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年虧損20億,他曾被罵是燒錢機器,忍辱負重20年默默的成為霸主

2017年上半年,北京京東方在智慧手機液晶顯示幕、平板電腦顯示幕、筆記型電腦顯示幕出貨量上均位列全球第一。

王東升出生於1957年,白雲街道十裡頭人。畢業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在他的帶領下,短短二十幾年間,京東方從一家電子元器件企業,成長為極具競爭力的全球顯示產業領先企業,以京東方為代表的中國液晶顯示產業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大,從大到強。成長為今天全球半導體顯示產業巨頭。王東升也被業界稱為“中國液晶顯示之父”。

1992年,王東升開始擔任北京電子管廠廠長,次年創辦京東方。面對市場化浪潮和技術替代的雙重衝擊下工廠一度瀕臨倒閉。

學財務出身的王東升,自學電腦程式設計、接觸人工智慧,為了學習更多的前沿技術,當年二十幾歲的他甚至在廠裡的機房睡了兩年。年輕時的王東升就顯示出了與眾不同的堅韌與執著。

在殘酷的行業週期洗禮中,王東升通過對半導體顯示行業技術特點和行業週期波動的研究,

提出了企業生存定律,即:若保持價格不變,顯示產品性能每36個月須提升一倍以上。這一週期正被縮短。

2005年至2006年,在產業下行週期,京東方連續虧損。王東升也一度深受質疑,壓力倍增。但王東升憑藉“產業強國”的信念和對產業規律的深刻理解,迎難而上,化市場低谷為企業成長機會。

王東升回憶那段日子:“京東方闖入了當今世界的高精尖產業,

成為追趕者,如果沒有信念和毅力,我們不會成為闖入者,沒有必要自討苦吃。既然闖入了只有向前走,因為沒有退路。我們面對的是萬仭峭壁,每一步都是新高度,一失足則粉身碎骨。”

立志產業報國成為全球面板行業領導者,作為後進者,在跨國公司擠壓、連續虧損並巨虧、燒錢罵聲、不斷調整自我中鏖戰10年,京東方成為全球行業第五,2012年盈利、2013年前三季度業績大增。

用京東方員工的話說,正是由於董事長一班人長期在崎嶇的道路上艱難探索,在競爭中飽受誤解和詰難,才練就了他今天的矢志不渝和憂患意識。

在行業低谷期,王東升帶領京東方堅持技術和管理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確立了在國內TFT-LCD行業的領先地位。2006年,京東方在總投資上升約7.3%的情況下,實現產能擴張30%以上。2007年二季度,行業回暖,蓄勢待發的京東方抓住機遇,

每月贏利達1個億以上。

從2011年開始,京東方年新增專利申請量大幅增長,從2011年的1292件,增長至2014年的5116件,增長超4倍。公開資料顯示,京東方2014年新增專利申請量5116項,年新增專利申請量全球領先,目前累計可使用專利超過32000項,具備了較強的專利防禦能力。

2010年,京東方虧損20億元,這已是京東方連續多年虧損,“燒錢機器”等刺眼的指責在網路上頻頻出現。很多質疑集中在一點上:企業投入了大量資金,“成績單”為何還這麼難看?

其實,很少有人意識到,在京東方虧損的那些年,公司每年的研發投入仍保持在幾億至十幾億元的高位。

“把研發投入稍微收緊一點,不就能扭虧了嗎?”王東升自問自答說到,有的成本可以壓縮,但研發投入絕對不能放鬆。京東方的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一直在7%以上,即便是虧損的那些年也沒有改變。在王東升看來,“創新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如果降低研發,就等於降低了公司的目標。

2016年,IFI公佈的美國授權專利數TOP50裡,京東方和華為是僅有的兩家中國大陸企業。

去年,在炙手可熱的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該公司的份額超過所有競爭對手,全球三分之一的平板電腦和五分之一的智慧手機使用了京東方製造的螢幕。在2016年的《財富》中國500強榜單中,京東方以收入486億元排名第128位。該公司擁有7條不同規格的生產線,還有3條正在建設當中。其中,京東方位於安徽合肥的第10.5代TFT-LCD生產線是當今全球最高世代線。

最近這幾個月,京東方這一名詞多次上了頭條,尤其是此前宣佈了第六代柔性 AMOLED 正式量產的消息之後,也讓京東方成為了繼三星、LG 之後的第三家能夠量產柔性 OLED 螢幕的廠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第六代 AMOLED 面板的生產線上,目前僅有三星與京東方!

