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熊掌號來了!百度內容“雙引擎”戰略對互聯網有何影響?

今天,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高級副總裁、百度搜索公司總裁向海龍正式對外發佈熊掌號,成為今年百度世界大會上繼百度AI智慧音箱後的另一個重量級新品,百度官方對熊掌號的解釋是:

“服務於百度移動搜索,是百度連接內容和服務的官方帳號。熊掌號基於開放的理念,連接站長、自媒體、應用開發者、商家等多元化的內容提供者;同時也連接文章、視頻、問答、商家服務等多元化的內容形態,實現“海納百川,彙聚萬物”。同時,熊掌號在使用者與內容服務提供者之間建立雙向互動能力,讓使用者能夠關注喜愛的內容,獲得更新動態,與內容服務提供者進行有效的交流;而我們也為內容服務提供者賦能更多工具支援,

讓他們能夠觸達和跟進自己的用戶,更好的開展運營活動,收穫更多粉絲用戶,並提升品牌形象。”

向海龍在發佈熊掌號時舉了一個例子:

當用戶在百度搜索“魅族延遲攝影怎麼拍”時,魅族通過官方熊掌號就可直接給用戶提供權威答案,提升用戶售後體驗。用戶可被引導關注魅族熊掌號。這樣魅族在百度就能獲取用戶,

而不只是簡單地獲取流量。

可以看到,熊掌號是介於使用者與協力廠商內容和服務之間的連接器。與搜尋引擎基於PageRank演算法排序的分發邏輯不同,熊掌號更多是通過“使用者雙向互動”協定和一種新的服務內容分發體系,來整合協力廠商的內容和服務。

正如向海龍在發佈熊掌號之前所言,移動互聯網正在發生重要轉變:從流量思維轉變到用戶思維。對於內容和服務提供者(SP和CP)而言,只是獲取流量已經不夠,必須要轉變到用戶運營,與用戶建立強聯繫和雙向互動。

百度熊掌號的推出就是要滿足協力廠商站長/自媒體/開發者/商家(B端生產者)的用戶運營需求。

搜尋引擎的價值不再只是流量入口,而是用戶入口。從取名和logo與百度整體logo直接關聯來看,“熊掌號”在百度內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與百家號一起構成了百度的內容雙引擎。

百度內容生態擁有了“雙子星”

在此之前,百度發力資訊流已有近一年時間。向海龍透露,現在人們談到百度不再只是聯想到搜索,

還會聯想到百度首頁的資訊流,百度已經不再只是搜尋引擎,且資訊流廣告未來會成為移動行銷最大收入板塊。而資訊流背後的內容均來自於“百家號”,截至目前,百家號內容平臺有超過55萬創作者,其驅動的資訊流產品日活使用者行業第一,三季度財報顯示資訊流廣告年化收入超過10億美元,可以說“百家號”是比較成功的。

在“百家號”成功的基礎上,為什麼百度還要做“熊掌號”呢?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疑惑,今天向海龍也針對此進行了澄清。

從物件導向來看,百家號面向的是內容創作者,主要是媒體和自媒體,但百度的內容生態中還有相當一部分並非單純創作內容的,更多是提供服務和功能的開發者、站長以及大量的商家品牌。而這些屬於百度生態的角色同樣要從流量思維向用戶思維轉變,百家號解決不了用戶運營互動需求。就是說,百家號負責組織自媒體在平臺生產更純粹的內容,本質是做注意力經濟,獲取用戶時長。熊掌號不生產內容,而是連接百度用戶與協力廠商站長/開發者/媒體/品牌的內容和服務。

從流量入口來看,百家號流量主要來自於資訊流(包括手機百度、其他百度App以及百度內容聯盟的協力廠商App),而熊掌號的價值主要是在百度搜索結果中體現。未來手機百度、百度搜索結果中的超連結出現會越來越少,熊掌號的內容/服務則會越來越多。

熊掌號與百家號一起構成了百度的新內容生態,兩者流量入口不同、面向場景不同,所解決的問題不同,更多是一種互補而不是競爭關係。熊掌號與百家號一起構成了百度內容新生態的雙子座,用百度自己的話說是“內容雙引擎”。

