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見證百年」初心不改,紀念《教育與職業》雜誌創刊100周年!

1917年5月6日,我國職業教育先驅黃炎培聯合蔡元培、梁啟超、張謇等48名教育界、政界、實業界知名人士,懷抱教育救國的理想,在上海發起成立了我國第一個專門從事職業教育工作的團體——中華職業教育社。

成立之初,職教社便在《社章》中明確規定,要出版刊物以作為“發表本社意思之總機關”,於是,作為中華職業教育社的機關刊物,1917年10月20日,《教育與職業》雜誌應運而生。

自創刊始,《教育與職業》雜誌便把“宣導、研究和推行職業教育,溝通教育與職業”作為自己的初衷和目標。100年來,《教育與職業》雜誌雖隨著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巨變多次停刊、復刊,歷經風雨,但在蔣夢麟、鄒韜奮、黃炎培、顧樹森等一代代採編團隊的堅持和努力下,

始終初心不改,為推進我國職業教育事業健康發展不斷作出新的貢獻。

歷史回顧,作用非凡

《教育與職業》雜誌自1917年10月20日創刊,從第192期(1940年)起,受抗戰影響,遷至重慶出版,第201期(1946年)後遷回上海,直到1949年12月共出208期。《教育與職業》雜誌開創了我國系統宣傳、宣導職業教育之先河,其早期內容主要分為三大版塊:

一為介紹歐美日本職業教育發展模式的文章,

前後多達300餘篇,對於引進、宣傳職業教育先發國家的經驗和模式,改變社會觀念、推廣職業教育理念,支持萌芽之中的我國職業教育作出了重要貢獻;

二為刊載職業教育界開展職業學校教育、職業補習教育、職業指導、農村教育和女子職業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性文章,對於宣傳和推介我國近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發揮了特殊作用;

三為記錄中華職業教育社各項工作的文章,

對於挖掘、整理中華職業教育社和我國近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歷史保存了彌足珍貴的資料。

雜誌早期目錄

此外,為了系統深入地探討國內職業教育發展中的重大議題,《教育與職業》雜誌還根據不同時期的形勢發展,

相繼推出了“職業指導”“新學制職業教育”“農村教育”“補習教育”等40餘期專號,從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方面對若干專題進行了全面探索,詳細介紹中華職業教育社提出的解決方案,對推動解決當時一些職業教育的重大和急迫性問題起到了積極的導向作用。

抗日戰爭爆發後,《教育與職業》雜誌與中華職業教育社創辦的《救國通訊》《國訊》雜誌一道,把工作重心轉向“配合抗戰、發展戰力”,

不僅積極宣傳職教社和其他社會知名人士的抗日主張,刊發系列戰時補習教育和傷殘職業教育實施辦法的文章,而且繼續報導職教社的各種職業教育活動,為我國特別是職教社在那個特殊而艱難的時期繼續堅持發展職業教育發揮了重要的宣傳、推廣作用。

作為我國職業教育界成立最早、歷史最久、在近代創立的教育刊物中碩果僅存的“壽星級”期刊,《教育與職業》雜誌在傳播職業教育理論、推動職業教育思想發展、交流職業教育研究和實施成果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展現出了較大的影響力。民國時期,《教育與職業》雜誌在全國設立的代售點,最多時達到23處,遍佈十多個省,還遠及香港、新加坡。著名的民國期刊《教育雜誌》曾對《教育與職業》雜誌作出如下評價:“本雜誌為中華職業教育社發表意見之總機關,中華職業教育社為中國唯一研究職業教育之機關,故《教育與職業》雜誌亦為中國唯一研究職業教育之參考書,出版以來風行海內外,其價值不問可知。”1922年4月,在雜誌第35期的征訂廣告中,有這樣幾句評價:“研究教育之師範生不可不閱,研究農工商之實業學校學生不可不閱,欲得升學及職業指導之中學生不可不閱,各地各校圖書館尤不可不備。”

早期推出的“職業心理”專號

《教育與職業》雜誌既是上世紀初職業教育思潮的產物,又成為當時職業教育思潮賴以發展和擴大影響的依託。黃炎培等職業教育先驅們以雜誌為陣地,不遺餘力地清掃職業教育發展道路上的障礙,導引職業教育研究的方向,推動職業教育制度建設的步伐,使雜誌成為職業教育理論成長和傳播的主要載體。誠如黃炎培在雜誌第192期《復刊詞》中所說:“‘職業教育’一名詞,在當時尚是一個墮地不久的孤兒,需要一位元忠誠而慈愛的保姆,一面保護她,一面還要指導她,《教育與職業》就是唯一的把這些工作從先天起引為己責的一位保姆。”

