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廣州車展|馮興亞:廣汽的武林絕學——協同創新,開放合作|中國汽車報

廣州車展期間,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接受了記者專訪。

他肯定了2017年廣汽集團取得的成績,對品牌建設工作進行了總結。面對即將到來的2018年,馮興亞對汽車市場的形勢持樂觀的態度,並表示廣汽集團的重點工作將圍繞新能源和智慧互聯兩大領域展開。

“向來看好市場,沒有不好的行業,只有不好的企業。”

今年前10個月,廣汽集團實現產銷近165萬輛,同比增長均接近26%,增幅大幅高於行業均值,前十個月銷量即比肩去年全年銷量。

今年廣汽集團更五度入圍財富世界500強,排名238位,比去年上升65位元,上升幅度達21%,品牌影響力大幅度提升。

馮興亞告訴記者:

對於廣汽集團在2017年的表現,我們比較滿意。今年我們的產銷目標是180萬輛,現在可以期待超過190萬輛。集團在銷售收入、產值還有利稅的水準,

都超過年初設定的目標。除了經營成果外,我們在品牌建設上也做了很多工作,今年是廣汽的品牌升級年。年初廣汽集團參加北美車展,是中國自主品牌第一次走進北美車展主展館。剛剛,北美車展組委會主席再次向我們發出邀請,希望廣汽集團在2018年年初繼續參加北美車展。進軍北美市場也是我們的一個目標,所以我們也願意再次參加北美車展。此外,《財富》全球論壇12月6號要在廣州舉行,
廣汽是《財富》全球論壇的合作夥伴,也是唯一官方用車,與《財富》國際科技頭腦風暴大會也達成了合作關係。這些活動都為品牌傳播、品牌塑造奠定了良好基礎。

產品方面,今年廣汽傳祺發佈了GS7和GS3,電動車GE3也投放市場,今天又推出了GM8,

全年共有7款全新產品,產品投放很密集。更重要的是,這些產品都受到了市場的歡迎。

綜合這幾個方面,產品的突出表現、品牌形象提升、經營指標的完成,廣汽集團今年會圓滿完成董事會給我們下達的經營計畫。

馮興亞說。

對於明年市場的判斷,馮興亞表示出了樂觀態度。“我對市場向來是看好的,沒有不好的行業,只有不好的企業。企業永遠要以樂觀的態度、以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追求這樣的精神去面對整個行業。

”馮興亞說,“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汽車企業應該不斷地調整產品結構,實現技術升級,開發出滿足各種人群需求的產品。我預測,明年的汽車市場應該能和今年打個平手。”

“新能源的爆發或晚于預期,智慧互聯則比想像中更快。”

今年4月,廣汽智聯新能源產業園奠基,總體投資超450億元,總規劃面積7500畝;年內,廣汽集團還先後與科大訊飛、華為和騰訊展開戰略合作;廣州車展前,廣汽攜手騰訊發佈智慧網聯領域的最新合作成果,並全球首發由廣汽集團自主研發的iSPACE智聯電動概念車。

這一系列舉措都體現出,廣汽集團主動迎接汽車行業變革的挑戰,力圖在新時代的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馮興亞表示,汽車行業正面臨著很多新的挑戰,智慧網聯化的衝擊、新能源的衝擊,更加嚴格的法律法規,外部的壓力和內部需求上的升級要求,對任何汽車廠商來都是挑戰。

當然,這也是一種機遇。廣汽集團在智慧網聯和新能源領域的發展,有兩個原則。一是堅持對內的協同創新,二是堅持對外開放合作。這是廣汽集團發展到現在最寶貴的經驗,也適用于未來新領域發展。

馮興亞說,“對於汽車企業來說,首先要明確有什麼資源,能幹什麼,想幹什麼。面對環境的變化,車企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有些自己幹,有些要聯合起來幹,有些要委託別人幹。”

今年,廣汽成立了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產業園已經規劃好,第一個入駐產業園的是廣汽新能源工廠。馮興亞告訴記者,這個工廠只做智慧網聯的新能源汽車,不做傳統汽車,工廠具備20萬輛的生產能力,明年年底建成,屆時將投放廣汽全新平臺的智能網聯純電動汽車。

根據廣汽集團的戰略規劃,“十三五”期間要在電動化、智慧網聯化和國際化方面取得突破。

將電動化排在首位,因為它是國家戰略,廣汽注意到新能源發展的必然性,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我們絲毫不懷疑,而且也為此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馮興亞說,“至於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何時爆發, 我認為現在仍難以判斷,或許新能源時代的到來會比我們想像的要慢一些,因為它的發展取決於很多基礎性的東西,如技術的突破、產品的突破、基礎設施的完善等等。但是,智慧網聯汽車的發展速度會比我們想像的更快。”

文:岳 鵬 編輯:王琨

版權聲明

廣汽攜手騰訊發佈智慧網聯領域的最新合作成果,並全球首發由廣汽集團自主研發的iSPACE智聯電動概念車。

這一系列舉措都體現出,廣汽集團主動迎接汽車行業變革的挑戰,力圖在新時代的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馮興亞表示,汽車行業正面臨著很多新的挑戰,智慧網聯化的衝擊、新能源的衝擊,更加嚴格的法律法規,外部的壓力和內部需求上的升級要求,對任何汽車廠商來都是挑戰。

當然,這也是一種機遇。廣汽集團在智慧網聯和新能源領域的發展,有兩個原則。一是堅持對內的協同創新,二是堅持對外開放合作。這是廣汽集團發展到現在最寶貴的經驗,也適用于未來新領域發展。

馮興亞說,“對於汽車企業來說,首先要明確有什麼資源,能幹什麼,想幹什麼。面對環境的變化,車企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有些自己幹,有些要聯合起來幹,有些要委託別人幹。”

今年,廣汽成立了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產業園已經規劃好,第一個入駐產業園的是廣汽新能源工廠。馮興亞告訴記者,這個工廠只做智慧網聯的新能源汽車,不做傳統汽車,工廠具備20萬輛的生產能力,明年年底建成,屆時將投放廣汽全新平臺的智能網聯純電動汽車。

根據廣汽集團的戰略規劃,“十三五”期間要在電動化、智慧網聯化和國際化方面取得突破。

將電動化排在首位,因為它是國家戰略,廣汽注意到新能源發展的必然性,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我們絲毫不懷疑,而且也為此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馮興亞說,“至於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何時爆發, 我認為現在仍難以判斷,或許新能源時代的到來會比我們想像的要慢一些,因為它的發展取決於很多基礎性的東西,如技術的突破、產品的突破、基礎設施的完善等等。但是,智慧網聯汽車的發展速度會比我們想像的更快。”

文:岳 鵬 編輯:王琨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