百度全面進入新搜索時代

百度是搜尋引擎,然而正如李彥宏在年初內部信中所言,百度一直做的事情是內容分發,搜索只是內容分發的形式之一。今年百度大力強化資訊流業務,與搜索協同發展,滿足了用戶主動和被動兩種不同場景的內容獲取需求。

熊掌號的推出表明百度仍然在不遺餘力地優化內容生態,滿足移動時代使用者和內容和服務生產者之間的連接需求。最大變化,用向海龍的話說就是“從流量思維轉向用戶思維,不只是導入流量,還要沉澱用戶和雙向連接。”站在行業範圍來看,互聯網以HTML+URL為核心的內容組織形式,正在經歷一場翻天覆地的變革。

百度要做的是“幫助用戶更便捷的、持續獲取喜愛的內容和更新,也説明內容提供者沉澱更多忠實的用戶。”如果只有搜索,用戶“搜完即走”,到了網站不一定會註冊,很難沉澱下來,轉化率很低。百度也面臨著搜尋引擎行業的挑戰:內容被圈定在一個個超級App中,無法獲取內容和使用者。

百度一直在改變這個現狀。通過百家號組織內容在百度平臺內自產自銷,就是強化用戶沉澱、互動和運營能力的體現。現在看來,百度不會引導所有站長/開發者/品牌開通百家號,而是通過熊掌號來滿足更多品牌在自有平臺基礎上,通過百度獲取和運營用戶的能力。可以說,百度動作頻頻,一直在革自己的命。如果說百家號還只是在搜索之外開闢一個新的空間,那麼基於搜索的熊掌號,則是直接重新定義了搜索,百度也進入了“新搜索”時代。

百度內容雙引擎對互聯網有何影響?

作為最大的中文搜尋引擎,百度的動作一直在影響著中國的流量和內容生態,比如百度排序規則調整、反作弊演算法的升級、取消新聞源等等都會對互聯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百度推出熊掌號形成“雙引擎”架構後,對於整個互聯網特別是協力廠商站長、開發者、商家和自媒體等創作者,將不只是流量層面的影響,而是整個運營體系的改變。

其次,對於自媒體/媒體等內容創作者而言,百度內容生態更加清晰,一般創作者可以繼續圍繞百家號運營,百家號自動具備熊掌號的屬性,如果有高階運營需求的創作者,比如附帶提供電商、客服、付費等服務屬性的內容創造者,可利用熊掌號的能力,一方面可通過熊掌號這個“樞紐”從搜索中獲取更多分發;另一方面可借百度雙引擎運營使用者,收穫閱讀數的同時,還有粉絲和互動。

最後,對於整個互聯網而言,流量入口百度的轉變,再一次體現出移動互聯網從流量思維轉向用戶運營的大趨勢。HTML+URL+流量的架構將會日漸式微,內容+服務+使用者的架構才是互聯網未來的主流。有少數超級App,但更多的內容和服務提供者則會與百度這樣的用戶入口一起玩,獲取用戶、經營用戶和共用用戶。下一步,穀歌、搜狗等搜尋引擎或許也會有同樣動作,從流量思維向用戶運營思維轉變,在內容生態上形成雙引擎架構。

百度已啟動“夯實移動基礎、決勝AI時代”的大戰略,本次百度世界大會主題也只有兩個,一個是移動,一個是AI,百度“雙引擎”內容生態的發佈,就是百度夯實移動基礎的動作,百家號已取得初步成功,熊掌號也將與百家號協同滿足移動時代“流量思維到用戶思維”轉變的大趨勢,百度也從今天開始正式進入“新搜索”時代。

今天向海龍也針對此進行了澄清。

從物件導向來看,百家號面向的是內容創作者,主要是媒體和自媒體,但百度的內容生態中還有相當一部分並非單純創作內容的,更多是提供服務和功能的開發者、站長以及大量的商家品牌。而這些屬於百度生態的角色同樣要從流量思維向用戶思維轉變,百家號解決不了用戶運營互動需求。就是說,百家號負責組織自媒體在平臺生產更純粹的內容,本質是做注意力經濟,獲取用戶時長。熊掌號不生產內容,而是連接百度用戶與協力廠商站長/開發者/媒體/品牌的內容和服務。