當代掃描,重放光彩

1982年年底,中華職業教育社正式複社。在孫起孟、王艮仲等職教社老一輩領導人的親切關懷和積極奔走之下,在一大批職業教育理論研究工作者努力下,1985年5月,《教育與職業》雜誌在上海復刊,後遷入北京。

復刊以來,《教育與職業》雜誌在中央統戰部和中華職業教育社的直接領導下,保持歷史上的光榮傳統,繼續堅持“宣導、研究和推行職業教育,溝通教育與職業”的宗旨,始終關注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歷程,忠實記錄我國職業教育多年來的發展成就,不懈探索職業教育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創新發展的方向和路徑,刊載了大量學術價值顯著的職業教育理論文章和成效明顯的實踐探索典型,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截至2017年11月,雜誌已出版發行902期,編輯發行工作日漸穩定,每半月出刊,學術期刊品牌價值日益彰顯,社會影響力不斷提升。在由北大圖書館等機構聯合評比的中文核心期刊目錄中,《教育與職業》雜誌一直名列其中,也是統一戰線唯一一本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在2014年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遴選中,《教育與職業》雜誌更是取得了職業技術教育自學類核心期刊第一名的好成績,成為統戰系統頗具特色和我國職業教育界頗有影響的刊物。

未來展望,續寫輝煌

《教育與職業》雜誌創刊100周年紀念會

100年是一段厚重的歷史,更意味著一個全新的開始。展望未來,《教育與職業》雜誌將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勇於創新,續寫輝煌。

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要求,緊扣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認真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和國家發展職業教育事業的大政方針和法律法規,認真宣傳職業教育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中的重要作用,積極宣傳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職業教育事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豐富經驗,積極宣傳正確的職業教育觀、勞動觀、就業觀,為我國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狠抓作者隊伍培育和採編隊伍培訓,不斷鞏固和提高辦刊品質。緊緊圍繞當前黨和國家最關注的我國職業教育發展中的重大實踐問題和理論問題,以問題為導向,發現、培育和發展一大批有潛力、有思想、善寫作、能創新的作者,形成一支骨幹作者隊伍,從中組織力量對職業教育改革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提出對策,建言獻策;通過業務學習、學術研討、基層調研等多種方式,加強對自身採編隊伍的培訓,不斷提升採編隊伍的文字編輯、學術研究、專業策劃等業務能力,進而不斷鞏固和提高辦刊品質,保持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的學術地位,為廣大讀者奉上更多更加精美的思想大餐。

與時俱進,豐富辦刊方式,強化自身特色,不斷滿足職業教育領域的新需求。重視互聯網在改變社會生活和輿論傳播中的巨大作用,揚長避短,促進雜誌在傳統期刊與各種新媒體之間的融合,打造期刊雜誌新發展業態;把日常工作與學術活動、培訓活動相結合,把線上沙龍與線下論壇相結合,把發行期刊與出版專著相結合,活躍學術氛圍和工作氛圍,為職業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加優質豐富的服務,不斷拓寬事業發展領域,不斷擴大社會影響力;突出統戰優勢和特色,加強宣傳和弘揚統一戰線成員在興教辦學與理論研究中所取得的良好成績,以及職業教育在促進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困難群眾精准脫貧和社會穩定中的重要作用。

點擊下列標題,查看精彩內容

徵稿動員令

開門搞統戰,新語大家辦。歡迎各路達人踴躍投稿,統戰時評、學習感悟、人物新風、典故新知、詩詞漫畫……小編的要求就12個字——聚焦統戰、文風清新、正向引領。

投稿請發至tongzhanxinyu@sina.com,並附個人基本情況。

您的新語,我們的家園。

統戰嬗變

新聞自強

微信號:tongzhanxinyu

《教育與職業》雜誌在傳播職業教育理論、推動職業教育思想發展、交流職業教育研究和實施成果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展現出了較大的影響力。民國時期,《教育與職業》雜誌在全國設立的代售點,最多時達到23處,遍佈十多個省,還遠及香港、新加坡。著名的民國期刊《教育雜誌》曾對《教育與職業》雜誌作出如下評價:“本雜誌為中華職業教育社發表意見之總機關,中華職業教育社為中國唯一研究職業教育之機關,故《教育與職業》雜誌亦為中國唯一研究職業教育之參考書,出版以來風行海內外,其價值不問可知。”1922年4月,在雜誌第35期的征訂廣告中,有這樣幾句評價:“研究教育之師範生不可不閱,研究農工商之實業學校學生不可不閱,欲得升學及職業指導之中學生不可不閱,各地各校圖書館尤不可不備。”

