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內玉米市場一周行情述評及後市分析

一、行情變化

本周(3月6日-3月10日),國內玉米價格繼續上漲。

各地價格周度變化情況如下表:

二、市場分析

1、期貨市場:全球供應龐大,美國農業部在3月份供需報告中預計2016/17年度玉米期末庫存為2.2068億噸,高於市場預期的水準,也高於上月預測的2.1756億噸,同時,美國農業部在最新的供需報告中調高巴西和阿根廷玉米產量預測資料,

令本周CBOT玉米期貨承壓下跌。截至本週五,主力5月合約報收364.25美分/蒲式耳,較上週五380.75跌16.5美分。後半周現貨價格有滯漲並回檔趨勢,從供需面來看,糧源供應仍充裕且後期面臨政策糧投放風險,拖累本周連盤玉米價格下跌,截至本週五,連玉米主力1705合約報收1587元/噸,較上週五1626跌39元/噸。

2、現貨市場:本周國內玉米價格繼續上漲。截止本週五,山東地區深加工企業玉米主流收購價1620-1690元/噸,

較上週五漲30-70元/噸。廣東港口東北產玉米成交價1690元/噸,較上週五漲40-60元/噸。福建漳州港東北產玉米價格1650-1660元/噸(水分15%以內),較上週五上漲10-20元/噸。遼寧錦州港口主流收購玉米價格1500-1520元/噸,較上週五漲10-30元/噸,鮁魚圈港口新季玉米理論平艙價1530-1550元/噸,較上-週五漲30元/噸。

3、市場成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因素提振本周國內玉米價格繼續上漲:玉米上量階段性不足本周正處於北京兩會召開期間,

華北地區環保工作力度增強,其中,河北地區治理更加嚴格,玉米脫粒、購銷均受阻,且疊加基層農戶惜售心理依然濃厚,玉米階段性上量較少,而用糧企業在庫存逐漸消耗、到貨量持續不足的情況下,本周繼續上調玉米收購價。

其中,山東地區深加工企業玉米主流收購價1620-1690元/噸,較上週五漲30-70元/噸,河南地區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在1650-1720元/噸,較上週五漲20-40元/噸不等,而河北地區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上調至1510-1650元/噸,

較上周漲40-60元/噸。同時,東北三省一區的玉米補貼政策,極大的提升了深加工企業以及飼料企業採購積極性,再加上中儲糧一次性儲備收購工作穩步推進,市場整體購銷熱情較高,隨著天氣回溫,不少農戶手中地趴糧銷售進度加快,貿易商囤貨心態增強,東北產區餘糧所剩不多,從而進一步提振市場看漲氛圍,東北產區玉米價格持續上漲,
其中,吉林地區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區間價上調至1370-1460元/噸,較上周漲40-60元/噸。

兩會政策面暖風依舊3月5日,政府工作的報告在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板塊中,重點提出:除了要適度調減玉米種植面積,糧改飼試點面積擴大到1000萬畝以上外,要鼓勵多管道消化玉米庫存。陳錫文提出了三條消化玉米庫存的可行路徑:一是,玉米可以轉化為燃料酒精,作為替代能源;二是,可以多增加木糖醇的生產;三是,生產可自動降解的玉米澱粉薄膜。

另外,據中國國有糧食智囊機構稱,2016/17年度中國將進口100萬噸玉米,低於上月預測的200萬噸,比上年減少63%。未來調減種植面積,鼓勵多管道消化玉米庫存、降進口方向不變,繼續給予市場利好信心。不過,兩會即將結束(政協會3月13日結束,人大會議3月15日結束),河北地區玉米購銷將恢復,整體來看,華北黃淮產區農戶手中約有5成左右玉米未售,現貨玉米供應壓力仍待釋放。

