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YouTube與Ticketmaster達成票務合作,到底幸福了誰?

編譯 | Dewelf

校對 | 李雪嬌

編輯 | 趙星雨

雙方能有這樣的合作其實並不讓人意外。

從YouTube飽受詬病的“價值鴻溝”到Ticketmaster長期以來對黃牛兼管不利,這兩家公司似乎一直以來都對音樂人群體不太友好。為了緩解與音樂人之間的矛盾,兩家公司也都曾推出過各自音樂人向的發展計畫,譬如YouTube希望通過建立Artist Resources頁面來説明音樂人更好變現獲益;Ticketmaster則發起了Verified Fan活動,希望能繞開黃牛將一手票之間送到忠實粉絲手裡(不過這項活動也有一些爭議)。

YouTube和Ticketmaster之所以能走到一起,

正是出於共同的利益,希望説明音樂人能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收益。不過,截至目前這項新功能還只有一些頭部藝人可以享受到,而且開放地區只有美國。根據YouTube在當地時間14日發佈的博文,預計未來將首先在北美地區推廣這項功能,之後再逐步運用到全球其他地區。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這項新功能僅限於音樂人的官方視頻,很多UGC的視頻將可能適用另一套的Content ID體系。一名YouTube代表向Billboard表示,整合後的使用者體驗設計將全部由YouTube完成,同時未來平臺還將在更多的音樂人視頻中上線這一功能。

那麼,哪類音樂人會是這次合作最大的受益者呢?這個問題現在還不太好回答。儘管看上去YouTube有著巨大的流量(每天平臺的視頻觀看總時長都高達10億小時),

但其觀看品質和用戶參與程度卻並不那麼明朗。此前Spotify之所以能與Ticketmaster有不錯的整合,很大程度是因為前者突出的技術能力,能夠識別出5%的頭部忠實粉絲並將預售票出售給他們;Bandsintown在高針對性的活動方面也有著相似的技術;而Facebook最主要的價值在於它的規模和體量。

△YouTube上人氣很旺的遊戲解說員Markiplier

雖然YouTube的體量同樣不小,但從其和Ticketmaster的整合中獲益最多的,很可能還是一些對YouTube依賴較大的音樂人,也就是說,這類音樂人通常會選擇在YouTube首發他們的內容。有趣的是,這部分的藝人中還可能包括一些非音樂藝人,像網紅遊戲解說員Markiplier也在Ticketmaster售票。目前就票務合作是否會涉及戲劇、體育比賽等其他領域的問題,

YouTube方面尚未予置評。

當被問及YouTube是否將考慮同其他票務平臺相整合的問題時,一名YouTube代表只是簡單重申了14日博文中一句總結性的話,“作為我們一貫的説明音樂人發展宗旨的一部分,我們將繼續尋求其他的方式來使音樂人和粉絲之間有更好的連接。”

鑒於在之前與Spotify的合作中,Ticketmaster有七個月時間都是其唯一的票務合作平臺,之後才逐漸開始與AXS和Eventbrite的合作,YouTube同樣也有可能實行與之相同的策略。

(編譯自Billboard)

本周輪值編輯:趙星雨

聯繫方式:keith.kyo@hotmail.com

招聘| 大家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我們的招聘啟事

商業| YouTube“價值缺口”再次引發論戰,讓音樂人賺到應得的才是真

(編譯自Billboard)

本周輪值編輯:趙星雨

聯繫方式:keith.kyo@hotmail.com

招聘| 大家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我們的招聘啟事

商業| YouTube“價值缺口”再次引發論戰,讓音樂人賺到應得的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