早期推出的“職業心理”專號

《教育與職業》雜誌既是上世紀初職業教育思潮的產物,又成為當時職業教育思潮賴以發展和擴大影響的依託。黃炎培等職業教育先驅們以雜誌為陣地,不遺餘力地清掃職業教育發展道路上的障礙,導引職業教育研究的方向,推動職業教育制度建設的步伐,使雜誌成為職業教育理論成長和傳播的主要載體。誠如黃炎培在雜誌第192期《復刊詞》中所說:“‘職業教育’一名詞,在當時尚是一個墮地不久的孤兒,需要一位元忠誠而慈愛的保姆,一面保護她,一面還要指導她,《教育與職業》就是唯一的把這些工作從先天起引為己責的一位保姆。”

當代掃描,重放光彩

1982年年底,中華職業教育社正式複社。在孫起孟、王艮仲等職教社老一輩領導人的親切關懷和積極奔走之下,在一大批職業教育理論研究工作者努力下,1985年5月,《教育與職業》雜誌在上海復刊,後遷入北京。

復刊以來,《教育與職業》雜誌在中央統戰部和中華職業教育社的直接領導下,保持歷史上的光榮傳統,繼續堅持“宣導、研究和推行職業教育,溝通教育與職業”的宗旨,始終關注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歷程,忠實記錄我國職業教育多年來的發展成就,不懈探索職業教育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創新發展的方向和路徑,刊載了大量學術價值顯著的職業教育理論文章和成效明顯的實踐探索典型,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截至2017年11月,雜誌已出版發行902期,編輯發行工作日漸穩定,每半月出刊,學術期刊品牌價值日益彰顯,社會影響力不斷提升。在由北大圖書館等機構聯合評比的中文核心期刊目錄中,《教育與職業》雜誌一直名列其中,也是統一戰線唯一一本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在2014年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遴選中,《教育與職業》雜誌更是取得了職業技術教育自學類核心期刊第一名的好成績,成為統戰系統頗具特色和我國職業教育界頗有影響的刊物。

未來展望,續寫輝煌

《教育與職業》雜誌創刊100周年紀念會

100年是一段厚重的歷史,更意味著一個全新的開始。展望未來,《教育與職業》雜誌將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勇於創新,續寫輝煌。

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要求,緊扣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認真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和國家發展職業教育事業的大政方針和法律法規,認真宣傳職業教育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中的重要作用,積極宣傳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職業教育事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豐富經驗,積極宣傳正確的職業教育觀、勞動觀、就業觀,為我國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狠抓作者隊伍培育和採編隊伍培訓,不斷鞏固和提高辦刊品質。緊緊圍繞當前黨和國家最關注的我國職業教育發展中的重大實踐問題和理論問題,以問題為導向,發現、培育和發展一大批有潛力、有思想、善寫作、能創新的作者,形成一支骨幹作者隊伍,從中組織力量對職業教育改革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提出對策,建言獻策;通過業務學習、學術研討、基層調研等多種方式,加強對自身採編隊伍的培訓,不斷提升採編隊伍的文字編輯、學術研究、專業策劃等業務能力,進而不斷鞏固和提高辦刊品質,保持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的學術地位,為廣大讀者奉上更多更加精美的思想大餐。

與時俱進,豐富辦刊方式,強化自身特色,不斷滿足職業教育領域的新需求。重視互聯網在改變社會生活和輿論傳播中的巨大作用,揚長避短,促進雜誌在傳統期刊與各種新媒體之間的融合,打造期刊雜誌新發展業態;把日常工作與學術活動、培訓活動相結合,把線上沙龍與線下論壇相結合,把發行期刊與出版專著相結合,活躍學術氛圍和工作氛圍,為職業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加優質豐富的服務,不斷拓寬事業發展領域,不斷擴大社會影響力;突出統戰優勢和特色,加強宣傳和弘揚統一戰線成員在興教辦學與理論研究中所取得的良好成績,以及職業教育在促進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困難群眾精准脫貧和社會穩定中的重要作用。

點擊下列標題,查看精彩內容

徵稿動員令

開門搞統戰,新語大家辦。歡迎各路達人踴躍投稿,統戰時評、學習感悟、人物新風、典故新知、詩詞漫畫……小編的要求就12個字——聚焦統戰、文風清新、正向引領。

投稿請發至tongzhanxinyu@sina.com,並附個人基本情況。

您的新語,我們的家園。

統戰嬗變

新聞自強

微信號:tongzhanxin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