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最成功的常山趙子龍,陳佩斯妹夫,對患病妻子始終如一,低調幸福

今天要說的這位,他90年代進軍娛樂圈,演技與實力並存卻沒有紅,

妻子患病他一直陪伴左右不離不棄,他就是著名笑星陳佩斯的妹夫張山。

1968年,張山出生在山東省青島市一個文藝家庭,他小時候的理想並不是當演員,而是當畫家。18歲那年,張山差點被山東工藝招去畫畫,但命運的安排讓他最終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

畢業後被分配到北京電影製片廠,幹起了演員這一行。

1993年,他在電視劇《女人不是月亮》中飾趙鬼一角,小試身手。1994年,靠著硬朗帥氣的扮相,張山被同學張光北介紹到《三國演義》劇組,扮演英勇精武的蓋世英雄趙子龍。結果,他將趙子龍的虎將風範演繹得栩栩如生,

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1995年1月底,在北京電影製片廠舉辦的迎春晚會上,張山身著一襲白西裝,獨唱了一首《北國之春》,引起台下一位美女的注意。美女就是陳麗達,“笑星”陳佩斯的妹妹。

陳麗達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不僅人長得漂亮,

而且還是北影廠小有名氣的電影剪輯師,剪輯製作了《綁架在午夜》《傻冒經理》《父子老爺車》等多部電影。這樣一位多才多藝的美女身邊自然不乏愛慕者,但卻很少有人能入得了她的眼,不過看到張山,她的心動了。

1996年5月,28歲的張山與小他兩歲的陳麗達在北京結婚。

第二年,他們的女兒張嘉芸降生。1998年6月,陳麗達提出辭職回家做全職太太,不安地問張山:“你不會嫌我吃閒飯吧?”張山說:“你就放心帶閨女吧,我有能力養活你們娘兒倆!”

。張山和大舅哥陳佩斯住在一棟樓裡,兩家樓上樓下,但各有各的練字空間。很多人不瞭解,其實陳佩斯的書法也很厲害,當年北影廠的一幫年輕人都跟在他後面學寫字。如今,張山和大舅哥經常切磋技藝,

兩人的情趣十分相投。

2003年9月,張山的母親糖尿病惡化,老人四肢浮腫,眼睛看什麼都一片模糊,痛苦不堪。張山把母親接到北京住院治療,陳麗達盡心盡力地照顧婆婆,每天夜裡幾次起來照顧婆婆吃藥、上廁所,睡不了一個囫圇覺,直到老人幾個月後出院回青島休養,她一直毫無怨言。

2009年秋天,陳麗達總是莫名其妙地感到饑餓,一天要吃四五頓飯,身體卻越來越消瘦,而且經常滿身大汗。張三帶妻子到醫院一檢查,得知她患上了甲亢。治病的過程中,陳麗達每天要服用大量激素。半年後,陳麗達的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但體重卻飆升到了90公斤。陳麗達覺得這樣的自己和丈夫站在一起太不般配了,昔日樂觀開朗的她變得越來越沉默憂鬱,脾氣也越來越壞。

張山在客廳裡鋪上練功墊,與陳麗達肩並肩坐在墊子上,跟著視頻練瑜伽。與此同時,他還經常抽空帶妻子爬山。遇到熟人、朋友,張山就拉著陳麗達大方地介紹:“這是我太太,以前北影廠的才女,現在是我們家的CE0。”說這話時,張山一臉幸福,絲毫不在意對方驚訝的目光。慢慢地,陳麗達相信丈夫是真的不在意自己的身材,臉上又開始浮現出幸福的笑容。

經過不懈努力,陳麗達的體重終於恢復正常,那個樂觀、自信、豁達的賢慧女人又回來了。

這麼多年,張山和妻子攜手走過,經歷了種種磨難後,兩人的感情更深了。和睦的家庭氛圍,更加滋潤了張山的事業,短短幾年內,他參演了多部影視劇。2015年夏天,他們的女兒張嘉芸還考上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學。

如今,事業有成,婚姻幸福,孩子爭氣,張山和妻子成了圈內有名的模範夫妻。而談起他們成功的婚姻和家庭,張山感慨地說:“因性格不同,也許一百對夫妻有一百種相處方式。但作為一個男人,我認為只有懂得自己的責任和擔當,家庭才能駛入幸福軌道……”

2009年秋天,陳麗達總是莫名其妙地感到饑餓,一天要吃四五頓飯,身體卻越來越消瘦,而且經常滿身大汗。張三帶妻子到醫院一檢查,得知她患上了甲亢。治病的過程中,陳麗達每天要服用大量激素。半年後,陳麗達的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但體重卻飆升到了90公斤。陳麗達覺得這樣的自己和丈夫站在一起太不般配了,昔日樂觀開朗的她變得越來越沉默憂鬱,脾氣也越來越壞。

張山在客廳裡鋪上練功墊,與陳麗達肩並肩坐在墊子上,跟著視頻練瑜伽。與此同時,他還經常抽空帶妻子爬山。遇到熟人、朋友,張山就拉著陳麗達大方地介紹:“這是我太太,以前北影廠的才女,現在是我們家的CE0。”說這話時,張山一臉幸福,絲毫不在意對方驚訝的目光。慢慢地,陳麗達相信丈夫是真的不在意自己的身材,臉上又開始浮現出幸福的笑容。

經過不懈努力,陳麗達的體重終於恢復正常,那個樂觀、自信、豁達的賢慧女人又回來了。

這麼多年,張山和妻子攜手走過,經歷了種種磨難後,兩人的感情更深了。和睦的家庭氛圍,更加滋潤了張山的事業,短短幾年內,他參演了多部影視劇。2015年夏天,他們的女兒張嘉芸還考上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學。

如今,事業有成,婚姻幸福,孩子爭氣,張山和妻子成了圈內有名的模範夫妻。而談起他們成功的婚姻和家庭,張山感慨地說:“因性格不同,也許一百對夫妻有一百種相處方式。但作為一個男人,我認為只有懂得自己的責任和擔當,家庭才能駛入幸福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