意外了,尤其以韓國連樣雷,僅有原理類比樣魚的狀態,十年也許是快的!更不要說,此前的記錄,無論是“藍鯊”,還旨“紅鯊”可惜兩者長期處於不成熟狀態,且前者性能略低於原型,多次出現試射失敗,也有過說問題解決了,結果沒幾天又重新測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