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注意了!7-9個月,寶寶變成爬行動物,父母應該注意哪些?

上篇文章講到寶寶到了6個月左右通過鍛煉能獨立坐著玩耍,今天我們講寶寶如何學會爬行。有研究表明,爬對寶寶的空間感知能力、警覺性情緒、感受性及主動性的發展都有幫助,

爬的動作絕非可有可無,嬰兒學爬的階段是不可省略的。

寶寶的生長進入第7個月之後,他的活動能力顯著提高,這時他的身體已經具備爬行的能力。此時,寶寶身體運動需要四肢協調,而爬行就是四肢並用的開始。寶寶學爬行的過程非常有意思,他最初的動作是先退後,學會身體後移,然後再手腳配合著向前爬,這是在試探著前進。另外活動空間的擴大讓寶寶初步體驗到無所不能的感覺,

能大大地刺激其學爬的興趣。

所以,在這個階段,父母需要掌握爬行的技巧,或者說,父母需要跟寶寶一起學如何爬。說起寶寶會不會爬,很多年輕的父母似乎並不看重,起碼不像對寶寶學走路,學說話那樣關注。一些父母對爬的重要性不甚瞭解,何況傳統的看護寶寶的方法通常強調安全性,保護性。比如說:寶寶在3個月開始學會翻身,在6個月能夠直身端坐,

雖說也是肢體動作,但卻是原地,完全不會因為身體的移動發生危險,容易看護,而爬卻不然,爬是寶寶自由移動身體的第一步,活動範圍由此擴大了許多,在父母看來,危險性和看護的難度也大了很多,所以,他們往往限制寶寶爬。從爬到直立學走,大概有三四個月的時間,很容易被坐著玩取而代之,尤其是性格安靜、不愛活動的寶寶。還有的父母認為不會爬也不會影響寶寶學習走路,
會走就行了,會不會爬並不重要,這種觀念是絕對錯誤的。

父母如何教寶寶爬行呢?父母需要瞭解寶寶爬行的特點,就像前面所說,寶寶能夠自如翻身就有了學爬的機會,開始他只能趴著玩但不能向前爬,或者是在原地旋轉及後退。此時父母可有意識地教寶寶練習爬。將嬰兒俯臥在床上,媽媽在嬰兒面前擺弄會叫會響的玩具,如小鴨子、小熊打鼓等……吸引寶寶的注意,

並不停說:寶寶,小鴨子會叫,快來拿啊!爸爸在身後用後推著寶寶的雙腳掌,使其借助爸爸的力量向前移動身體,接觸到玩具,以後逐漸減少幫助,訓練寶寶自己爬。開始爬行時寶寶可能很費力,腹部離不開床面,大人可用一條毛巾放在他的腹部,然後提起腹部讓他練習手膝爬行,漸漸地他會上下肢協調起來,可以用雙的及雙膝協調靈活向前爬行 。注意飲食後不宜立即練習,
每次練習時間不宜過長,為10分鐘左右。

更有意思的事情發生在寶寶學會了獨立爬行之後,寶寶徹底變成了一隻爬行動物,他在家裡的床上,地板上,沙發上,甚至角落到處爬來爬去。這時做父母的千萬要注意寶寶爬行時的安全和衛生。家裡佈置要重新審視,地板要打掃乾淨,鋪上席子、地毯或棉墊之類的東西。傢俱的尖角要用海綿或布包起來,藥品也不要放在寶寶能抓到的地方。室內電線要絕對安全,電線、電源開關、插座、檯燈等電器,要放在寶寶摸不到的地方。如果有不用的插口,應當用絕緣材料將它們塞好、封上。窗戶應有護欄,或者使床遠離窗戶,防止寶寶爬上窗臺。熱的湯、飯菜上桌後,不要讓他接近或爬上桌子。放在桌上的開水瓶,茶具、花盆等儘管寶寶夠不著,但他有可能抓住桌面把它們拉下來。不要讓寶寶用爬髒的小手直接拿東西吃。寶寶爬來爬去時,父母最好在一旁看護,否則一旦寶寶發生危險,將追悔莫及。

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的,可以轉發給更多父母看哦,或者收藏。想瞭解更多育兒知識,記得點擊關注哦。

室內電線要絕對安全,電線、電源開關、插座、檯燈等電器,要放在寶寶摸不到的地方。如果有不用的插口,應當用絕緣材料將它們塞好、封上。窗戶應有護欄,或者使床遠離窗戶,防止寶寶爬上窗臺。熱的湯、飯菜上桌後,不要讓他接近或爬上桌子。放在桌上的開水瓶,茶具、花盆等儘管寶寶夠不著,但他有可能抓住桌面把它們拉下來。不要讓寶寶用爬髒的小手直接拿東西吃。寶寶爬來爬去時,父母最好在一旁看護,否則一旦寶寶發生危險,將追悔莫及。

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的,可以轉發給更多父母看哦,或者收藏。想瞭解更多育兒知識,記得點擊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