再加上,有消息稱,2017年國儲玉米輪換計畫已出臺,總數量在700萬噸左右,拋儲臨近,令玉米市場承壓。另外,從下游需求情況來看,3月份仍處於養殖淡季,而生豬存欄率處於歷史低位,禽流感疫情也令禽類養殖戶補欄熱情受挫,飼料銷售遇冷,據瞭解,2017年1-2月份進口高梁、大麥累計共到貨143.9萬噸,原料供應充足,南方銷區不少飼料企業以消耗庫存為主,原料庫存在20-30天,採購現貨玉米保持謹慎態度。深加工企業,目前澱粉企業、酒精企業開機率接近飽和狀態,保持在70-80%,玉米工業需求量難有大的提升。

三、後市展望;兩會即將結束,且隨著天氣轉暖,華北黃淮產區基層餘糧以及東北產區中間貿易環節餘糧仍偏多,3月中下旬,供應壓力或將再次凸顯。近期市場傳聞不斷,中儲糧入庫收購工作將於3月中旬後逐漸收斂,政策糧投放時點臨近,玉米市場明顯承壓,繼續拉漲的動力不足,本周後半周出現滯漲小幅回檔的行情。另外,下游飼養業需求疲弱、深加工處於消費難有提升,即使企業或出現階段性補庫需求,但仍難承接龐大的供應壓力,玉米供應寬鬆的格局依舊,預計下周玉米價格將震盪回落,回檔幅度約在20-60元/噸不等。

中時通每日提供最新最全最接地氣的糧油行情資訊爆料

立志做糧油界最會寫文章的,做糧油,關注他就對了!

資訊+貨源+買賣,糧油生意盡在【中時通】

【關注訂閱中時通糧油視點,每日更新糧油行情~】

生產可自動降解的玉米澱粉薄膜。

另外,據中國國有糧食智囊機構稱,2016/17年度中國將進口100萬噸玉米,低於上月預測的200萬噸,比上年減少63%。未來調減種植面積,鼓勵多管道消化玉米庫存、降進口方向不變,繼續給予市場利好信心。不過,兩會即將結束(政協會3月13日結束,人大會議3月15日結束),河北地區玉米購銷將恢復,整體來看,華北黃淮產區農戶手中約有5成左右玉米未售,現貨玉米供應壓力仍待釋放。

再加上,有消息稱,2017年國儲玉米輪換計畫已出臺,總數量在700萬噸左右,拋儲臨近,令玉米市場承壓。另外,從下游需求情況來看,3月份仍處於養殖淡季,而生豬存欄率處於歷史低位,禽流感疫情也令禽類養殖戶補欄熱情受挫,飼料銷售遇冷,據瞭解,2017年1-2月份進口高梁、大麥累計共到貨143.9萬噸,原料供應充足,南方銷區不少飼料企業以消耗庫存為主,原料庫存在20-30天,採購現貨玉米保持謹慎態度。深加工企業,目前澱粉企業、酒精企業開機率接近飽和狀態,保持在70-80%,玉米工業需求量難有大的提升。

三、後市展望;兩會即將結束,且隨著天氣轉暖,華北黃淮產區基層餘糧以及東北產區中間貿易環節餘糧仍偏多,3月中下旬,供應壓力或將再次凸顯。近期市場傳聞不斷,中儲糧入庫收購工作將於3月中旬後逐漸收斂,政策糧投放時點臨近,玉米市場明顯承壓,繼續拉漲的動力不足,本周後半周出現滯漲小幅回檔的行情。另外,下游飼養業需求疲弱、深加工處於消費難有提升,即使企業或出現階段性補庫需求,但仍難承接龐大的供應壓力,玉米供應寬鬆的格局依舊,預計下周玉米價格將震盪回落,回檔幅度約在20-60元/噸不等。

中時通每日提供最新最全最接地氣的糧油行情資訊爆料

立志做糧油界最會寫文章的,做糧油,關注他就對了!

資訊+貨源+買賣,糧油生意盡在【中時通】

【關注訂閱中時通糧油視點,每日更新糧油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