從流量入口來看,百家號流量主要來自於資訊流(包括手機百度、其他百度App以及百度內容聯盟的協力廠商App),而熊掌號的價值主要是在百度搜索結果中體現。未來手機百度、百度搜索結果中的超連結出現會越來越少,熊掌號的內容/服務則會越來越多。

熊掌號與百家號一起構成了百度的新內容生態,兩者流量入口不同、面向場景不同,所解決的問題不同,更多是一種互補而不是競爭關係。熊掌號與百家號一起構成了百度內容新生態的雙子座,用百度自己的話說是“內容雙引擎”。

百度全面進入新搜索時代

百度是搜尋引擎,然而正如李彥宏在年初內部信中所言,百度一直做的事情是內容分發,搜索只是內容分發的形式之一。今年百度大力強化資訊流業務,與搜索協同發展,滿足了用戶主動和被動兩種不同場景的內容獲取需求。

熊掌號的推出表明百度仍然在不遺餘力地優化內容生態,滿足移動時代使用者和內容和服務生產者之間的連接需求。最大變化,用向海龍的話說就是“從流量思維轉向用戶思維,不只是導入流量,還要沉澱用戶和雙向連接。”站在行業範圍來看,互聯網以HTML+URL為核心的內容組織形式,正在經歷一場翻天覆地的變革。

百度要做的是“幫助用戶更便捷的、持續獲取喜愛的內容和更新,也説明內容提供者沉澱更多忠實的用戶。”如果只有搜索,用戶“搜完即走”,到了網站不一定會註冊,很難沉澱下來,轉化率很低。百度也面臨著搜尋引擎行業的挑戰:內容被圈定在一個個超級App中,無法獲取內容和使用者。

百度一直在改變這個現狀。通過百家號組織內容在百度平臺內自產自銷,就是強化用戶沉澱、互動和運營能力的體現。現在看來,百度不會引導所有站長/開發者/品牌開通百家號,而是通過熊掌號來滿足更多品牌在自有平臺基礎上,通過百度獲取和運營用戶的能力。可以說,百度動作頻頻,一直在革自己的命。如果說百家號還只是在搜索之外開闢一個新的空間,那麼基於搜索的熊掌號,則是直接重新定義了搜索,百度也進入了“新搜索”時代。

百度內容雙引擎對互聯網有何影響?

作為最大的中文搜尋引擎,百度的動作一直在影響著中國的流量和內容生態,比如百度排序規則調整、反作弊演算法的升級、取消新聞源等等都會對互聯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百度推出熊掌號形成“雙引擎”架構後,對於整個互聯網特別是協力廠商站長、開發者、商家和自媒體等創作者,將不只是流量層面的影響,而是整個運營體系的改變。

其次,對於自媒體/媒體等內容創作者而言,百度內容生態更加清晰,一般創作者可以繼續圍繞百家號運營,百家號自動具備熊掌號的屬性,如果有高階運營需求的創作者,比如附帶提供電商、客服、付費等服務屬性的內容創造者,可利用熊掌號的能力,一方面可通過熊掌號這個“樞紐”從搜索中獲取更多分發;另一方面可借百度雙引擎運營使用者,收穫閱讀數的同時,還有粉絲和互動。

最後,對於整個互聯網而言,流量入口百度的轉變,再一次體現出移動互聯網從流量思維轉向用戶運營的大趨勢。HTML+URL+流量的架構將會日漸式微,內容+服務+使用者的架構才是互聯網未來的主流。有少數超級App,但更多的內容和服務提供者則會與百度這樣的用戶入口一起玩,獲取用戶、經營用戶和共用用戶。下一步,穀歌、搜狗等搜尋引擎或許也會有同樣動作,從流量思維向用戶運營思維轉變,在內容生態上形成雙引擎架構。

百度已啟動“夯實移動基礎、決勝AI時代”的大戰略,本次百度世界大會主題也只有兩個,一個是移動,一個是AI,百度“雙引擎”內容生態的發佈,就是百度夯實移動基礎的動作,百家號已取得初步成功,熊掌號也將與百家號協同滿足移動時代“流量思維到用戶思維”轉變的大趨勢,百度也從今天開始正式進入“新搜索”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