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同比下跌27.8%,傳祺GS4銷量為何暴跌?

金九銀十的車市熱鬧非常,隨著10月份汽車銷量“成績單”的紛紛出爐,幾家歡喜幾家愁!10月國內轎車總銷量達109.01萬輛,同比下降1.0%,環比微降0.6%;SUV總銷量達到98.69萬輛,同比增長13.7%,環比增長5.0%。

可以看出SUV車型日益備受消費者追棒,而全國SUV銷量排名中哈弗H6成功衛冕,儘管寶駿510連續兩個月來勢洶洶,竭力意欲攀上銷冠,但依然夢碎10月。然而被稱為“千年老二”的傳祺GS4的銷量卻同比降幅達到27.8%,遺憾敗北跌出銷量排行榜前五名,是發揮失常還是另有原因,

讓我們共同解析一下。

本月排行榜,“二哥”傳祺GS4排名“小六”,再看位列其前並市場定位相近的自主品牌車型哈弗H6、吉利博越、榮威RX5,還有緊追其後的長安CS75,都保持正增長的良好態勢,傳祺GS4可謂前有狼後有虎。傳祺GS4近兩月的失利也許不足以證明頹態,但面對SUV車市前景一片大好,

車企們不斷完善產品力、紛放大招,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傳祺GS4的前路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長江後浪推前浪,傳祺GS4性價比優勢不在

對於15萬左右的緊湊級SUV車型,消費者可選的自主品牌還是挺多的。從上表資料可以看出,傳祺GS4新款四驅尊貴版車型1.5T發動機匹配6檔手自一體的動力組合表現成績僅能墊底兒,

與榮威RX35和吉利博越的表現相去甚遠、更不可比肩銷冠紅標哈佛H6。而從車型尺寸與駕乘空間來看,無論長*寬*高,都遠不及榮威RX35與紅標哈佛H6;從工信部提供的綜合油耗來看,雖然傳祺GS4的油耗表現僅次於榮威RX35,很討喜消費者,但卻不可忽視與之對應的輪胎配置問題。

傳祺GS4的輪胎選用的是215規格的,

而除了吉利博越是225規格的以外,另外二款同比車型採用的都是抓地力更強的235規格輪胎,在消費者駕乘體驗來看,無論都市爬坡還是遠遊負載都會表現的更優異一些,那麼傳祺GS4油耗的些許優勢恐怕也不足體現出優勢性價比了。然而,傳祺GS4曾經的’二哥”身份,走下神壇後,是否在科技配置上能搏回些許顏面?

同比的各車型內飾都比較符合時尚潮流設計,在大眾消費者可接受的審美之內,而空間設計上2017紅標哈佛H6換代後車身與空間更大,也確實令駕乘體驗更佳一些。同時,各車型的輔助操控系統科技配置基本相同,但性價比差異主要體現在全景天窗、中控大屏和車聯系統等服務體驗上的欠缺,這讓傳祺GS4有些汗顏。由此看出,在各車企緊貼消費者需求下的推陳出新、反覆運算發展的強大競爭力下,傳祺GS4的性價比優勢已然不在。

“斷裂門”事件後遭安全質疑短期內或難提信心

再回顧一下這場慘烈的三死一傷的交通事故,這組照片在朋友圈曾引起廣泛的傳播與關注,也著實讓傳祺GS4火了一把,而“斷裂門”火了之後的連鎖反應就是“二哥變小六”。消費者的信任在熱烈討論廣汽傳祺的“官方情況說明”的同時,又經歷著網路上口誅筆伐的相關傳祺GS4安全性質疑中動搖了,這恐怕也是在性價比優勢不足時的一個重點導火索,令銷量大幅跳水。

傳祺GS4前路如何,是否還能扛起廣汽傳祺大旗

從下圖的近二年同比銷量資料圖來看,本可以欣喜的發現,2017伊始傳祺GS4就迎來了開門紅,不但連續6個月銷量保持正增長,而且單月最高同比銷量增長61%,而自從”斷裂門“事件不斷發酵之後,消費者不只是口碑大打折扣,在產品品質與性價比上也不斷存疑與持觀望態度,這裡終於揭開戰績慘澹之禍源。

雖然2017年廣汽傳祺的50萬銷量目標已告捷,然而前行之路又將如何?能否在即將到來的2018首月迎來開門紅,能否回歸“二哥”榜眼?長期以來,廣汽傳祺80%左右的份額都來自於傳祺GS4的銷量,而能否打破這”單條腿“走路的局面、提高綜合產品力、提高品牌形象,同時向市場再次證明性價比優勢,是廣汽傳祺決定自己轉角命運的時刻了。否則,僅靠傳祺GS4想在競爭激烈的車市上打持久戰,恐怕跌出前十都“指日可待”了。

由此看出,在各車企緊貼消費者需求下的推陳出新、反覆運算發展的強大競爭力下,傳祺GS4的性價比優勢已然不在。

“斷裂門”事件後遭安全質疑短期內或難提信心

再回顧一下這場慘烈的三死一傷的交通事故,這組照片在朋友圈曾引起廣泛的傳播與關注,也著實讓傳祺GS4火了一把,而“斷裂門”火了之後的連鎖反應就是“二哥變小六”。消費者的信任在熱烈討論廣汽傳祺的“官方情況說明”的同時,又經歷著網路上口誅筆伐的相關傳祺GS4安全性質疑中動搖了,這恐怕也是在性價比優勢不足時的一個重點導火索,令銷量大幅跳水。

傳祺GS4前路如何,是否還能扛起廣汽傳祺大旗

從下圖的近二年同比銷量資料圖來看,本可以欣喜的發現,2017伊始傳祺GS4就迎來了開門紅,不但連續6個月銷量保持正增長,而且單月最高同比銷量增長61%,而自從”斷裂門“事件不斷發酵之後,消費者不只是口碑大打折扣,在產品品質與性價比上也不斷存疑與持觀望態度,這裡終於揭開戰績慘澹之禍源。

雖然2017年廣汽傳祺的50萬銷量目標已告捷,然而前行之路又將如何?能否在即將到來的2018首月迎來開門紅,能否回歸“二哥”榜眼?長期以來,廣汽傳祺80%左右的份額都來自於傳祺GS4的銷量,而能否打破這”單條腿“走路的局面、提高綜合產品力、提高品牌形象,同時向市場再次證明性價比優勢,是廣汽傳祺決定自己轉角命運的時刻了。否則,僅靠傳祺GS4想在競爭激烈的車市上打持久戰,恐怕跌出前十都“指日可待”了。