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濕氣的死對頭,水裡撒一把,逼走10年濕毒,腰細了,肚子也平了!

大家有沒有發現,每年過了夏季、秋季,身體就會沉重疲乏,昏昏沉沉,沒有精神,皮膚油膩,氣色還不好,肚子肥胖,便便不成形還粘馬桶,這說明體內濕氣重了。濕氣是風、寒、暑、濕、燥、火六種病邪之一,

中醫有“千寒易除,一濕難去”的說法。人如果夏秋淋雨涉水或在潮濕的環境中,濕氣就會通過呼吸道、皮膚毛孔等入侵體內,在各個臟腑組織之中“安營紮寨”,並“長期居住”。如果我們平時洗腳時加入一點這個東西,就能很好的預防這些。

艾葉泡腳的正確方法:取幹艾葉(一把即可),放在鍋內加水,水開後再熬10分鐘熄火,倒入盆中,等水自然冷卻到腳可以適應的溫度泡腳開始。一直泡到全身微汗,泡腳結束。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15~30分鐘為宜,隨後按摩湧泉穴50-100下即可。一般來說,艾葉泡腳每週2~3次即可,不宜過於頻繁。

將艾葉或者艾條撕碎後放入泡腳捅裡,用滾開的水沖泡一會兒,等艾葉泡開後再對一些溫水泡腳,泡到全身微微出,但不能大汗。泡完腳後再多喝一些溫水,注意要不吃寒涼的食物,好好休息,一般連泡2~3天后,這些因虛火、寒火引起的頭面部、咽喉部的不適都會明顯好轉或消失了。對於身體寒濕重的患者,可以每週用艾葉水泡一次腳,在泡艾葉同時,喝上一杯生薑紅棗水即可去寒又不至瀉氣。

古話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秋季是濕氣旺盛的時候,這時我們就需要祛除體內的濕毒了,無花果有清熱解毒,化痰祛濕的功效。還含有豐富的營養剛好補充我們平時所缺的。

這個祛濕茶由赤小豆,薏米,芡實,玫瑰花,紅棗,蒲公英組成,既能祛濕排毒,還能健脾胃,調理氣色。薏米經過炒制,降低了其涼性,不傷脾胃,再加入溫性的紅棗,雙重保護脾胃,既是脾胃不好也可飲用。

蒲公英具有很好的利尿作用,經常喝一喝毒素也會跟著尿液排出,從而達到排出濕氣的目的。濕氣重的朋友不妨試試,祛濕效果杠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