目前在OLED新一輪的競爭當中,大陸面板廠沒有再重蹈液晶的覆轍,搶先佈局,打破了韓廠一家獨大的局面。

京東方此次量產的成都6代柔性OLED生產線總投資約在465億左右,該生產線使用了三星一樣的業內最先進的半切蒸鍍技術,原理就是將玻璃基板切為二分之一進行蒸鍍,技術難度非常高,採用的柔性封裝技術也實現了顯示幕的彎曲和折疊。目前京東方已經交付的客戶包括了華為、OPPO、VIVO、小米、中興、努比亞等十余家廠商,未來將有更多國產手機品牌能夠使用到OLED螢幕。

王東升:我手上有一道疤,這是怎麼來的呢?我們搞液晶面板要用大量的年輕人,但老員工也得工作解決生計啊,所以我們曾想做一個汽車空調項目。當時約一家外國企業社長見面,其中有個人在酒桌上講了很多難聽的話,非常瞧不起中國人。我一直強忍著,氣到把手裡酒杯捏碎了,後來才發現血流出來了。

在國際合作中,真的有時候會感受到屈辱,那你必須要忍啊。現在中國強大起來了,年輕一代可能不瞭解,以前真的是不尊敬你的,但你還要向他們學啊!那時我們心裡就想,終有一天我要超過你!

京東方虧損20億元,這已是京東方連續多年虧損,“燒錢機器”等刺眼的指責在網路上頻頻出現。很多質疑集中在一點上:企業投入了大量資金,“成績單”為何還這麼難看?

其實,很少有人意識到,在京東方虧損的那些年,公司每年的研發投入仍保持在幾億至十幾億元的高位。

“把研發投入稍微收緊一點,不就能扭虧了嗎?”王東升自問自答說到,有的成本可以壓縮,但研發投入絕對不能放鬆。京東方的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一直在7%以上,即便是虧損的那些年也沒有改變。在王東升看來,“創新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如果降低研發,就等於降低了公司的目標。

2016年,IFI公佈的美國授權專利數TOP50裡,京東方和華為是僅有的兩家中國大陸企業。

去年,在炙手可熱的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該公司的份額超過所有競爭對手,全球三分之一的平板電腦和五分之一的智慧手機使用了京東方製造的螢幕。在2016年的《財富》中國500強榜單中,京東方以收入486億元排名第128位。該公司擁有7條不同規格的生產線,還有3條正在建設當中。其中,京東方位於安徽合肥的第10.5代TFT-LCD生產線是當今全球最高世代線。

最近這幾個月,京東方這一名詞多次上了頭條,尤其是此前宣佈了第六代柔性 AMOLED 正式量產的消息之後,也讓京東方成為了繼三星、LG 之後的第三家能夠量產柔性 OLED 螢幕的廠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第六代 AMOLED 面板的生產線上,目前僅有三星與京東方!

目前在OLED新一輪的競爭當中,大陸面板廠沒有再重蹈液晶的覆轍,搶先佈局,打破了韓廠一家獨大的局面。

京東方此次量產的成都6代柔性OLED生產線總投資約在465億左右,該生產線使用了三星一樣的業內最先進的半切蒸鍍技術,原理就是將玻璃基板切為二分之一進行蒸鍍,技術難度非常高,採用的柔性封裝技術也實現了顯示幕的彎曲和折疊。目前京東方已經交付的客戶包括了華為、OPPO、VIVO、小米、中興、努比亞等十余家廠商,未來將有更多國產手機品牌能夠使用到OLED螢幕。

王東升:我手上有一道疤,這是怎麼來的呢?我們搞液晶面板要用大量的年輕人,但老員工也得工作解決生計啊,所以我們曾想做一個汽車空調項目。當時約一家外國企業社長見面,其中有個人在酒桌上講了很多難聽的話,非常瞧不起中國人。我一直強忍著,氣到把手裡酒杯捏碎了,後來才發現血流出來了。

在國際合作中,真的有時候會感受到屈辱,那你必須要忍啊。現在中國強大起來了,年輕一代可能不瞭解,以前真的是不尊敬你的,但你還要向他們學啊!那時我們心裡就想,終有一天我要超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